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作幾年有了一些經驗,是跳槽還是自己創業?聽聽前輩們怎麼說

工作幾年有了一些經驗, 是跳槽還是自己創業?

這種職場困惑非常的普遍, 特別是80後這一批具有數年工作經驗的職場“老手”、甚至是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應屆生都有過創業的衝動。 看看創業前輩們曾經的抉擇與理由, 你的困擾他們都遇到過。

一旦設立了目標, 就要Just do it, 有什麼困難就消滅什麼

最初代的互聯網人們似乎都是從大學時期就已經萌發出創業的想法, 周鴻禕也一樣, 他想要做自己的產品、想要辦自己的公司, 可是“辦公司”這件事嘴上說著容易, 實際卻有種種困難。 首先, 想要管好公司, 肯定要懂管理, 然而周鴻禕在管理學院的老師特別窮, 學院裡也沒電腦, 為了給自己找到一台電腦, 周鴻禕前前後後用了很多種方式:

最初他答應給某個老師幹活, 找時間就偷偷用老師的電腦做自己的事情, 一段時間被老師發現, 就幹不成了;後來每天到別人機房裡蹭電腦,

一個班60多個人, 可能來58個人有2台空著, 但畢竟不是穩定的方法, 再後來, 周鴻禕發現有的導師比較有錢, 教研室裡有電腦, 他就趁老師晚上回家之後, 半夜去用電腦, 早上天快亮了再從窗戶翻出去回宿舍睡覺, 每天晝伏夜出。 在《顛覆者:周鴻禕傳》中回憶起自己的這段經歷, 周鴻禕說他還差點被當成賊, 也被班上同學們孤立過。 因為那個時候別的學生白天上課, 只有他在宿舍裡睡覺, 一到晚上夾個包就出去了。 學校裡丟了電腦、記憶體條, 調查時歸納出來的三個特徵和周鴻禕百分之百符合:第一是晝伏夜出;第二很多機房裡都有他的指紋, 有一天周鴻禕回宿舍發現杯子丟了, 開頭沒在意, 誰會偷杯子呢,
多年之後才明白, 當時是拿他的杯子驗指紋了;第三是沉不住氣, 周鴻禕當時到處跟人說自己要辦公司, 大家覺得是笑話, 一個人想辦公司, 又沒有錢, 不去偷還能怎麼辦呢?有一天晚上員警來到他的宿舍, 說“跟我們走一趟”, 到樓下員警還考驗他, 問“你會蹬三輪嗎?”, 因為據說那些賊偷東西是拿三輪車運走的, 很不幸, 周鴻禕也會騎, 好在最後經過調查, 還了他清白。

大學畢業直接創業or先進大公司鍛煉, 再出來創業?

劉強東與周鴻禕兩人都曾在大學時期有過自己創業的經驗, 之後在某個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 再出來創業。 在劉強東看來, 沒有任何時候說哪一路比另外一條路更好, 無論創業還是工作, 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能夠調整你的內心世界, 只是抱著混日子的心態, 那麼你註定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 創業或者工作都會失敗。

不同的生活態度沒有對和錯之分, 也沒有好和壞之分, 更沒有貧富貴賤之分, 主要看你內心世界想要什麼, 如果你內心世界強烈地想要創業成功, 沒有必要非要先去大的公司學習之後再出來創業, Facebook的紮克伯格沒去什麼別的公司工作過, 都是直接創業成功了, 當然也有去公司出來之後創業成功的。 所以, 兩條路沒有定論, 還是你內心世界最強烈的願望是什麼。

而對於更具體的“創業標準”, 劉強東覺得所從事的行業非常重要, 假如你大學時期就已經發現了一個世界上真的沒有的、非常好的商業模式,

也在小範圍裡悄悄驗證過, 確定它解決了某個行業的痛點, 或者用戶的痛點, 那你就可以試著去創業, 如果只是已有的商業模式, 並且沒有任何管理和工作經驗的話, 想和現有巨頭比拼, 成功概率會稍微少一點。

