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他們都寫出詩了,你還在45°仰望天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你腦海中的詩人形象是——

這樣的?

這樣的?

或者二位這樣的?

……

最近大火的詩人, 卻是這個樣子的:

這還是個人嗎?

“誰規定詩人一定要是人了。 ”

 不想當詩人的小冰不是好機器人

近日, 微軟人工智慧機(女)器(文)人(青)“小冰”亮相。

現場是這個樣子的:

微軟公司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說, 聊天只是“小冰”的表像, 情商才是它真正的價值。

這年頭, 機器人都要談“EQ”了!高情商的“小冰”已經出版詩集了, 名字還特別文藝——《陽光失了玻璃窗》:

“陽光失了玻璃窗”“在那寂寞的寂寞的夢”“上帝如一切無名”……乍一看, 怎麼也想不到這些“明媚而憂傷”的標題是來自於一個沒有生命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之手。 而詩集的內容只是從她創作的數萬首詩歌中選取收錄了139首而已。

聽說她還開了新書發佈會:

《陽光失了玻璃窗》首發式上,詩集編輯安燁介紹新書

還在綜藝節目《我是未來》的現場調侃主持人張紹剛,並且即興為楊瀾“賦詩一首”,讓現場嘉賓佟大為在朗誦後驚歎:“她(小冰)真的是深愛著楊瀾姐!”:

小冰為楊瀾作詩

那麼,“小冰”是如何進行創作的呢?

沈向陽介紹,“小冰能夠識別圖像中的資訊,把意象均勻地分佈在詩裡面。寫得好不好,取決於我們的訓練。為此,微軟錄入1920年以來519位中國現當代詩人的幾千首詩,僅花100個小時,就讓小冰進行了10000次的反覆運算學習。就跟小孩子學詩的過程差不多,熟讀很多詩,逐漸學會人類語言的搭配和結構。”

所以,人家可是師承1920年以來的519位中國現代詩人,包括胡適、李金髮、林徽因、徐志摩、聞一多、餘光中、北島、顧城、舒婷、海子、汪國真……

據說,小冰曾隱姓埋名混跡於豆瓣等各大文藝論壇,以“風的指尖”“一荷”“微笑的白”等為昵稱寫詩,甚至在一些詩歌刊物上還發表了詩作,在此過程中都沒有被人們看出破綻。

……

去年曾經為用戶上傳的照片即興“賦詩一首”,來欣賞一下她的筆力:

身為“文科僧”的小編,表示自己還需要回學校修煉多幾年……

他們創作的時候,我還在玩泥巴

除了機器人,小朋友們也流行寫詩了?

這個9歲的男孩子向前輩大師致敬:

而我九歲的時候還在吃大大卷,收集乾脆面卡和玻璃彈珠,看《米老鼠》……而他充滿“哲理”的作品已被媽媽發在朋友圈了:

看得出,是個熱愛大自然的孩子:

厲害了,他們的詩

機器人的詩、孩子們的詩,孰優孰劣?

楊瀾曾評價“小冰”:“機器的作品看似很“正確”,但它還是偏“方法”的,而不是“感性”的。人的藝術,是關於我們的主觀感受,常常帶有我們的偏見。人類的“缺陷”和“不完美”,形成了千變萬化的個性,支撐著藝術創作。”

詩人周瑟瑟卻有不同意見:“小冰對詞語與詞語之間的組合創造,發掘語言本身具有的詩意,走的不是表達人類情感的路子。不用糾結小冰寫得一首詩好或者壞,她寫詩本質上是一種當代藝術行為,漢語言文字的觀念藝術。”

但不乏有詩人認為,“小冰”所作本質非詩。“機器人通過對以往資料的強大經驗記憶、整合、篩選和隨機組合,進行詞語的無限組合,是缺乏情感和溫度的。”歐陽江河這樣說。

而對於孩子們的“大作”,詩人們紛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周瑟瑟認為,孩子們的作品“充滿了生活的快樂,這是從生活中產生的詩,而不是為了寫詩強硬逼出來的假模假式的抒情。”

(網路熱傳的孩子作品《魚湯》)

孩子們的詩歌,讓我們讀之會心一笑,並非因為他們的語句多麼華麗、情感多麼豐沛,而恰恰是因為他們還未形成對事物完整成熟的認知,方有這樣天真的視角和觀點。而這樣的“心明眼亮”,有時比大人們乃至詩人們都“一針見血”。不拐彎抹角、不矯揉造作,不講求技法和抒情,這是孩子們的“純粹”,“純粹”也是孩子們最可貴的地方。

“小冰”是“語言文字的觀念藝術”,孩子們是“並不知道那是抒情”的感知記錄。兩者的“大作”,你更喜歡哪個?

