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入新時代 邁向新征程|各地創建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經驗談

11月28~29日, 國務院食安委在北京舉辦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和農產品品質安全縣創建工作現場會, 此次會議舉辦時間恰逢第二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工作驗收在即, 因此具有總結提升、承前啟後的重大意義。 此次選取三批創建城市中的代表予以報導, 旨在總結第一批食安示範城市成功經驗, 展示第二批創建城市工作亮點, 提振第三批創建城市攻堅信心。

第一批

濰坊:食藥監管隊伍實現“兵強馬壯”

今年6月, 濰坊市成功創建為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作為農業和食品產業大市,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有力提升了濰坊市食品安全水準, 也極大地推動了城市的治理, 讓百姓得到了實惠。 創城之後, 濰坊市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由95.2%提升到98.8%, 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由69.4%提升到82.8%。

濰坊市現有食藥安全監管人員5263人, 達每萬人口5.57人, 較創建前增加753人。

創建以來, 全市共投入資金8.65億元用於檢驗檢測體系和鎮街監管所標準化建設, 極大地改善了裝備條件, 實現了食藥監管隊伍的“兵強馬壯”。

近三年來, 濰坊市共監督抽檢各類食品14.8萬批次, 年均抽檢量超過每千人口5批次, 較創建前增長了5倍以上。 全市建立了79人的食品專業化檢查員隊伍, 編制了《食品安全風險點分析與防控措施手冊》, 加大了“雙隨機”檢查、飛行檢查、暗訪暗查的頻次與力度。 2015年以來, 全市共查處各類食品案件1.2萬件, 對1242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形成強力震懾。

目前該市80%以上的超市蔬菜來自規模種植基地、100%的生鮮肉來自定點屠宰企業, 90%以上的大中型商超已達到創建標準。 創城以來, 濰坊市共創建“清潔廚房”7716家,

“明廚亮灶”覆蓋全市95%以上的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

武漢:宣傳優勢引領社會共治

湖北省武漢市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倍加珍惜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榮譽, 恪守歸零心態, 堅持“深化創建、全域推進”, 將創建工作納入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的重要內容, 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2017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 武漢食品藥品監管卡通形象代言人“康康姐”作為全國食品藥品安全新聞及科普宣傳的參展“代表”, 受邀參加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雙安雙創”成果展。 “康康姐”微信公眾號和頭條號在全國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排名始終保持前三, 在食安科普共治共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 武漢市還開展了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控, 對農產品產地環境、高危時段、行政交界地段和重點品種進行監測;同時開展全市食品生產企業飛行檢查, 並將檢查結果在官方網站公示。 據悉, 武漢市已累計對全市近800家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出廠檢驗能力比對, 在乳製品和白酒生產企業中推進電子追溯和資訊記錄系統建設。

目前該市已有1.2萬餘家餐飲服務單位實施“明廚亮灶”, 大型及以上餐館“明廚亮灶”覆蓋率達72.91%, 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覆蓋率達70.29%, 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據悉, 武漢市已建成3個日處理能力達20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 配備了500餘台餐廚垃圾收運車及數萬個餐廚垃圾桶。

武漢市還開展了“做老實人,

辦良心企業”活動, 向市民公開食品知名企業守信承諾書;全市建立了100家“食藥安全科普宣教基地”, 還在社區建立了“食藥安全科普宣傳站”。

第二批

長春:監管資訊全公開

吉林省長春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以來, 堅持“為民創建”理念, 遵循“黨政同責、問題導向、群眾滿意、社會認可”原則, 著力提升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水準, 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2017年群眾總體滿意度比2016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

長春市從實際出發, 分級提升餐飲品質安全, 採取“透明、敞開、直播、資訊化”等方式, 大力推進“陽光廚房”建設。 目前, 該市共完成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學校、養老、托幼機構食堂改造升級1563戶, 建設“陽光廚房”7619戶、“資訊化廚房”135戶, 占比大幅提升。 長春市局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統一製作了2.5萬套“公示板”,實現監管資訊全公開。