周鴻禕也認為在創業中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特別是對於剛畢業的學生, 如果真要創業, 一定要放平常心, 成敗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種鍛煉, 給自己積累經驗。 如果只是把創業狹義地理解成“自己買公司當CEO”, 到別的公司就是打工, 既然打工就混, 那麼是非常極端的, 到別的公司打工能不能不看成打工, 看成結識人脈, 學習創業的過程, 比如想做電商, 那你到京東, 想做安全可以到360, 先在大平臺上積累經驗,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

針對劉強東提到紮克伯格直接創業成功的例子,他也做出了自己的補充:第一,單個創業者自己可能沒有經驗,但你一定要有個團隊,一定要有個合夥人,而不是一個人打天下;第二,美國有很成熟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基本上一個公司成立之後在某一個時間可以通過成熟的職業經理人來幫他解決問題。

相比較下,中國的創業者在早期壓力要比美國創業者大。首先是中國的商業環境比較複雜,一方面一般的職業經理人很難看上初創的小公司,更不用說還有幾個巨頭在那兒壓著,一旦巨頭也瘋狂地砸錢,瘋狂地挖人,這時候對你的商業經驗挑戰很大。所以美國有些創業公司可以像豆瓣那樣慢慢做,做慢公司、慢工做細活,慢慢地靠口碑,但在中國則比較難。

不僅僅是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N都很重要

現在很多人都只關注“從0到1”的創業過程,但是周鴻禕認為,能夠“從1到N”的人也非常重要,這一點是被很多人忽視的。比如約伯斯在離開蘋果以後做的一家叫NEXT的公司就很失敗,這家公司就是約伯斯自己幹,他很善於從0到1,可再往下他那套管理風格一般人都受不了,但他回到蘋果之後有了一個平臺,不再從0到1,他又找到了蒂姆·庫克,很多人總說蒂姆·庫克創新不夠,其實是他們不瞭解蒂姆·庫克,他是很好的從10到N,從1到N的人,他們倆的合作才造成了蘋果這個奇跡,只不過聚光燈只打到從0到1的人身上。

創業的時候也是一樣,不要總想著扮演CEO的角色、最leader的角色,而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時刻保持著創業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下,你在公司幹三年幹五年,真正積累了創業的能力和經驗,等到時機成熟,既有想法,也有人脈。很多人剛畢業就想創業,把女朋友當成CFO、把上鋪的兄弟當CTO,這是很小的人際圈子,這個團隊是經不住挑戰的,真到了大公司,認識很多傑出的人才,在創業的時候有很多Partner,這才是真正為創業打下基礎。

相反,很多人到了大公司或者別人的公司,總覺得是給別人打工,能混日子就混日子,這種人他最後慢慢就把能力全給磨掉了,離開大公司連生存都生存不了,只是公司的混子,更不要談創業了。

“創業者天才式直覺”背後是豐富的經驗和經歷

很多人覺得如今最頂端的“大佬們”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天才式的直覺,但如果真的歸結到用“天賦”來解釋,未免就變成天才論、變成玄學了。無論是約伯斯看到個人電腦、比爾·蓋茨看到Basice語言,還是周鴻禕創辦360,儘管看上去是靈光一現,但要往前剖析,都會發現他們在做這件事兒之前已經從事相關的行業幹了很久了。

很多創業者的“直覺”,實際上都基於一種判斷力,來源於經驗和經歷,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在大腦裡形成回路,比一般人的反映、傳送速率要快很多倍,關鍵時刻才能從腦子裡出現一個想法。

周鴻禕分享的他自己關於“直覺”的經驗,恰好與著名的“7個饅頭理論”相同——當大家去追捧、學習、模仿所謂的成功人士的時候容易犯個錯誤,我們老研究他第七個饅頭吃飽了,這第七個饅頭靈感哪兒來的,用什麼靈感蒸出來的,為什麼一吃就吃飽了,你沒有看到他前面吃6個饅頭,特別是當他吃第一個饅頭的時候毫無飽的感覺,這些饅頭也都很普通,只不過他堅持吃了6個。

或許是近一段時間“知識變現”、“斜杠青年”等詞彙的大肆流行,讓很多人覺得“創業”似乎觸手可及,只要在投資人聚集的咖啡廳喝喝咖啡,隨便聊幾句,就能得來一大筆投資,想法雖然好,可是也正是因為這些描繪的“大餅”,掩蓋了背後的兇險,而作為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周鴻禕,他的經驗,正值得每個人學習。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

