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梁春曉: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和公益轉型

梁春曉, 阿裡研究院高級顧問

有文明以來, 在90%的年代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極其緩慢, 都不大需要思考未來, 因為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下一代人將要面對的世界與上一代人所經歷的世界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但是, 當人類處於另外10%的年代, 情況則迥然不同, 比如200多年前工業革命的年代和當今互聯網革命的年代。

與工業革命一樣, 以互聯網為核心的資訊技術引發的這場資訊革命, 不僅是技術、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 更是一場技術、經濟和社會的範式大轉型, 工業時代的範式正在瓦解,

互聯網時代的范式正在湧現。

這就需要我們對未來有一個全新的思路, 不能從今天規劃明天, 而要從後天規劃明天。 如果僅僅從今天規劃明天, 規劃的目標、思路和思維方式都會受到今天的資源、人才、模式和流程的重重束縛, 很難有所突破。 反之, 如果圍繞新範式展開想像, 遠見迥異於今天的後天, 基於後天規劃明天, 就可能有所顛覆和創新。 此即“後天觀”:為了抵達明天, 必須遠望後天, 否則明天只是又一個今天。 從今天到明天很難, 從後天到明天較易。

知易行難。 在範式大轉型的時代, 束縛我們遠見後天的是一整套工業時代的知識體系、思維方式和基本假設, 是無處不在的被工業時代格式化的感知和經驗,

是我們久已固化而不自覺的見識和思想。 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 常會以自己的見識和思想做成一口井, 陷進去, 局限自己的眼界, 以井蛙之見看待世界, 對待別人。 井底之蛙不可怕——我們每個人無一例外都是井底之蛙, 但我們應該做一隻自覺的井底之蛙, 努力不斷地從井底往上跳, 突破自己, 拓展視野, 展開想像, 走向未來。

怎麼走?指望所有的井底之蛙一齊往上跳並不現實。 新生事物大多是邊緣革命的產物, 往往先有一個新的小的甚至微不足道的增量, 然後增量逐漸崛起, 推動和催化存量轉型或者消解, 最終完成整體轉型。 關鍵是“立”, 而不是“破”。 不立不破。 立字當頭, 破也就在其中了。

▌互聯網催生新的時代

以較長和較大的時空尺度看,

影響和決定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人、技術和文化。 人即人口素質、增長、規模和結構等, 技術即技術的進步和應用, 文化即文化的積澱、傳承和演化。

進入互聯網時代, 人獲得了更大程度的自主權和自由度, 越來越多的個人成為經濟活動的主體。 如果說全球化1.0的主要動力是國家, 全球化2.0的主要動力是公司, 那麼全球化3.0的動力就是個人在全球範圍內的合作與競爭。 遍及全球的人們都開始意識到個人所擁有的前所未有的能力和力量。

與此同時, 文化呈現出既差異又趨同、既交流又衝突的空前多元化、多樣性和快速演化的特徵。 在經歷了農業時代的前喻文化、工業時代的並喻文化之後,

互聯網時代的後喻文化正在顯現。

▲ 工業時代塑造的城市, 正在被互聯網時代所改變。 © provada.nl

而影響所有這一切的原動力、基礎和根本因素是技術, 從中期看, 則是互聯網和以互聯網為核心的資訊技術。

1. 互聯網時代的三大特徵和動力

在以互聯網為核心的資訊技術的推動下,

互聯網時代擁有新基礎設施、新生產要素和新結構等三大特徵和動力。

新基礎設施即雲網端, 亦即雲計算、互聯網和智慧終端機。 今天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之所依賴, 除了土地、鐵路、公路和機場這些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已經存在的基礎設施之外, 又加上了雲計算、互聯網和智慧終端機這樣的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 幾乎人手一部的智慧手機是新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生產要素即資料。 繼人們熟知的土地、勞動力、資本和企業家才能等生產要素之外, 資料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和關鍵的生產要素。 進入互聯網時代, 人們必須對資料高度敏感、高度重視、充分運用。

新結構即大規模協作和共用。 分工與共用好比一個硬幣的兩面,相輔相成,同時存在,如果說工業時代重在分工,那麼互聯網時代則重在共用,而且是大規模協作、大規模共用。

淘寶網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其上有雲計算,有互聯網,有智慧終端機。消費者在淘寶購物80%以上通過手機完成,也即通過移動終端和移動互聯網完成,這意味著人們的購物和消費與以前人們習以為常的在工業時代的商場、超市購物和消費完全不同,這是基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基礎設施的兩種完全不同的經濟形態。

在三大動力推動之下,湧現出很多與農業時代或工業時代範式很不一樣的新範式。首先是平臺化,企業、社會組織和政府都在不同程度地向平臺化方向演進。其次,出現了很多像“斜杠青年”這樣的自由職業者,或“自由連接體”。此外,還有個性化、生態化、精准化等,特別是以新基礎設施和資料為基礎形成的精准化,比如“精准扶貧”。

2. 從工業社會到資訊社會

資訊技術推動資訊化,進而推動人類從工業社會進入資訊社會。資訊社會50人論壇在《資訊社會共識》(2011年9月9日)中指出:“在這個新興社會中,資訊和知識可以通過世界上所有的網路存在、交流、共用和傳播”。

“知識型經濟、網路化社會、服務型政府、數位化生活是資訊社會的基本特徵;以人為本、開放包容、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是資訊社會的基本要求。

“資訊社會是人類需求變化與資訊革命發展相耦合的必然結果。工業社會後期,在生產極度擴張的同時,出現了環境破壞、生態惡化、資源緊張、貧富分化等一系列問題,迫使人類轉而尋求新的發展方式,資訊革命適應了這種需求,成為引領變革的世界性潮流。

