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春季傳染病多發 謹防孩童手足口病

隨著春季的到來, 氣溫冷暖交替, 容易引發多種傳染性疾病, 尤其兒童的抵抗力弱、免疫功能低, 成為最易受疾病侵害的群體, 因此在春季家長要謹防孩子受到傳染疾病的侵擾。

據瞭解,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其中, 手足口病一般從3月下旬到4月初開始進入高發季節。 手足口病一般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的常見傳染病, 多數患兒症狀輕微, 會出現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 少數患兒如果情況嚴重, 會出現中樞神經、呼吸系統損害, 引發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腦水腫和心肌炎等。 因此家長在這個季節要時刻觀察孩子的身體情況, 如有發燒, 口腔出現皰疹等症狀, 儘快到正規醫院就醫, 並防止傳染給他人。

日前, 筆者在縣醫院兒科門診看到, 帶著孩子前來就診的家長絡繹不絕,

還有些家長擔心交叉感染將孩子抱在走廊上等待。 筆者就手足口病隨機採訪了幾位家長, “只聽說過這種病, 怎麼防範, 平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這個還不太清楚。 ”大部分家長對手足口病的症狀和預防等知識都一知半解。

縣醫院兒科醫生姜醫生告訴筆者,

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患者和隱性感染者。 流行期間, 患者是主要傳染源。 患者在發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 約3—5周從糞便中排出病毒, 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 破潰時病毒即溢出。 帶毒者和輕型散發病例是流行間歇和流行期的主要傳染源。 主要傳播方式為, 該病傳播方式多樣, 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
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 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 因此, 人群可反復感染發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 因此,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 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姜醫生提醒各位家長,

在日常生活中, 應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 飯前便後、尤其是在外玩耍後應要求兒童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 每天在適宜的時間開窗通風, 勤曬衣被。 另外要注意嬰幼兒的營養及休息, 避免日光曝曬, 防止過度疲勞。 注意飲食衛生, 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避免病從口入。 如果兒童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 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如為輕症患兒, 可居家治療、休息, 治療過程中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 被污染的食物、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應及時消毒處理, 衣物置陽光下暴曬。 如果出現高燒、神經系統症狀等重症表現, 應儘快到正規醫院就醫並儘快採取救治措施, 防止對兒童健康產生較大傷害。

作者:沈斌

作者:沈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