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清河之上,花海“非遺”邀客來!」稷山首屆桃花節啟幕

運城日報 黃河晨報 運城新聞網 官方發佈平臺

稷山首屆桃花節啟幕——清河之上, 花海“非遺”邀客來!

黃河晨報訊後稷故里春潮湧, 花海“非遺”邀客來。 4月5日, 稷山“花海清河·非遺之鄉”首屆桃花節啟幕。

開幕式現場

清河地處稷山縣城東南, 是傳統農業大鎮。 這裡的桃樹種植面積超過兩萬畝, 藥材、葡萄、梨等也都有大量種植。 依託這浩瀚如海的果樹資源, 當地傾力舉辦首屆桃花節, 旨在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花之海·俏運城”美麗鄉村遊和縣委、縣政府建設“四基地一名城”戰略目標, 全力發展鄉村旅遊, 強勢呈現“花海清河·非遺之鄉”的特色產業和豐富的文化資源。

琴聲花影

本屆桃花節歷時3天, 主要活動地點設在清河鎮萬畝桃花園和北陽城村。 活動內容除了賞花踏青之外, 還有綠色騎行、“非遺”表演、戲劇表演等。 為了借力桃花節, 促進農民增收, 該縣還專門安排了果品客商產銷對接會、桃產業發展專家論壇和果業技術培訓會。 該縣主要領導當天還現場向部分種植信使用者們發放了精准扶貧支農貸款。

高蹺走獸

四月的清河, 春風和煦, 桃花如海。 簡單而又隆重的啟動儀式上, 當地的民俗節目展示讓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稷山不一樣的清河。 尤其是極具特色的段壁拳板舞, 時而舒緩時而奔放, 展示了“非遺之鄉”的獨特魅力。

花海瑜伽

沿著規劃的線路尋芳賞花, 一路上都是風景:瑜伽舞者的柔美身段、藝術器樂的天籟之音、英姿颯爽的騎行隊員……處處令人感受到一種活力和清新。 臨近中午, 浩浩蕩蕩的“非遺”表演隊伍出發了, 色彩豔麗、造型誇張的“高蹺走獸”, 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北陽城村裡人山人海像過年。

高梁城遺址、北陽城磚塔、八路軍北上抗日總部駐地舊址、清代民居“玉成院”……賞完桃花,

看完“非遺”, 遊客還可在這裡尋古訪幽……

高臺花鼓

據介紹, 稷山縣已經制定了優秀旅遊城市發展規劃, 大力開發休閒、民俗、生態旅遊產品, 挖掘名人文化資源, 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目前, 該縣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 這裡的稷王廟是現存最大的後稷祭祀廟宇, 是全國唯一的宮殿式後稷廟,被古建專家柴澤俊稱作集琉璃、木刻、石雕於一身的“三絕”古建。大佛寺建于金皇統二年(1142年),寺內釋迦牟尼像是全國最大的土雕佛。青龍寺始建于大唐龍朔二年(662年),保存有壁畫196平方米,被視為元、明兩代的繪畫傑作,中殿的“水陸畫”更是其精華所在。宋金墓的磚雕戲曲俑把中國戲曲表演體制的形成時間向前推移了200多年,仿木結構的磚雕墓室則完好保存了宋金時期的民居樣本。

☛ 流覽更多本地新聞資訊,請登錄”運城新聞“用戶端。

歡迎登錄“運城新聞”用戶端爆料

▍ 本期責編:陳雁冰

♫歡迎朋友圈!文章版權歸運城日報社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運城網信備案號 A00049

是全國唯一的宮殿式後稷廟,被古建專家柴澤俊稱作集琉璃、木刻、石雕於一身的“三絕”古建。大佛寺建于金皇統二年(1142年),寺內釋迦牟尼像是全國最大的土雕佛。青龍寺始建于大唐龍朔二年(662年),保存有壁畫196平方米,被視為元、明兩代的繪畫傑作,中殿的“水陸畫”更是其精華所在。宋金墓的磚雕戲曲俑把中國戲曲表演體制的形成時間向前推移了200多年,仿木結構的磚雕墓室則完好保存了宋金時期的民居樣本。

☛ 流覽更多本地新聞資訊,請登錄”運城新聞“用戶端。

歡迎登錄“運城新聞”用戶端爆料

▍ 本期責編:陳雁冰

♫歡迎朋友圈!文章版權歸運城日報社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運城網信備案號 A0004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