“三類基本矛盾不可回避:一是經濟增長內在衝動與資源環境支撐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二是經濟快速增長與社會發展滯後之間的矛盾;三是傳統生產關係不適應資訊生產力發展的矛盾。工業社會的經濟基礎、體制機制、手段方法、思維慣性與資訊社會發展要求不相適應。

“我們希望,人人成為資訊社會建設的實踐者、受益者。……誠信、負責、合作、共贏成為資訊社會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守則。……一個“以人為本、開放包容、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資訊社會的來臨,能夠促進智慧中國的崛起,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3. 互聯網時代的經濟和社會結構

在互聯網時代,從技術、經濟到社會都在發生結構性的大變革。微經濟、共用經濟和平臺經濟“三位一體”的互聯網經濟形態正在形成。宏觀經濟體系正在從工業時代的“三次產業”和橫向分工向互聯網時代的“三層生態”和縱向共用轉型。三次產業即基於橫向分工劃分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三層生態即基於縱向共用劃分的基礎設施、平臺和自由連接體。社會結構正在從農業時代不自覺的有機性社會、工業時代自覺的機械性社會,向互聯網時代自覺的複雜性社會轉型。

▌社會問題和社會創新

當今世界社會問題數不勝數,有貧富懸殊問題,有權利、資源或機會不平等問題,有階層固化和上升通道阻塞問題,有環境惡化問題,有數字鴻溝問題,有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問題,有文化單一和多樣化消失問題,等等。

這些社會問題中,有的從農業時代存在至今,如殘疾人、機會不均和貧富不均;有的主要是工業時代造成的,如環境惡化、文化單一、老齡化、城市病和鄉村衰落;有的則是互聯網時代的新問題,如數位鴻溝和電子污染。

在中國,工業化與資訊化幾乎同步,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資訊文明幾乎同時存在,三個時代的社會問題交織在一起,多且複雜,挑戰尤其巨大。

1. 失衡與割裂

在諸多社會問題中,核心是失衡與割裂。

失衡。隨著社會飛速發展,技術、經濟、社會、文化和心理等領域之間失去平衡,有的發展比較快,有的發展比較慢。在互聯網領域,技術創新往前走,商業創新也在往前走,但制度和文化往往跟不上,心理進步的速度則更慢,社會由於這些失衡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焦慮、混亂、矛盾和衝突。失衡的關鍵是“技術-經濟子系統”與“社會-制度子系統”的失衡,帶來“社會-經濟”結構的失衡,以及政府、企業和社會三部門的社會失衡。

割裂。社會不同板塊、不同階層之間的割裂愈加突出,導致一些社會矛盾變得愈加尖銳。在農村,農民之間常常會在一個村子裡交流,但城市裡的社區很難有這樣的交流。此外,城鄉之間,貧富之間,以及代際之間的溝通都存在嚴重的割裂問題。

2. 社會問題產生的根源

自我中心。人人割裂,天人割裂,單方面追求個體或主體價值最大化。

理性至上。一味追求可控、機械、精准、量化、人為設計或頂層設計,排斥自主、有機、生態、模糊、複雜和進化。

單一價值。一切故事都成了經濟故事,都以經濟效率衡量、以經濟方式運作,排斥其他價值或方式,或者相反。

規模經濟。一味追求大規模、標準化、低成本,並將其遍及教育、醫療、文化等幾乎所有領域,忽視範圍經濟、社群經濟和網路效應。

馬太效應。資源或能力較多者,往往獲取更多的資源或能力;資源或能力較少者,往往只能得到更少的資源或能力。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3. 系統化社會創新

因場合不同,“社會創新”往往會有不同的含義,或指政府和企業之外的社會組織、社會活動或社會服務的創新,或指草根式的自下而上的社會化創新,或指政府主導的社會管理、社會治理的創新。

這些界定都過於狹窄,我們所說的社會創新應該是面向社會整體、針對社會問題的整體的、全面的、廣義的社會創新,而不是局部的、片面的、狹義的社會創新,應該涵蓋政府、企業、社會和公民等各種主體。

社會創新是為社會問題找到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用創新的方式解決某個特定的社會問題。社會創新可以是一種產品、一項技術、一個設計、一種行動方法、一個商業模式,甚至一個新的遊戲規則。換個角度看,社會創新也可視為社會函數的創新,即各種社會要素和資源在一定環境下的創造性生成、配置、分工和共用,並產生新的可持續的社會價值。

社會創新的意義,不在於社會創新的方案是不是夠“新”夠“奇”,而是看它與過去的方案相比,是不是可以用更少的資源投入去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

當今社會處於非線性發展時代,存在錯綜複雜的關係,針對新的時代特點,要有新的社會創新思路和系統創新意識,不能全然理性設計,也不能全然放任自流。對於持續性大規模的社會問題,必須系統性變革,改變觀念、認知、習慣以及政策和立法等,以創新性解決方案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問題。

要尋求多方參與解決社會問題。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等社會主體,要有意識地共同參與、跨界合作。越來越多的基金會開始改變過去那種撒胡椒麵式的直接資助方式,轉而圍繞社會問題,資助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各類社會創新主體。

▌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

由技術引發的創新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即技術創新、商業創新和社會創新。縱觀中國互聯網發展,如果說2000年以前的重點是技術創新,2000年以後的重點是商業創新——湧現出大量新的互聯網公司和商業模式,那麼近年來“互聯網+”的興起,則標誌著互聯網的影響開始經過技術創新和商業創新的階段,進入社會創新的階段,互聯網對於社會創新的作用日益顯現和重要,不僅是商業創新的動力,更是社會創新的動力。

1. 以技術進步應對社會問題,推動社會創新

回顧歷史,許多社會創新都是技術進步與社會問題相遇的產物,一個時代的技術進步與那個時代的社會問題相遇,促成那個時代的社會創新。今天人們習以為常的幼稚園、社會保障等,都是一百多年前源於歐洲的社會創新,是當時的技術進步與當時的社會問題相遇的產物。如何充分運用今天和技術進步面對今天的社會問題,以推動今天的社會創新?