《陽光失了玻璃窗》首發式上,詩集編輯安燁介紹新書

還在綜藝節目《我是未來》的現場調侃主持人張紹剛,並且即興為楊瀾“賦詩一首”,讓現場嘉賓佟大為在朗誦後驚歎:“她(小冰)真的是深愛著楊瀾姐!”:

小冰為楊瀾作詩

那麼,“小冰”是如何進行創作的呢?

沈向陽介紹,“小冰能夠識別圖像中的資訊,把意象均勻地分佈在詩裡面。寫得好不好,取決於我們的訓練。為此,微軟錄入1920年以來519位中國現當代詩人的幾千首詩,僅花100個小時,就讓小冰進行了10000次的反覆運算學習。就跟小孩子學詩的過程差不多,熟讀很多詩,逐漸學會人類語言的搭配和結構。”

所以,人家可是師承1920年以來的519位中國現代詩人,包括胡適、李金髮、林徽因、徐志摩、聞一多、餘光中、北島、顧城、舒婷、海子、汪國真……

據說,小冰曾隱姓埋名混跡於豆瓣等各大文藝論壇,以“風的指尖”“一荷”“微笑的白”等為昵稱寫詩,甚至在一些詩歌刊物上還發表了詩作,在此過程中都沒有被人們看出破綻。

……

去年曾經為用戶上傳的照片即興“賦詩一首”,來欣賞一下她的筆力:

身為“文科僧”的小編,表示自己還需要回學校修煉多幾年……

他們創作的時候,我還在玩泥巴

除了機器人,小朋友們也流行寫詩了?

這個9歲的男孩子向前輩大師致敬:

而我九歲的時候還在吃大大卷,收集乾脆面卡和玻璃彈珠,看《米老鼠》……而他充滿“哲理”的作品已被媽媽發在朋友圈了:

看得出,是個熱愛大自然的孩子:

厲害了,他們的詩

機器人的詩、孩子們的詩,孰優孰劣?

楊瀾曾評價“小冰”:“機器的作品看似很“正確”,但它還是偏“方法”的,而不是“感性”的。人的藝術,是關於我們的主觀感受,常常帶有我們的偏見。人類的“缺陷”和“不完美”,形成了千變萬化的個性,支撐著藝術創作。”

詩人周瑟瑟卻有不同意見:“小冰對詞語與詞語之間的組合創造,發掘語言本身具有的詩意,走的不是表達人類情感的路子。不用糾結小冰寫得一首詩好或者壞,她寫詩本質上是一種當代藝術行為,漢語言文字的觀念藝術。”

但不乏有詩人認為,“小冰”所作本質非詩。“機器人通過對以往資料的強大經驗記憶、整合、篩選和隨機組合,進行詞語的無限組合,是缺乏情感和溫度的。”歐陽江河這樣說。

而對於孩子們的“大作”,詩人們紛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周瑟瑟認為,孩子們的作品“充滿了生活的快樂,這是從生活中產生的詩,而不是為了寫詩強硬逼出來的假模假式的抒情。”

(網路熱傳的孩子作品《魚湯》)

孩子們的詩歌,讓我們讀之會心一笑,並非因為他們的語句多麼華麗、情感多麼豐沛,而恰恰是因為他們還未形成對事物完整成熟的認知,方有這樣天真的視角和觀點。而這樣的“心明眼亮”,有時比大人們乃至詩人們都“一針見血”。不拐彎抹角、不矯揉造作,不講求技法和抒情,這是孩子們的“純粹”,“純粹”也是孩子們最可貴的地方。

“小冰”是“語言文字的觀念藝術”,孩子們是“並不知道那是抒情”的感知記錄。兩者的“大作”,你更喜歡哪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