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不開刀照樣切除腫瘤——冷凍消融手術

隨著醫學儀器的進步, 現在即使是毫米單位的微小癌灶也能夠被及時發現。 壞消息是, 無論癌灶的發現有多早, 外科手術依然是目前切除的主要方式。

雖然切除手術的傷口在逐漸縮小, 但只要手術刀劃開了身體, 就肯定會留下傷口, 還要忍受淋巴水腫等可能出現的後遺症, 承受併發症的風險。 更不要說切除特殊位置時的額外難度。

在當下, 不管發現癌症有多早, 治療帶給患者的負擔也不會減輕太多。

1

為了更小的身體負擔!

癌症的治療, 總體上正朝著給身體更小負擔的低侵入性方向前進, 近來射頻消融、立體定向放療以及氬氦冷凍消融, 已經被列入美國 NCCN 2013年版第二版的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指南, 肝癌指南。

越來越多的醫院及相關科室醫生都在臨床採用這些腫瘤治療技術治療各類腫瘤患者。

射頻消融因為其設備簡單, 操作難度低, 普及範圍最廣,

很多縣級醫院都在開展;而立體定向放療(SABR)需要配備新型加速器、軟體系統以及國家的大型放療設備准入制度, 只有在地區級以上醫院應用較多;

冷凍消融設備外觀

在我國開展最晚的腫瘤微創技術就是冷凍消融治療, 雖然它的術後恢復效果更好,

但是因為其較高的技術要求和設備使用難度, 限制了大部分醫院選擇將其應用在腫瘤切除上。

2

什麼是冷凍消融手術?

冷凍消融手術(Cryoablation)是利用細胞凍結溫度的破壞力來發揮作用。

當溫度下降超過一定的水準時, 細胞組成的成分依據凝固點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冰晶開始在細胞內部形成, 並且也使供應營養的血管凍結, 停止運輸養分, 對惡性生長的細胞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簡單來說,

冷凍消融就是創造極端低溫的條件, 凍結病變細胞再將其融解

——如此往復從而殺死病變細胞的治療方式。

最開始主要應用在表層皮膚, 用於治療疣、痣、日光性角化病和小型皮膚癌上。

歸功於醫療成像技術的提高, 如今的冷凍消融手術運用在處理身體內部的病變組織也很常見,

如肺、肝、乳房、腎、前列腺等部位的實體瘤。

(幾乎所有的實質性腫瘤, 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均可接受冷凍消融。 )

腫瘤被冷凍消融的過程

手術流程

利用超聲或MRI定位病變組織。

將冷凍探針刺入病變組織中心。

利用氬氣, 將探針溫度瞬間降至零下160℃, 凍結病變組織。

病變組織的代謝中斷, 血液無法流入導致局部缺血, 病變細胞凋亡。

利用氦氣, 將探針升溫至40℃, 進行溶解。

反復凝固溶解過程, 破壞癌細胞。

冷凍消融肺部腫瘤 · 示意圖

冷凍手術後, 對於內部腫瘤, 冷凍組織會被身體自然吸收;而對於外部腫瘤則會溶解並形成水泡,但這些水泡通常會在幾天內結痂並剝落。

3

冷凍消融手術有哪些優點?

微創傷口是目前最小的(3mm)。對身體的負擔越小,也意味著手術的副作用就越小。

冷凍可起到陣痛、止血的作用,將疼痛感和出血風險最小化。

對病變組織更具針對性,且可以安全有效的重複執行,適合無法接受常規手術或全麻的患者。

更短的住院時間和康復時間,總體的治療價格更便宜。

冷凍療法最大的優點是對身體的負擔較少,不會像外科手術那樣造成大面積傷口。不僅如此,因為冷凍本身也具有使痛感遲鈍的鎮痛作用,因此它造成的痛苦要遠比其他的治療方法輕。

使用局部麻醉,可以在當天完成治療,一般在3天后就可以恢復日常活動能力。

冷凍消融手術還可以降低周圍組織受到損傷的風險,尤其是在處理膈肌以及心臟大血管附近的病變組織時,比其他類型手術更有優勢。

但是冷凍消融手術也有一定局限性,不同的疾病對病變組織大小的限制條件有所不同,能否使用冷凍消融手術,應詢問主治醫生。(目前來看,冷凍消融對彌漫性轉移的腫瘤沒有明顯的效果)。

4

為什麼在國內應用較少?