2. 互聯網在社會創新中的作用

近年來,互聯網正在展現對社會創新的強大推動力和創新能力。互聯網對社會創新的推動主要體現在連接、傳播、賦能、聚合和協同等五個方面。

連接:增強或重建被工業時代消減或摧毀的人的社會連接、社會交往和社會資本。

傳播:自媒體、群媒體、泛媒體。

賦能:增強個人、小微機構、弱勢群體、邊緣群體的資訊能力和交往半徑,通過權力轉移或重新分配,啟動和提升其經濟和社會自由度。

聚合:連接一切、海量參與,聚合微主體、微資源、微行動和微想法等。

協同:大規模、跨界和網狀協同,眾創、眾包和眾籌,網路化組織、社群和生態。

在社會主體、社會組織、社會生態、社會治理乃至社會文明等各個方面,都出現了互聯網推動社會創新的苗頭、模式和成功案例,如公益平臺、平臺公益、微金融、電商扶貧、公益傳播、眾籌等。深圳市殘友集團與淘寶網合作多年,通過殘疾人做網上客服即雲客服,實現殘疾人有尊嚴地就業和生活,就是通過技術手段應對和解決社會問題。

▲ 借助互聯網等技術,“中國好公益平臺”將優質公益產品與社會需求對接,通過整合各界資源,加速公益專案產品化和公益產品規模化,以期高效、精准、大規模地解決社會問題。 © haogongyi.org.cn

3. 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的特徵和方向

在互聯網推動下,社會創新將朝著平臺共用、自組織、普惠、精准和跨界融合等五個方向發展。

平臺共用。以橫向分工為核心的經濟和社會結構,正在向以縱向共用為核心的經濟和社會結構演進。在商業領域,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企業幾乎全是平臺型企業,銀行、學校和政府等也都在不同程度地平臺化。這是大勢。2016年底,一位很有情懷和行動力的公益人,發起一個網上募款活動以幫助另一位長期致力於保護紅豆杉林的當地教師。這位教師為了保護家鄉的紅豆杉林借了6萬元高利貸,兩三年間利滾利變成了20來萬。這位公益人通過網上募款僅用了半個多月就募集到20萬元還清了全部高利貸。試想,如果這位教師當初急需6萬元的時候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這麼一個網路平臺支撐,料不至於陷入如此境地。

自組織。平臺釋放、啟動和支撐了數以萬計、千萬計、億計的個人或小微組織,隨時隨地自由連接。近些年每逢大的災難,就有成千上萬的志願者通過互聯網動員、連接和組織起來,通過多主體的自組織、大規模試驗、交互和啟動,極大地激發和釋放了群體智慧。

普惠。行善和公益也有成本,如果成本太高,就形成了較高的門檻,客觀上遮罩無數的小額公益和行善。互聯網最突出的優勢是降低交易成本,互聯網推動下的社會創新大幅度降低了公益和行善的成本和門檻,無論是施者、受者還是公益和行善的範圍都得到極大拓展,使人人公益、普惠公益成為可能。

精准。基於新基礎設施和資料,公益慈善和社會創新正在從粗放向高效轉變,在物件、資源和實施等方面都越來越精准化,如精准扶貧。

跨界融合。政府、企業和社會之間的正在走向跨界、融合,甚至無界。在互聯網的推動下,社會創新不僅是公益界或社會組織的事,更是政府、企業和社會三界協同共進的事。在許多成功的公益創新裡,都有社會組織、政府和企業等不同領域、不同角色之間的廣泛協作,而不再是政府、社會組織或企業的單打獨鬥,從“一馬當先”到“三馬共進”。

友成基金會王平指出:“未來的創新,一定是發端於對社會整體的關注,一定是極具包容性地將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部門有機囊括其中的創新,三者間的界線會日趨模糊、消融。我大膽地猜想,‘無界’將會成為未來創新的新關鍵字。”

▌互聯網催生新公益形態

過去十年是中國公益爆發的十年,未來十年中國公益將繼續爆發。同樣是爆發,過去十年與未來十年可能會很不一樣,如果說過去十年是“裂變”式爆發,即通過裂變產生了大量十年前無法想像的公益組織和無法想像的變化;那麼未來十年很可能是“聚變”式爆發,通過互聯網及其平臺化聚合和催生前所未有的新公益形態。

1. “新公益”形態

互聯網推動下的“新公益”正在湧現,共同特徵是平臺化,即將各種資源連接和整合起來,釋放社會創新的巨大能量。近年來湧現出來的新公益形態有:

互聯網公益傳播:即自媒體(個人)、群媒體(聚群、社群或社區)、泛媒體(互聯網機構皆資訊機構、皆媒體)。

互聯網公益:網上捐贈、募款和眾籌,網上傳播、動員或共用,網上組織、協同或社群,網上社區服務等。

互聯網社會企業:如小微金融、公益平臺、慕課(MOOC)、創客運動,以及基於互聯網的公平貿易等。

此外,還有共用平臺、微金融、網商聯盟、電商園區、電商消貧和淘寶村等。

網上捐贈、募款或眾籌是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和新公益形態的突出體現。以支付寶平臺為例,到2016年底,支付寶愛心捐贈額超過6億,捐贈次數超過1.5億次,次均捐贈僅約4元。資料顯示,70後、80後和90後是網路捐贈的主力軍,其中70後和80後捐贈金額超過七成,更令人欣喜的是,90後捐贈人數超過一半。這些資料,令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 據“公益籌款人聯盟”的《中國網路捐贈協力廠商平臺研究報告》,2014年,中國主流網路捐贈協力廠商平臺年齡分佈中,80、90後占多數。 © CAFP