長春市按照國家和吉林省的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分步打造“放心肉菜示範超市”。依據不同的消費層次,由高到低分別確定了3個不同類型的超市參與國家級創建;同時採取遞進式和動態管理辦法,打造了30家市級“放心肉菜示範超市”。

長春市委市政府還在市、縣(區)兩級公安機關設立“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機構,專業警力達270人。同時組織協調多部門聯合開展農獸藥殘留、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網路餐飲服務等30余項專項整治行動,搗毀“黑窩點”14個,立案查處1875件,罰沒金額1086萬元。

據悉,長春市食安辦還與中國健康傳媒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充分利用其人才、平臺、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協力推進創建工作。

廈門:“藍馬甲+雲存證” 助力監督抽檢

福建省廈門市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為抓手,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推動。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總體滿意度穩步提升,達73.57%。

目前,廈門市已實現對乳製品、白酒等六類重點品種的139家食品生產企業、3.2萬家經營主體在售的21.15萬種食品的追溯監管。創建以來,市財政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建設覆蓋食品生產經營全過程。

據悉,廈門市各級各部門將保障“廈門會晤”食品安全作為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來落實,確保了供會食材100%安全可靠。在日常監管中,廈門市為抽樣人員統一配備“藍馬甲”服裝,創新採用雲存證技術,實現了“互聯網+監督抽檢”的創新模式。

廈門市政府要求全市鄉鎮(街道)均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並配備專職幹部,要求各區為每個行政村(社區)至少配備1名食品專職協管員。目前,各區共投入4000多萬元,為全市490個村(居)委會配備了588名專職協管員,構建了食品專職網格化監管與社區網格化管理相融合的基層監管體系。

廈門市還創設“食安鬥陣行”(閩南話“鬥陣行”的意思是“一起走”)系列活動,邀請公眾參與互動,成為富有地方特色、廣受市民歡迎的食品安全宣傳品牌。

上海:餐廚廢棄油脂 實現資源化利用

上海市在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過程中,以全面建設市民滿意的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為目標,堅持“四個強化”,完善治理體系。根據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的調查結果,2016年市民食品安全滿意度為72.3%。

據悉,上海市連續13年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共監測食品樣品約15萬件,總體監測合格率達97%以上,全市年抽檢食品樣品數達到10批次/千人口。

上海市積極推進餐廚廢棄油脂“收、運、處、調、用”閉環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實施全程即時監控,做到“應收盡收”,嚴控“地溝油”回流餐桌,推進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在車船等運輸行業應用,並在社會加油站加注。

同時,上海市加強村(居)委會“一站三員”建設,全市各村(居)委會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已有食品安全協管員、資訊員、宣傳員4萬余人。市局鼓勵行業主管部門、物業管理部門、社會組織等參與食品安全治理,推廣樓宇商場食品安全自治管理形式。

2017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上海市開展集中宣傳活動200餘次,組織開展2017年全市食品安全知識競賽,深入各區表演“舌尖上的誘惑”大型原創滑稽戲等。同時,上海市局還與主流媒體聯合推進“舌尖上的安全”視頻直播35期,試點推進社區食品安全示範科普站,設置網上專欄,發佈消費提示等37期。

廣州:對殘留超標“零容忍”

廣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契機,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食品安全治理模式,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擦亮“食在廣州 食得放心”的城市招牌。

目前,廣州市重點打造“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引導示範超市與品牌企業、供港基地合作經營,推行“訂單農業”“基地直供”“品牌專櫃”等採購模式,對生產、加工、運輸、銷售進行全程管理。監管部門公開承諾高品質高標準,超市批批抽檢,監管部門每月抽檢,對農藥獸藥殘留超標“零容忍”。

廣州市新增553名專職農產品品質安全員,覆蓋所有涉農街鎮,專門負責“田間地頭”農藥獸藥使用巡查。建設食用農產品追溯系統,建成63個溯源示範點,生產銷售可溯源食用農產品超過2400萬份。

