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林語堂“相面打分”

談起考試, 大家都不陌生, 從幼稚園到大學, 每個人都要歷經無數次的考試, 一般都是老師根據學生近期所學習的內容發一份考卷讓學生做, 然後老師根據學生所答給予分數。 可是你見過不注重考試成績、而注重對學生素質培養的老師嗎?你見過僅僅看下學生的外貌便給學生成績的老師嗎?而在民國這些老師卻真實存在著。

錢玄同在北大任課, 向來不看卷子。 相比考試成績, 他更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 學校只好給他一個刻“及格”的木戳, 收到考卷, 蓋上木戳, 照封面姓名記入學分冊了事。

後來, 錢先生到燕京大學兼課, 如法炮製, 凡是考卷, 就交與學校。 學校退回, 錢先生仍然不看, 也退回。 學校要依法制裁, 說如不判卷, 將扣發獎金云云。 錢先生作複, 並附鈔票一包, 說:薪金全數退回, 判卷恕不從命。

相比而言, 林語堂的考試更絕。 他是以“相面打分”。

每當學期結束, 評定學生成績, 他便坐在講臺上, 拿出學生名冊一一唱名, 被點到的學生, 依次站起, 他如相面先生一般, 略向站起的學生, 看了一看, 便定下分數。 對沒有十分把握的學生, 他就請對方到講臺前, 略微談上幾句, 然後定分。

對此, 他解釋說:“……叫我出十個考題給他們,

而憑這十個考題, 就定他們及格不及格, 打死我也不做!”他憑著超強的記憶力, 幾節課後, 便能直呼其名。 因此, 還未到學期結束之時, 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程度, 他心裡早已有數, 這就是他敢於“相面打分”的秘訣。 據學生回憶說:“林教授(相面)打下的分數, 其公正程度, 遠超過一般以筆試命題計分的方法, 所以在同學們心中, 無不佩服。 ”

史學大師蒙文通晚年任教于四川大學。 他考試, 不是老師出題考學生, 而是學生出題問老師。 考場也不在教室, 而在茶鋪裡。 考試那天, 學生按指定分組去陪蒙先生喝茶, 喝茶之際, 由學生向先生提問, 蒙先生回答。 老師根據學生提問的水準, 判定學生的專業水準。 所以, 往往考生的題目一出口,

先生即能考出學生的學識程度。 這種考試方式, 對老師學問和臨場發揮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1948年, 梁思成在北大講中國建築史。 最後一節課, 講完了, 梁先生就說:“課講完了, 為了應酬公事, 還得考一考吧?諸位說說怎麼考好?”課下坐著的20多位學生,

沒有一個人答話。 梁先生又說:“反正是應酬公事, 怎麼都可以, 說說吧。 ”還是沒有人答話。 梁先生像是恍然大悟, 於是說:“那就看看有幾位是選課的吧。 請選課的舉手。 ”還是沒有一個人舉手。 梁先生笑了, 說:“啊, 原來諸位都是旁聽的, 謝謝諸位捧場。 ”說著, 向講臺下作了一個大揖, 飄然而去。 聽講的人報之以微笑, 而散。

民國這些考試, 真是異彩紛呈, 那是老師對自己學問高度自信,也是學生素質真實體現。 想想看, 今天還有哪一所大學裡的哪位老師能這樣考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