2. 浮現中的“第四部門”

近年來湧現出一個令人振奮的現象,即“互聯網+第三部門”作為一種新的形態和動力,開始催生“第四部門”,或稱其為“第四類組織”。

第四部門或第四類組織的主要的特徵,是以開放共用的平臺連接和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這三個部門或三類組織,釋放新能量,創造新價值,以社會創新促進社會發展。這方面的成功案例已經不少,比如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通過互聯網、雲計算和大資料推動環境資訊的公開和公眾參與;古村之友通過互聯網平臺在短短兩三年間聚合了數以萬計的古村落保護志願者,連接和整合了許多社會組織、企業和政府資源;兒童友好社區也是一個平臺,不斷湧現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公益可能性,除了公益組織和政府,企業也被整合進去。

互聯網與第三部門的結合正在催生新一代公益,其特點是平臺共用、開放連接、跨界整合和基於雲網端(即雲計算、互聯網和智慧終端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隨著新公益、第四部門或第四類組織的興起,未來十年,在公益領域將看到基於平臺共用的聚變式爆發。

3. 互聯網時代的公益定位和邊界

互聯網及“互聯網+”的發展使更多機構和個人協同起來參與社會創新成為可能。這正是社會創新的更大意義: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等,在公共參與式的社會治理機制下,通過跨界合作,用創新的方法系統性地解決諸多社會問題。

公益不應該是在政府和企業之外,為自己劃一個小地盤,畫地為牢,而是超越政府、企業和公民等,提供更高的社會價值,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促成更佳的社會平衡,達成更好的社會理想。

因此,只要符合上述原則,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或商業,都可以也應該為公益所用,而不是排斥。不宜將公益與企業、市場或商業對立起來,在當下中國,以市場或商業促進公益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許多公益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比如養老、垃圾分類、小額貸款和淘寶村等。在這方面,社會創新和公益轉型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4. 互聯網時代的公益轉型

互聯網時代的技術創新、商業創新和社會創新,是一系列接連不斷的大變革、大轉型,也為我們帶來了對技術、商業和社會的大想像。以互聯網為核心的資訊技術既拓展了商業邊界,也拓展了社會邊界——社會主體、關係、結構、組織、模式、生態和文明等,極大地拓展了社會創新的邊界和可能性,通過連接、參與和啟動等創新性方式應對社會的失衡與割裂,應對和解決各種社會問題。

隨著社會結構從工業時代的割裂、機械和簡單向互聯網時代的連接、有機和複雜轉型,經濟和社會體系也在從橫向分工向縱向共用轉型。在互聯網時代,平臺成為最重要的經濟和社會存在,平臺化成為最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演化趨勢,平臺型組織成為最具競爭力的組織形態,社會創新、社會組織和公益也不例外。這是互聯網時代公益轉型的內在邏輯和必由之路。

▌重視和應對因技術而生的社會問題

與所有技術一樣,互聯網帶來的價值絕非完全正面,在充分發揮和運用互聯網的正面價值的同時,如何避免或限制互聯網帶來的負面價值——如數字鴻溝、隱私保護和平臺權力不對稱,是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必須高度關注並儘快採取行動的重大社會問題。

面向未來,繼以互聯網為核心的資訊技術之後,一大波新興技術群正在湧現並開始起作用,如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基因技術、新能源等。這些新興技術群也一定會經歷技術創新、商業創新和社會創新三個階段,但速度會更快,利或弊、機會或挑戰的強度也會更大。如何應對新興技術對社會創新的影響,是我們必須及早準備的新課題。

▌淘寶村: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

二十年來,在以互聯網為核心的資訊技術的推動下,技術、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在發生深刻而全面的變革和轉型,在催生阿裡巴巴和淘寶這樣的電子商務大平臺、富生態的同時,也培育和推動著越來越多的分散化、個性化的經濟形態,淘寶村正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淘寶村是基於新基礎設施和新田園,由新農民引發的一場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互聯網時代的邊緣革命。

與許多人的習慣性認知不一樣,淘寶村是自然湧現、演進和形成的,而不是被人為“打造”或“頂層設計”出來的,也不是被阿裡巴巴“開小灶”特殊關照出來的。阿裡巴巴所做的只是建立淘寶、支付寶這樣的電子商務平臺,形成人人都能使用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然後在某些地方,冒出一個或幾個特別有勇氣、激情和創新力的創業者,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上耕耘、播種,率先創業,繼而在他們的示範、影響和帶動下,逐人、逐戶、逐村擴散和普及開去,形成越來越多的淘寶村。

▲ 2017年“雙十一”前夕,山東鄆城西代莊村,村裡的大部分淘寶、天貓店主舉辦“備戰天貓雙11誓師大會”,全村人聚集村口扭秧歌、敲戰鼓、喝摔碗酒誓師。 © jiemian.com

2009年,僅在義烏、蘇北和河北發現三個淘寶村。2016年,淘寶村增加到1311個,預計2017年會超過2000個。一些較大的淘寶村,年網銷額已經達到幾億乃至幾十億。此外,還出現了許多特色淘寶村,在網上銷售具有濃郁鄉村特色的傳統產品。

為什麼在鄉村湧現出那麼多淘寶村,而在城市卻沒有發現“淘寶社區”?差別在於鄉村是“熟人社會”,有親緣關係,有信用基礎,一個好的創新會很快傳播和普及開來。城市則不然,即使相鄰多年,可能依然沒有連接或交往,更談不上信任和信用。同村傳播和普及之外,由於鄉村之間廣為存在的親緣關係,淘寶村通過人際關係逐漸擴散開去,形成了周邊的淘寶村乃至淘寶村集群。與此同時,淘寶村電子商務服務快速崛起,有做人才培訓的,有做快遞和物流的,有做攝影和設計的,等等,催生出了日益豐富的當地語系化電子商務服務業和電子商務生態。