一是醫療器械的審批時間較長,二是數百萬的設備費用以及較為複雜的臨床操作,導致國內的冷凍消融技術起步較晚。

冷凍消融治療早期乳腺癌,可達到保乳效果

從醫生的操作難度上來說:比如要消融一個3釐米的實體腫瘤,射頻需要一根針,冷凍消融手術可能需要多根針。

對於心臟大血管,氣管等人體重要部位,準確植入一根治療探針都有難度,更何況需要放置多根冷凍探針,達到治療凍結整個病變組織的目的。

如何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傷害、怎樣設計冷凍探針的刺入角度等等,這都需要操作醫生擁有大量的臨床操作經驗。

5

冷凍消融的國內進展

2009年|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成立天津市首家國際氬氦冷凍治療中心

2012年| 北京阜外醫院,完成中國首例冷凍消融房顫手術

2013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完成國內首例冷凍球囊消融術

2014年| 清華第一附屬醫院,國內首例冷凍消融治療兒童心律失常

2015年| 徐克成,首位當選世界冷凍治療學會主席的中國學者

2015年| 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完成世界首例冷凍消融去腎動脈交感神經術

2016年| 北京朝陽醫院,率先在國內嘗試“進階版”房顫冷凍消融手術

2017年| 冷凍消融手術設備在國內獲批上市,相關治療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國際相關臨床資料

——應用於中晚期肝癌 | 日本東京慶應大學醫學院,在北京2002年國際腫瘤靶向治療論壇中報告臨床資料,冷凍消融手術治療中晚期肝癌42例,腫瘤完全消融率達到92.2%,共治療肝癌病灶85個,治療後完全消融率達到96.5%。

——應用於腎癌 | 美國血管與介入醫療學雜誌《JVIR》於2017年10月發表了一篇冷凍消融手術的臨床資料回顧:302名腎癌患者通過冷凍消融手術,共切除腫塊357例。腫瘤平均直徑為5釐米。2.8%的手術發生3級以上併發症,經過32個月的隨訪,腫瘤復發率為3.2%。

——應用於早期乳腺癌 | 在ACOSOG(Alliance)Z1072的II期試驗中,對86例接受冷凍消融手術的乳腺癌患者進行了資料分析:在冷凍消融手術中,切除實體瘤大於1釐米的有效率為63%,而在小於1釐米的實體瘤中,有效率上升到了94%。結果顯示,小於1釐米的乳腺癌實體瘤更適合進行冷凍消融手術。

——應用於早期乳腺癌 | 日本龜田綜合醫院,以完成世界首例乳腺內窺鏡手術而聞名。近年來開展的乳腺癌冷凍消融療法,對直徑1.5cm以下的實體瘤進行冷凍消融,10年來共治療超過300例乳腺癌患者,復發率低於1%。

本周在中日友好醫院舉辦的《乳腺多學科論壇》中,我們榮幸採訪到了日本龜田綜合醫院的乳腺科主任,福間英佑教授。

與福間英佑教授交流了關於冷凍消融手術在治療早期乳腺癌上的應用,其中包括:乳腺癌的種類區分、什麼樣的情況更適合冷凍消融、以及冷凍消融的風險有哪些?預防乳腺癌的措施有哪些等等...收穫頗多。

福間英祐教授,龜田綜合醫院乳腺科主任部長,是走在日本乳腺手術最前沿的代表人物其乳腺診療理念和技術均處在世界領先水準。被譽為日本乳腺外科的“金手”,多次擔任國際乳腺腫瘤整形大會主席等職務。

福間英祐教授早在1995年就因完成世界首例乳腺內窺鏡手術而聞名于日本,曾任世界內鏡協會的主席之一。其提出的乳腺皮膚溫存療法將外科手術帶入了腫瘤治療與美觀漂亮兼顧的時代。

近年來,其率先開展的乳腺癌非切除冷凍療法,對直徑在1.5cm以下的早期乳腺癌進行冷凍,10年來治療超過300例患者,且創造了無一例復發的佳績,這使得不用外科手術而治療早期乳腺癌成為可能。

文章來源於網路

冷凍組織會被身體自然吸收;而對於外部腫瘤則會溶解並形成水泡,但這些水泡通常會在幾天內結痂並剝落。

3

冷凍消融手術有哪些優點?

微創傷口是目前最小的(3mm)。對身體的負擔越小,也意味著手術的副作用就越小。

冷凍可起到陣痛、止血的作用,將疼痛感和出血風險最小化。

對病變組織更具針對性,且可以安全有效的重複執行,適合無法接受常規手術或全麻的患者。

更短的住院時間和康復時間,總體的治療價格更便宜。

冷凍療法最大的優點是對身體的負擔較少,不會像外科手術那樣造成大面積傷口。不僅如此,因為冷凍本身也具有使痛感遲鈍的鎮痛作用,因此它造成的痛苦要遠比其他的治療方法輕。

使用局部麻醉,可以在當天完成治療,一般在3天后就可以恢復日常活動能力。

冷凍消融手術還可以降低周圍組織受到損傷的風險,尤其是在處理膈肌以及心臟大血管附近的病變組織時,比其他類型手術更有優勢。

但是冷凍消融手術也有一定局限性,不同的疾病對病變組織大小的限制條件有所不同,能否使用冷凍消融手術,應詢問主治醫生。(目前來看,冷凍消融對彌漫性轉移的腫瘤沒有明顯的效果)。

4

為什麼在國內應用較少?

