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大通道促大開放 構建國際門戶樞紐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近年來,成都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主動順應全球經濟格局演變,主動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主動構築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通過“大通道”“大平臺”“大經貿”“大交流”,積極打造國家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剛剛召開的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要全面形成開放新格局厚植開放合作新優勢,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帶動成都開放格局演變的發展大勢,加快構築向西向南開放的戰略支點,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推進成渝相向發展,加快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進程,高標準建設內陸自貿試驗區,以大開放引領大發展。

目前,成都搭建雙向大開放的“大平臺”步伐不斷加快,聯通世界“大通道”逐漸形成。

關鍵字:航線

今年新增5條定期直飛國際航線

目前104條國際及地區航線通達全球

核心提示:未來五年,按照成都打造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的戰略定位,立足成都向西向南的地理區位優勢,著力實施“深耕歐非、加密美澳、覆蓋亞洲”的國際航線行動計畫,力爭到2022年成都的國際(地區)航線達到120條,其中定期直飛航線達到70條。

昨日上午8時,雙流國際機場一派繁忙景象。 “今天計畫的進出港航班量達986架次,是近期較多的一天。 ”雙流國際機場相關人士稱,今年以來,機場日均航班量為950架次左右,若按照每天18小時運營時間計算,平均不到70秒鐘就有一架飛機在機場起飛或降落。

近年來,成都相繼開通了前往大洋洲、歐洲、美洲、非洲等多條國際直飛航線,實現了與五大洲的直航互通,不斷提升全球通達性,加速推進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今年3月16日,海航一架嶄新的“功夫熊貓”號波音787-9客機從成都起飛,開啟我國西南地區首條直飛洛杉磯的首航之旅。 10月26日,海航的另一架“功夫熊貓”客機從成都起飛,抵達美國紐約,成功實現了成都直飛紐約的首航之旅。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總經辦主任閆玉華稱,直飛紐約航線開通,是繼直飛三藩市、洛杉磯之後,成都第三條直飛美國本土航線,也是成都首條直達美國東部的航線。

今年以來,除了洛杉磯、紐約,成都還先後開通了直飛阿迪斯阿貝巴、奧克蘭、伊爾庫茨克等定期直飛國際航線。 來自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的資料顯示,今年成都已開通了5條定期直飛國際航線,定期直達全球五大洲的國際(地區)航線已達51條。 截至目前,成都的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04條,為我國中西部地區擁有國際(地區)航線最多的城市。

近年來,成都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深入實施“蓉歐 ”戰略,加快建設“兩港三網”,構建起越來越便捷、高效的“空中絲路”。

昨日,記者瞭解到,成都機場的國際及地區旅客人數即將突破500萬人次,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市口岸與物流辦主任杜進有稱,未來五年,市口岸與物流辦將按照成都打造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的戰略定位,立足成都向西向南的地理區位優勢,著力實施“深耕歐非、加密美澳、覆蓋亞洲”的國際航線行動計畫,力爭到2022年成都的國際(地區)航線達到120條,其中定期直飛航線達到70條。

關鍵字:機場

成都將成全國第三個

擁有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

核心提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功能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計畫於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 其規模僅次於北京新機場,建成投用後將成為中國內地的第二大機場。

屆時,成都將成為我國中西部第一個、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

今年,海南航空先後開通了兩條成都直飛美國的重磅航線,目前海南航空已向中國民航局提出申請並公示,計畫明年還將開通成都直飛芝加哥、特拉維夫兩條國際航線。

“我們現在建設的是距離航站樓最近的西一跑道。 ”華西集團四川場道公司項目一組經理楊藝洋指著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現場一片正在忙碌作業的機械設備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首期工程建設“兩縱一橫”3條跑道,分別為西一、北一、東一跑道,其中等級最高的西一跑道長4200米。

今年5月1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正式開工,意味著新機場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再過兩年,一座充滿“人文、智慧、綠色”鮮明特色的國際機場就將嶄新亮相。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專案,是國家重點工程、民航“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其中功能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按照“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人文、智慧、綠色機場的目標建設,計畫於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其規模僅次於北京新機場,建成投用後將成為中國內地的第二大機場。同時,成都還將成為我國中西部第一個、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按照滿足近期到2025年年旅客輸送量4000萬人次、貨郵輸送量70萬噸、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遠期到2045年年旅客輸送量9000萬人次、貨郵輸送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71萬架次的目標規劃設計。其總體規劃建設“四縱兩橫”6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約126萬平方米,規劃總用地面積約52平方公里。