如果說三十年前的改革開放和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有了生產自由,可以自由決定生產什麼不生產什麼;那麼鄉村電商和淘寶村的出現使農民進一步擁有了商業自由,可以自由決定與誰交易或不與誰交易,從而提升了農民的交易能力和議價能力,增加了經濟收益,使長期存在的經濟和社會不平等得到改善。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基礎設施,後來時代的基礎設施再疊加其上,就像地層或文化層一樣,疊加的結果是基於基礎設施的交易成本越來越低,效率越來越高,支撐共用的能力越來越強。農業時代的基礎設施主要為土地。工業時代的基礎設施主要為 鐵路、公路、機場和現代城市,旨在支持大規模、低成本、標準化的工業經濟。在規模化工業經濟的衝擊下,鄉村開始衰落,越來越多的人從鄉村轉移到城市,因為在工業時代城市擁有更高的效率和勞動生產率,能獲取更高的收入。

到互聯網時代,在工業基礎設施之上又疊加了雲計算、互聯網和智慧終端機等新的基礎設施。這就產生了一種可能性,即原先從鄉村轉移到城市的人們,借助具有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新基礎設施,回到鄉村,回到互聯網時代的“新田園”。事實正是如此。淘寶村促進了生產要素向鄉村回流,恢復和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民生活,增強了農民在互聯網時代的競爭能力。淘寶村是商業創新,更是社會創新。隨著淘寶村的發展和演化,在鄉村社會建設及社區發展方面也出現了許多令人鼓舞的變化、變革和轉型,需要以新的視角、思維和範式加以認知、實踐和促進,需要進一步從鄉村社會創新的角度觀察和推動淘寶村發展。

歷史上所有偉大的革命都是從邊緣地帶發生的,淘寶村就是這樣的邊緣革命,不僅正在改變鄉村,也必將反過來影響和改變城市,影響和改變對未來的認知。

分工與共用好比一個硬幣的兩面,相輔相成,同時存在,如果說工業時代重在分工,那麼互聯網時代則重在共用,而且是大規模協作、大規模共用。

淘寶網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其上有雲計算,有互聯網,有智慧終端機。消費者在淘寶購物80%以上通過手機完成,也即通過移動終端和移動互聯網完成,這意味著人們的購物和消費與以前人們習以為常的在工業時代的商場、超市購物和消費完全不同,這是基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基礎設施的兩種完全不同的經濟形態。

在三大動力推動之下,湧現出很多與農業時代或工業時代範式很不一樣的新範式。首先是平臺化,企業、社會組織和政府都在不同程度地向平臺化方向演進。其次,出現了很多像“斜杠青年”這樣的自由職業者,或“自由連接體”。此外,還有個性化、生態化、精准化等,特別是以新基礎設施和資料為基礎形成的精准化,比如“精准扶貧”。

2. 從工業社會到資訊社會

資訊技術推動資訊化,進而推動人類從工業社會進入資訊社會。資訊社會50人論壇在《資訊社會共識》(2011年9月9日)中指出:“在這個新興社會中,資訊和知識可以通過世界上所有的網路存在、交流、共用和傳播”。

“知識型經濟、網路化社會、服務型政府、數位化生活是資訊社會的基本特徵;以人為本、開放包容、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是資訊社會的基本要求。

“資訊社會是人類需求變化與資訊革命發展相耦合的必然結果。工業社會後期,在生產極度擴張的同時,出現了環境破壞、生態惡化、資源緊張、貧富分化等一系列問題,迫使人類轉而尋求新的發展方式,資訊革命適應了這種需求,成為引領變革的世界性潮流。

“三類基本矛盾不可回避:一是經濟增長內在衝動與資源環境支撐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二是經濟快速增長與社會發展滯後之間的矛盾;三是傳統生產關係不適應資訊生產力發展的矛盾。工業社會的經濟基礎、體制機制、手段方法、思維慣性與資訊社會發展要求不相適應。

“我們希望,人人成為資訊社會建設的實踐者、受益者。……誠信、負責、合作、共贏成為資訊社會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守則。……一個“以人為本、開放包容、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資訊社會的來臨,能夠促進智慧中國的崛起,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3. 互聯網時代的經濟和社會結構

在互聯網時代,從技術、經濟到社會都在發生結構性的大變革。微經濟、共用經濟和平臺經濟“三位一體”的互聯網經濟形態正在形成。宏觀經濟體系正在從工業時代的“三次產業”和橫向分工向互聯網時代的“三層生態”和縱向共用轉型。三次產業即基於橫向分工劃分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三層生態即基於縱向共用劃分的基礎設施、平臺和自由連接體。社會結構正在從農業時代不自覺的有機性社會、工業時代自覺的機械性社會,向互聯網時代自覺的複雜性社會轉型。

▌社會問題和社會創新

當今世界社會問題數不勝數,有貧富懸殊問題,有權利、資源或機會不平等問題,有階層固化和上升通道阻塞問題,有環境惡化問題,有數字鴻溝問題,有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問題,有文化單一和多樣化消失問題,等等。

這些社會問題中,有的從農業時代存在至今,如殘疾人、機會不均和貧富不均;有的主要是工業時代造成的,如環境惡化、文化單一、老齡化、城市病和鄉村衰落;有的則是互聯網時代的新問題,如數位鴻溝和電子污染。

在中國,工業化與資訊化幾乎同步,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資訊文明幾乎同時存在,三個時代的社會問題交織在一起,多且複雜,挑戰尤其巨大。