一是醫療器械的審批時間較長,二是數百萬的設備費用以及較為複雜的臨床操作,導致國內的冷凍消融技術起步較晚。

冷凍消融治療早期乳腺癌,可達到保乳效果

從醫生的操作難度上來說:比如要消融一個3釐米的實體腫瘤,射頻需要一根針,冷凍消融手術可能需要多根針。

對於心臟大血管,氣管等人體重要部位,準確植入一根治療探針都有難度,更何況需要放置多根冷凍探針,達到治療凍結整個病變組織的目的。

如何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傷害、怎樣設計冷凍探針的刺入角度等等,這都需要操作醫生擁有大量的臨床操作經驗。

5

冷凍消融的國內進展

2009年|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成立天津市首家國際氬氦冷凍治療中心

2012年| 北京阜外醫院,完成中國首例冷凍消融房顫手術

2013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完成國內首例冷凍球囊消融術

2014年| 清華第一附屬醫院,國內首例冷凍消融治療兒童心律失常

2015年| 徐克成,首位當選世界冷凍治療學會主席的中國學者

2015年| 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完成世界首例冷凍消融去腎動脈交感神經術

2016年| 北京朝陽醫院,率先在國內嘗試“進階版”房顫冷凍消融手術

2017年| 冷凍消融手術設備在國內獲批上市,相關治療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國際相關臨床資料

——應用於中晚期肝癌 | 日本東京慶應大學醫學院,在北京2002年國際腫瘤靶向治療論壇中報告臨床資料,冷凍消融手術治療中晚期肝癌42例,腫瘤完全消融率達到92.2%,共治療肝癌病灶85個,治療後完全消融率達到96.5%。

——應用於腎癌 | 美國血管與介入醫療學雜誌《JVIR》於2017年10月發表了一篇冷凍消融手術的臨床資料回顧:302名腎癌患者通過冷凍消融手術,共切除腫塊357例。腫瘤平均直徑為5釐米。2.8%的手術發生3級以上併發症,經過32個月的隨訪,腫瘤復發率為3.2%。

——應用於早期乳腺癌 | 在ACOSOG(Alliance)Z1072的II期試驗中,對86例接受冷凍消融手術的乳腺癌患者進行了資料分析:在冷凍消融手術中,切除實體瘤大於1釐米的有效率為63%,而在小於1釐米的實體瘤中,有效率上升到了94%。結果顯示,小於1釐米的乳腺癌實體瘤更適合進行冷凍消融手術。

——應用於早期乳腺癌 | 日本龜田綜合醫院,以完成世界首例乳腺內窺鏡手術而聞名。近年來開展的乳腺癌冷凍消融療法,對直徑1.5cm以下的實體瘤進行冷凍消融,10年來共治療超過300例乳腺癌患者,復發率低於1%。

本周在中日友好醫院舉辦的《乳腺多學科論壇》中,我們榮幸採訪到了日本龜田綜合醫院的乳腺科主任,福間英佑教授。

與福間英佑教授交流了關於冷凍消融手術在治療早期乳腺癌上的應用,其中包括:乳腺癌的種類區分、什麼樣的情況更適合冷凍消融、以及冷凍消融的風險有哪些?預防乳腺癌的措施有哪些等等...收穫頗多。

福間英祐教授,龜田綜合醫院乳腺科主任部長,是走在日本乳腺手術最前沿的代表人物其乳腺診療理念和技術均處在世界領先水準。被譽為日本乳腺外科的“金手”,多次擔任國際乳腺腫瘤整形大會主席等職務。

福間英祐教授早在1995年就因完成世界首例乳腺內窺鏡手術而聞名于日本,曾任世界內鏡協會的主席之一。其提出的乳腺皮膚溫存療法將外科手術帶入了腫瘤治療與美觀漂亮兼顧的時代。

近年來,其率先開展的乳腺癌非切除冷凍療法,對直徑在1.5cm以下的早期乳腺癌進行冷凍,10年來治療超過300例患者,且創造了無一例復發的佳績,這使得不用外科手術而治療早期乳腺癌成為可能。

文章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