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江甯街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個導向”令人耳目一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描繪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麗鄉村的宏偉藍圖。

如何讓鄉村振興戰略在落地生根?街道的鄉村振興道路怎麼走?近日, 南京市江甯區江寧街道党工委書記王誠在給街道、社區黨員、幹部解讀十九大報告時, 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導向”, 讓人耳目一新。

王誠在闡述鄉村振興總體思路時歸納, 他說, 鄉村振興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 但總歸有一條就是, 必須堅持以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

緊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20字的總要求, 著重在產業強化、家園美化、鄉風淨化、政策優化這“四化”方面出真招。 全力打造“產業興、鄉村美、群眾富、鄉風好”的詩意棲居新鄉村。

堅持富民導向

鄉村振興中的關鍵一條就是“生活富裕”,

各項工作的根本點和出發點也是為了讓群眾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王誠說, 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 到2035年實現基本現代化, 江寧提出的目標則是到2020年實現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 這個更高水準, 首先體現在人民生活水準上。 所以, 一定要注意, 在鄉村振興中, 可以創新辦法引進各類工商資本、國有資本、民間資本的參與, 但一定要注重維護村民的主體地位、保證他們參與度, 讓他們有實實在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堅持特色導向

王誠認為, 鄉村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特色, “千村一面”不會有什麼生命力。 他說, 推動鄉村振興, 要堅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村一景”, 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身的特色資源,

走多元化的特色發展之路, 其中特色產業是基礎、特色生態是重點、特色文化是內核。

王誠指出, 說到特色產業, 現在很多鄉村示範點都在搞農家樂、搞民宿, 如何做出我們自己的特色, 如何實現錯位競爭發展, 是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

他強調, 生態特色不是一味的追求硬質化的景觀、公園式的綠化, 這樣不僅代價大, 還容易損壞, 最大的生態特色來自于原生態資源的彰顯, 關鍵是要保護好山水基地、空間形態, 協調好鄉村建築、田園景觀、自然風光。 文化特色是鄉村的靈魂, 需要我們下更多的心思去挖掘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傳統, 保護好那些值得回憶的鄉村集體情感記憶, 重構承載鄉愁記憶、充滿文化內涵的精神家園。

堅持創新導向

改革創新是鄉村振興的不竭動力。 在推動特色田園鄉村過程中, 很多時候需要打破常規、不走尋常路, 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誠說, 在豐富美麗鄉村建設內涵和業態中, 就需要大膽的想、審慎的幹。 幾年前, 誰也不會想到, 現在的鄉村旅遊能發展的這麼好, 休閒、親子、遊樂、健康、養生這些業態不斷豐富;誰也不會想到, 在農村還能搞婚慶產業、還能搞“互聯網”創新創業、還能搞高端總部經濟等。 這些都是不斷創新、變革、探索、嘗試的結果, 只有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業態、新的內涵的不斷注入, 鄉村發展才能永遠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王誠說, 在政策上、機制上, 也需要我們不斷的創新, 比如, 除了和交通集團合作共建, 我們後續鄉村的打造如何引進其他有實力的社會資本?不僅要引進一流的策劃團隊、規劃團隊, 更要招來一流的建設團隊、運營團隊、維護團隊。

王誠強調, 鄉村振興一定要以產業強化築牢鄉村的“根”, 以家園美化留住鄉村的“魂”, 以政策優化留住鄉村的“人”, 以深化黨建引領提振鄉村的“神”,這樣才能重構承載鄉愁記憶、充滿文化內涵的精神家園。(張玉)

以深化黨建引領提振鄉村的“神”,這樣才能重構承載鄉愁記憶、充滿文化內涵的精神家園。(張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