1. 失衡與割裂

在諸多社會問題中,核心是失衡與割裂。

失衡。隨著社會飛速發展,技術、經濟、社會、文化和心理等領域之間失去平衡,有的發展比較快,有的發展比較慢。在互聯網領域,技術創新往前走,商業創新也在往前走,但制度和文化往往跟不上,心理進步的速度則更慢,社會由於這些失衡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焦慮、混亂、矛盾和衝突。失衡的關鍵是“技術-經濟子系統”與“社會-制度子系統”的失衡,帶來“社會-經濟”結構的失衡,以及政府、企業和社會三部門的社會失衡。

割裂。社會不同板塊、不同階層之間的割裂愈加突出,導致一些社會矛盾變得愈加尖銳。在農村,農民之間常常會在一個村子裡交流,但城市裡的社區很難有這樣的交流。此外,城鄉之間,貧富之間,以及代際之間的溝通都存在嚴重的割裂問題。

2. 社會問題產生的根源

自我中心。人人割裂,天人割裂,單方面追求個體或主體價值最大化。

理性至上。一味追求可控、機械、精准、量化、人為設計或頂層設計,排斥自主、有機、生態、模糊、複雜和進化。

單一價值。一切故事都成了經濟故事,都以經濟效率衡量、以經濟方式運作,排斥其他價值或方式,或者相反。

規模經濟。一味追求大規模、標準化、低成本,並將其遍及教育、醫療、文化等幾乎所有領域,忽視範圍經濟、社群經濟和網路效應。

馬太效應。資源或能力較多者,往往獲取更多的資源或能力;資源或能力較少者,往往只能得到更少的資源或能力。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3. 系統化社會創新

因場合不同,“社會創新”往往會有不同的含義,或指政府和企業之外的社會組織、社會活動或社會服務的創新,或指草根式的自下而上的社會化創新,或指政府主導的社會管理、社會治理的創新。

這些界定都過於狹窄,我們所說的社會創新應該是面向社會整體、針對社會問題的整體的、全面的、廣義的社會創新,而不是局部的、片面的、狹義的社會創新,應該涵蓋政府、企業、社會和公民等各種主體。

社會創新是為社會問題找到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用創新的方式解決某個特定的社會問題。社會創新可以是一種產品、一項技術、一個設計、一種行動方法、一個商業模式,甚至一個新的遊戲規則。換個角度看,社會創新也可視為社會函數的創新,即各種社會要素和資源在一定環境下的創造性生成、配置、分工和共用,並產生新的可持續的社會價值。

社會創新的意義,不在於社會創新的方案是不是夠“新”夠“奇”,而是看它與過去的方案相比,是不是可以用更少的資源投入去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

當今社會處於非線性發展時代,存在錯綜複雜的關係,針對新的時代特點,要有新的社會創新思路和系統創新意識,不能全然理性設計,也不能全然放任自流。對於持續性大規模的社會問題,必須系統性變革,改變觀念、認知、習慣以及政策和立法等,以創新性解決方案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問題。

要尋求多方參與解決社會問題。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等社會主體,要有意識地共同參與、跨界合作。越來越多的基金會開始改變過去那種撒胡椒麵式的直接資助方式,轉而圍繞社會問題,資助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各類社會創新主體。

▌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

由技術引發的創新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即技術創新、商業創新和社會創新。縱觀中國互聯網發展,如果說2000年以前的重點是技術創新,2000年以後的重點是商業創新——湧現出大量新的互聯網公司和商業模式,那麼近年來“互聯網+”的興起,則標誌著互聯網的影響開始經過技術創新和商業創新的階段,進入社會創新的階段,互聯網對於社會創新的作用日益顯現和重要,不僅是商業創新的動力,更是社會創新的動力。

1. 以技術進步應對社會問題,推動社會創新

回顧歷史,許多社會創新都是技術進步與社會問題相遇的產物,一個時代的技術進步與那個時代的社會問題相遇,促成那個時代的社會創新。今天人們習以為常的幼稚園、社會保障等,都是一百多年前源於歐洲的社會創新,是當時的技術進步與當時的社會問題相遇的產物。如何充分運用今天和技術進步面對今天的社會問題,以推動今天的社會創新?

2. 互聯網在社會創新中的作用

近年來,互聯網正在展現對社會創新的強大推動力和創新能力。互聯網對社會創新的推動主要體現在連接、傳播、賦能、聚合和協同等五個方面。

連接:增強或重建被工業時代消減或摧毀的人的社會連接、社會交往和社會資本。

傳播:自媒體、群媒體、泛媒體。

賦能:增強個人、小微機構、弱勢群體、邊緣群體的資訊能力和交往半徑,通過權力轉移或重新分配,啟動和提升其經濟和社會自由度。

聚合:連接一切、海量參與,聚合微主體、微資源、微行動和微想法等。

協同:大規模、跨界和網狀協同,眾創、眾包和眾籌,網路化組織、社群和生態。

在社會主體、社會組織、社會生態、社會治理乃至社會文明等各個方面,都出現了互聯網推動社會創新的苗頭、模式和成功案例,如公益平臺、平臺公益、微金融、電商扶貧、公益傳播、眾籌等。深圳市殘友集團與淘寶網合作多年,通過殘疾人做網上客服即雲客服,實現殘疾人有尊嚴地就業和生活,就是通過技術手段應對和解決社會問題。

▲ 借助互聯網等技術,“中國好公益平臺”將優質公益產品與社會需求對接,通過整合各界資源,加速公益專案產品化和公益產品規模化,以期高效、精准、大規模地解決社會問題。 © haogongyi.org.cn