針對劉強東提到紮克伯格直接創業成功的例子,他也做出了自己的補充:第一,單個創業者自己可能沒有經驗,但你一定要有個團隊,一定要有個合夥人,而不是一個人打天下;第二,美國有很成熟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基本上一個公司成立之後在某一個時間可以通過成熟的職業經理人來幫他解決問題。

相比較下,中國的創業者在早期壓力要比美國創業者大。首先是中國的商業環境比較複雜,一方面一般的職業經理人很難看上初創的小公司,更不用說還有幾個巨頭在那兒壓著,一旦巨頭也瘋狂地砸錢,瘋狂地挖人,這時候對你的商業經驗挑戰很大。所以美國有些創業公司可以像豆瓣那樣慢慢做,做慢公司、慢工做細活,慢慢地靠口碑,但在中國則比較難。

不僅僅是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N都很重要

現在很多人都只關注“從0到1”的創業過程,但是周鴻禕認為,能夠“從1到N”的人也非常重要,這一點是被很多人忽視的。比如約伯斯在離開蘋果以後做的一家叫NEXT的公司就很失敗,這家公司就是約伯斯自己幹,他很善於從0到1,可再往下他那套管理風格一般人都受不了,但他回到蘋果之後有了一個平臺,不再從0到1,他又找到了蒂姆·庫克,很多人總說蒂姆·庫克創新不夠,其實是他們不瞭解蒂姆·庫克,他是很好的從10到N,從1到N的人,他們倆的合作才造成了蘋果這個奇跡,只不過聚光燈只打到從0到1的人身上。

創業的時候也是一樣,不要總想著扮演CEO的角色、最leader的角色,而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時刻保持著創業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下,你在公司幹三年幹五年,真正積累了創業的能力和經驗,等到時機成熟,既有想法,也有人脈。很多人剛畢業就想創業,把女朋友當成CFO、把上鋪的兄弟當CTO,這是很小的人際圈子,這個團隊是經不住挑戰的,真到了大公司,認識很多傑出的人才,在創業的時候有很多Partner,這才是真正為創業打下基礎。

相反,很多人到了大公司或者別人的公司,總覺得是給別人打工,能混日子就混日子,這種人他最後慢慢就把能力全給磨掉了,離開大公司連生存都生存不了,只是公司的混子,更不要談創業了。

“創業者天才式直覺”背後是豐富的經驗和經歷

很多人覺得如今最頂端的“大佬們”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天才式的直覺,但如果真的歸結到用“天賦”來解釋,未免就變成天才論、變成玄學了。無論是約伯斯看到個人電腦、比爾·蓋茨看到Basice語言,還是周鴻禕創辦360,儘管看上去是靈光一現,但要往前剖析,都會發現他們在做這件事兒之前已經從事相關的行業幹了很久了。

很多創業者的“直覺”,實際上都基於一種判斷力,來源於經驗和經歷,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在大腦裡形成回路,比一般人的反映、傳送速率要快很多倍,關鍵時刻才能從腦子裡出現一個想法。

周鴻禕分享的他自己關於“直覺”的經驗,恰好與著名的“7個饅頭理論”相同——當大家去追捧、學習、模仿所謂的成功人士的時候容易犯個錯誤,我們老研究他第七個饅頭吃飽了,這第七個饅頭靈感哪兒來的,用什麼靈感蒸出來的,為什麼一吃就吃飽了,你沒有看到他前面吃6個饅頭,特別是當他吃第一個饅頭的時候毫無飽的感覺,這些饅頭也都很普通,只不過他堅持吃了6個。

或許是近一段時間“知識變現”、“斜杠青年”等詞彙的大肆流行,讓很多人覺得“創業”似乎觸手可及,只要在投資人聚集的咖啡廳喝喝咖啡,隨便聊幾句,就能得來一大筆投資,想法雖然好,可是也正是因為這些描繪的“大餅”,掩蓋了背後的兇險,而作為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周鴻禕,他的經驗,正值得每個人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