加快建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成都更好建設國家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打造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打開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的重要舉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後將成為成都對外開放、互聯互通的重要國際門戶樞紐,集聚優質資源的重要通道,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源和重要支撐。

關鍵字:樞紐

中西部唯一進入全球客貨運50強

國際航空樞紐作用顯著增強

核心提示:成都將成為與北京、上海、廣州遙相呼應,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成為我國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國際航空門戶樞紐;成為國際客貨西進東出、東進西出、西進西出我國大陸的重要中轉站。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中國臨空經濟第一人”曹允春說,依託航空業的快速發展,成都不斷拉近與世界的距離,引領中西部地區發展,從內陸城市華麗轉身變為對外開放前沿陣地。

今年3月,成都獲批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再次彰顯成都建設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兩年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用,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後中國內地第三座擁有“一市兩場”的城市,面臨著更大的發展機遇,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後,從成都出發前往歐洲、非洲和中東,將比從“北上廣”出發縮短2到3個小時,空中走廊區位優勢會更加明顯。成都將成為與北京、上海、廣州遙相呼應,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成為我國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國際航空門戶樞紐;成為國際客貨西進東出、東進西出、西進西出我國大陸的重要中轉站。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航空經濟研究院副主任趙巍稱,目前我國機場在全球航空樞紐的地位和貢獻越來越大,2016年中國內地有7家機場進入全球客運50強,有6家機場進入全球貨運50強,其中成都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雙雙進入全球客運和貨運50強的城市。2020年,國內民用商業運輸機場數量將達260個左右,北京新機場、成都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將建成投產,樞紐機場設施能力進一步提升,成都等國際航空樞紐作用顯著增強,航空運輸服務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將是未來中國除北上廣之外最大國際化開放視窗。

依託通達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連通世界的國際鐵路樞紐,促進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和高效轉運,構建立體式綜合型國際化交通樞紐,不斷增強對外互聯互通功能,有力拓展成都對外發展空間,提升對外開放水準。

再過兩年,一座充滿“人文、智慧、綠色”鮮明特色的國際機場就將嶄新亮相。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專案,是國家重點工程、民航“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其中功能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按照“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人文、智慧、綠色機場的目標建設,計畫於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其規模僅次於北京新機場,建成投用後將成為中國內地的第二大機場。同時,成都還將成為我國中西部第一個、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按照滿足近期到2025年年旅客輸送量4000萬人次、貨郵輸送量70萬噸、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遠期到2045年年旅客輸送量9000萬人次、貨郵輸送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71萬架次的目標規劃設計。其總體規劃建設“四縱兩橫”6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約126萬平方米,規劃總用地面積約52平方公里。

加快建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成都更好建設國家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打造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打開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的重要舉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後將成為成都對外開放、互聯互通的重要國際門戶樞紐,集聚優質資源的重要通道,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源和重要支撐。

關鍵字:樞紐

中西部唯一進入全球客貨運50強

國際航空樞紐作用顯著增強

核心提示:成都將成為與北京、上海、廣州遙相呼應,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成為我國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國際航空門戶樞紐;成為國際客貨西進東出、東進西出、西進西出我國大陸的重要中轉站。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中國臨空經濟第一人”曹允春說,依託航空業的快速發展,成都不斷拉近與世界的距離,引領中西部地區發展,從內陸城市華麗轉身變為對外開放前沿陣地。

今年3月,成都獲批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再次彰顯成都建設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兩年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用,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後中國內地第三座擁有“一市兩場”的城市,面臨著更大的發展機遇,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後,從成都出發前往歐洲、非洲和中東,將比從“北上廣”出發縮短2到3個小時,空中走廊區位優勢會更加明顯。成都將成為與北京、上海、廣州遙相呼應,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成為我國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國際航空門戶樞紐;成為國際客貨西進東出、東進西出、西進西出我國大陸的重要中轉站。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航空經濟研究院副主任趙巍稱,目前我國機場在全球航空樞紐的地位和貢獻越來越大,2016年中國內地有7家機場進入全球客運50強,有6家機場進入全球貨運50強,其中成都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雙雙進入全球客運和貨運50強的城市。2020年,國內民用商業運輸機場數量將達260個左右,北京新機場、成都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將建成投產,樞紐機場設施能力進一步提升,成都等國際航空樞紐作用顯著增強,航空運輸服務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將是未來中國除北上廣之外最大國際化開放視窗。

依託通達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連通世界的國際鐵路樞紐,促進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和高效轉運,構建立體式綜合型國際化交通樞紐,不斷增強對外互聯互通功能,有力拓展成都對外發展空間,提升對外開放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