3. 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的特徵和方向

在互聯網推動下,社會創新將朝著平臺共用、自組織、普惠、精准和跨界融合等五個方向發展。

平臺共用。以橫向分工為核心的經濟和社會結構,正在向以縱向共用為核心的經濟和社會結構演進。在商業領域,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企業幾乎全是平臺型企業,銀行、學校和政府等也都在不同程度地平臺化。這是大勢。2016年底,一位很有情懷和行動力的公益人,發起一個網上募款活動以幫助另一位長期致力於保護紅豆杉林的當地教師。這位教師為了保護家鄉的紅豆杉林借了6萬元高利貸,兩三年間利滾利變成了20來萬。這位公益人通過網上募款僅用了半個多月就募集到20萬元還清了全部高利貸。試想,如果這位教師當初急需6萬元的時候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這麼一個網路平臺支撐,料不至於陷入如此境地。

自組織。平臺釋放、啟動和支撐了數以萬計、千萬計、億計的個人或小微組織,隨時隨地自由連接。近些年每逢大的災難,就有成千上萬的志願者通過互聯網動員、連接和組織起來,通過多主體的自組織、大規模試驗、交互和啟動,極大地激發和釋放了群體智慧。

普惠。行善和公益也有成本,如果成本太高,就形成了較高的門檻,客觀上遮罩無數的小額公益和行善。互聯網最突出的優勢是降低交易成本,互聯網推動下的社會創新大幅度降低了公益和行善的成本和門檻,無論是施者、受者還是公益和行善的範圍都得到極大拓展,使人人公益、普惠公益成為可能。

精准。基於新基礎設施和資料,公益慈善和社會創新正在從粗放向高效轉變,在物件、資源和實施等方面都越來越精准化,如精准扶貧。

跨界融合。政府、企業和社會之間的正在走向跨界、融合,甚至無界。在互聯網的推動下,社會創新不僅是公益界或社會組織的事,更是政府、企業和社會三界協同共進的事。在許多成功的公益創新裡,都有社會組織、政府和企業等不同領域、不同角色之間的廣泛協作,而不再是政府、社會組織或企業的單打獨鬥,從“一馬當先”到“三馬共進”。

友成基金會王平指出:“未來的創新,一定是發端於對社會整體的關注,一定是極具包容性地將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部門有機囊括其中的創新,三者間的界線會日趨模糊、消融。我大膽地猜想,‘無界’將會成為未來創新的新關鍵字。”

▌互聯網催生新公益形態

過去十年是中國公益爆發的十年,未來十年中國公益將繼續爆發。同樣是爆發,過去十年與未來十年可能會很不一樣,如果說過去十年是“裂變”式爆發,即通過裂變產生了大量十年前無法想像的公益組織和無法想像的變化;那麼未來十年很可能是“聚變”式爆發,通過互聯網及其平臺化聚合和催生前所未有的新公益形態。

1. “新公益”形態

互聯網推動下的“新公益”正在湧現,共同特徵是平臺化,即將各種資源連接和整合起來,釋放社會創新的巨大能量。近年來湧現出來的新公益形態有:

互聯網公益傳播:即自媒體(個人)、群媒體(聚群、社群或社區)、泛媒體(互聯網機構皆資訊機構、皆媒體)。

互聯網公益:網上捐贈、募款和眾籌,網上傳播、動員或共用,網上組織、協同或社群,網上社區服務等。

互聯網社會企業:如小微金融、公益平臺、慕課(MOOC)、創客運動,以及基於互聯網的公平貿易等。

此外,還有共用平臺、微金融、網商聯盟、電商園區、電商消貧和淘寶村等。

網上捐贈、募款或眾籌是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和新公益形態的突出體現。以支付寶平臺為例,到2016年底,支付寶愛心捐贈額超過6億,捐贈次數超過1.5億次,次均捐贈僅約4元。資料顯示,70後、80後和90後是網路捐贈的主力軍,其中70後和80後捐贈金額超過七成,更令人欣喜的是,90後捐贈人數超過一半。這些資料,令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 據“公益籌款人聯盟”的《中國網路捐贈協力廠商平臺研究報告》,2014年,中國主流網路捐贈協力廠商平臺年齡分佈中,80、90後占多數。 © CAFP

2. 浮現中的“第四部門”

近年來湧現出一個令人振奮的現象,即“互聯網+第三部門”作為一種新的形態和動力,開始催生“第四部門”,或稱其為“第四類組織”。

第四部門或第四類組織的主要的特徵,是以開放共用的平臺連接和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這三個部門或三類組織,釋放新能量,創造新價值,以社會創新促進社會發展。這方面的成功案例已經不少,比如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通過互聯網、雲計算和大資料推動環境資訊的公開和公眾參與;古村之友通過互聯網平臺在短短兩三年間聚合了數以萬計的古村落保護志願者,連接和整合了許多社會組織、企業和政府資源;兒童友好社區也是一個平臺,不斷湧現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公益可能性,除了公益組織和政府,企業也被整合進去。

互聯網與第三部門的結合正在催生新一代公益,其特點是平臺共用、開放連接、跨界整合和基於雲網端(即雲計算、互聯網和智慧終端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隨著新公益、第四部門或第四類組織的興起,未來十年,在公益領域將看到基於平臺共用的聚變式爆發。

3. 互聯網時代的公益定位和邊界

互聯網及“互聯網+”的發展使更多機構和個人協同起來參與社會創新成為可能。這正是社會創新的更大意義: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等,在公共參與式的社會治理機制下,通過跨界合作,用創新的方法系統性地解決諸多社會問題。

公益不應該是在政府和企業之外,為自己劃一個小地盤,畫地為牢,而是超越政府、企業和公民等,提供更高的社會價值,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促成更佳的社會平衡,達成更好的社會理想。

因此,只要符合上述原則,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或商業,都可以也應該為公益所用,而不是排斥。不宜將公益與企業、市場或商業對立起來,在當下中國,以市場或商業促進公益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許多公益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比如養老、垃圾分類、小額貸款和淘寶村等。在這方面,社會創新和公益轉型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4. 互聯網時代的公益轉型

互聯網時代的技術創新、商業創新和社會創新,是一系列接連不斷的大變革、大轉型,也為我們帶來了對技術、商業和社會的大想像。以互聯網為核心的資訊技術既拓展了商業邊界,也拓展了社會邊界——社會主體、關係、結構、組織、模式、生態和文明等,極大地拓展了社會創新的邊界和可能性,通過連接、參與和啟動等創新性方式應對社會的失衡與割裂,應對和解決各種社會問題。

隨著社會結構從工業時代的割裂、機械和簡單向互聯網時代的連接、有機和複雜轉型,經濟和社會體系也在從橫向分工向縱向共用轉型。在互聯網時代,平臺成為最重要的經濟和社會存在,平臺化成為最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演化趨勢,平臺型組織成為最具競爭力的組織形態,社會創新、社會組織和公益也不例外。這是互聯網時代公益轉型的內在邏輯和必由之路。

▌重視和應對因技術而生的社會問題

與所有技術一樣,互聯網帶來的價值絕非完全正面,在充分發揮和運用互聯網的正面價值的同時,如何避免或限制互聯網帶來的負面價值——如數字鴻溝、隱私保護和平臺權力不對稱,是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必須高度關注並儘快採取行動的重大社會問題。

面向未來,繼以互聯網為核心的資訊技術之後,一大波新興技術群正在湧現並開始起作用,如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基因技術、新能源等。這些新興技術群也一定會經歷技術創新、商業創新和社會創新三個階段,但速度會更快,利或弊、機會或挑戰的強度也會更大。如何應對新興技術對社會創新的影響,是我們必須及早準備的新課題。

▌淘寶村: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創新

二十年來,在以互聯網為核心的資訊技術的推動下,技術、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在發生深刻而全面的變革和轉型,在催生阿裡巴巴和淘寶這樣的電子商務大平臺、富生態的同時,也培育和推動著越來越多的分散化、個性化的經濟形態,淘寶村正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淘寶村是基於新基礎設施和新田園,由新農民引發的一場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互聯網時代的邊緣革命。

與許多人的習慣性認知不一樣,淘寶村是自然湧現、演進和形成的,而不是被人為“打造”或“頂層設計”出來的,也不是被阿裡巴巴“開小灶”特殊關照出來的。阿裡巴巴所做的只是建立淘寶、支付寶這樣的電子商務平臺,形成人人都能使用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然後在某些地方,冒出一個或幾個特別有勇氣、激情和創新力的創業者,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上耕耘、播種,率先創業,繼而在他們的示範、影響和帶動下,逐人、逐戶、逐村擴散和普及開去,形成越來越多的淘寶村。

▲ 2017年“雙十一”前夕,山東鄆城西代莊村,村裡的大部分淘寶、天貓店主舉辦“備戰天貓雙11誓師大會”,全村人聚集村口扭秧歌、敲戰鼓、喝摔碗酒誓師。 © jiemian.com

2009年,僅在義烏、蘇北和河北發現三個淘寶村。2016年,淘寶村增加到1311個,預計2017年會超過2000個。一些較大的淘寶村,年網銷額已經達到幾億乃至幾十億。此外,還出現了許多特色淘寶村,在網上銷售具有濃郁鄉村特色的傳統產品。

為什麼在鄉村湧現出那麼多淘寶村,而在城市卻沒有發現“淘寶社區”?差別在於鄉村是“熟人社會”,有親緣關係,有信用基礎,一個好的創新會很快傳播和普及開來。城市則不然,即使相鄰多年,可能依然沒有連接或交往,更談不上信任和信用。同村傳播和普及之外,由於鄉村之間廣為存在的親緣關係,淘寶村通過人際關係逐漸擴散開去,形成了周邊的淘寶村乃至淘寶村集群。與此同時,淘寶村電子商務服務快速崛起,有做人才培訓的,有做快遞和物流的,有做攝影和設計的,等等,催生出了日益豐富的當地語系化電子商務服務業和電子商務生態。

如果說三十年前的改革開放和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有了生產自由,可以自由決定生產什麼不生產什麼;那麼鄉村電商和淘寶村的出現使農民進一步擁有了商業自由,可以自由決定與誰交易或不與誰交易,從而提升了農民的交易能力和議價能力,增加了經濟收益,使長期存在的經濟和社會不平等得到改善。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基礎設施,後來時代的基礎設施再疊加其上,就像地層或文化層一樣,疊加的結果是基於基礎設施的交易成本越來越低,效率越來越高,支撐共用的能力越來越強。農業時代的基礎設施主要為土地。工業時代的基礎設施主要為 鐵路、公路、機場和現代城市,旨在支持大規模、低成本、標準化的工業經濟。在規模化工業經濟的衝擊下,鄉村開始衰落,越來越多的人從鄉村轉移到城市,因為在工業時代城市擁有更高的效率和勞動生產率,能獲取更高的收入。

到互聯網時代,在工業基礎設施之上又疊加了雲計算、互聯網和智慧終端機等新的基礎設施。這就產生了一種可能性,即原先從鄉村轉移到城市的人們,借助具有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新基礎設施,回到鄉村,回到互聯網時代的“新田園”。事實正是如此。淘寶村促進了生產要素向鄉村回流,恢復和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民生活,增強了農民在互聯網時代的競爭能力。淘寶村是商業創新,更是社會創新。隨著淘寶村的發展和演化,在鄉村社會建設及社區發展方面也出現了許多令人鼓舞的變化、變革和轉型,需要以新的視角、思維和範式加以認知、實踐和促進,需要進一步從鄉村社會創新的角度觀察和推動淘寶村發展。

歷史上所有偉大的革命都是從邊緣地帶發生的,淘寶村就是這樣的邊緣革命,不僅正在改變鄉村,也必將反過來影響和改變城市,影響和改變對未來的認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