該市搭建“1+2+10”智慧監管雲平臺。一是建立1個資料中心,實現22.1萬監管相對人資料資訊的全方位互聯互通,建成“一企一檔”。二是打造服務和監管2個平臺,服務平臺包含“便企通”“便民通”,實現網上辦理、線上培訓、查找附近放心店等公眾服務功能。三是建成十大應用系統,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程動態監管,提高監管執法專業性、統一性和權威性,提升問題發現率和執法辦案效率,實現“機器換人”。

目前,廣州本地1658家食品生產企業全部納入了動態監管系統,實現了原材料到成品銷售全程可追溯,可及時查明問題原料、產品的來源去向。

第三批

南昌:實施農貿市場規範化建設

江西省南昌市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中,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群眾滿意和社會認可,綜合施策,不斷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努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準。

據悉,該市共投資6800余萬元,實施農貿市場規範化建設,累計改造農貿市場86家,新建農貿市場4個,改造面積約18.2萬平方米。改造後的農貿市場實現了硬體設施標準化、裝飾氛圍個性化、便民服務智慧化,做到整潔敞亮、井然有序、管理規範。

南昌市委市政府還投資7458萬元建設了南昌市麥園餐廚垃圾處理廠,設計日處理量200噸,並於2016年6月通過國家終期驗收。目前,該廠日均處理餐廚垃圾190噸。

該市環保部門積極開展土壤例行監測,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專案,科學布控85個檢測點位,準確掌握污染性質。全市共建立6萬畝綠肥種植核心示範區,在重點鄉鎮、農場均建立2千畝規模以上綠肥留種示範基地。

南昌市還強化糧食流通鏈條管理,強化糧食污染治理,通過開展米粉生產檢查、大米專項整治等專項活動,不斷淨化糧食流通市場。

呼和浩特:破解“餐桌污染”難題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從廣大群眾最關心、最關注、感受最直接的餐飲食品安全入手,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治理“餐桌污染”,整體提升餐飲業品質安全水準,堅決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呼和浩特市局結合日常監管實際和餐飲行業現狀,編制了《呼和浩特市小餐飲服務單位廚房改造提升工作手冊》《呼和浩特市中型以上餐飲服務單位廚房改造提升工作手冊》《餐飲服務單位監督檢查和自查清單》,分別舉辦了監管人員、從業人員專題培訓班,以提高相關人員的思想認識,統一工作標準,規範工作方法。

該市加強“廚房革命”源頭治理,嚴把入口關,建立問題台賬,實行日報告、日統計和銷帳管理。全市39個督導組對各地區問題台賬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每日核銷,確保整改到位、整改徹底。

據悉,呼和浩特市著力打造“呼和浩特燒麥第一街”等70余條食品安全示範街、730家食品安全示範店,已起到良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該市監管部門加大暗訪督導和“回頭看”專項檢查力度,持續鞏固治理成效,嚴防“回潮反彈”。共組織60余次夜查、暗訪、異地互查,印發通報11期,通報批評監管人員和督導人員56人次。

哈爾濱:聚焦“三小”治理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在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過程中,以“四個最嚴”為要求,深入落實“四有兩責”,形成了“統一領導、統籌規劃、整體聯動、全面推進”的工作格局,創建工作水準得到提升,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為推進“三小”治理法制化,哈爾濱市局制定了《小作坊核准管理辦法》《小經營核准管理辦法》《小攤販登記管理辦法》;修訂了農業生產技術規程43項。

哈爾濱市委市政府落實國家總局“一城一策”的要求,以呼蘭區為試點,圍繞種植散戶農藥購、銷、存、用全鏈條,建立完善了購銷實名、農藥儲存管理、噴灑標準、噴灑流程、檢測評定及休藥期採摘入市監管等制度;以通河縣為試點,推行農藥包裝廢棄物有償集中回收和獎勵補償等方式,統一回收並進行無害化銷毀,試點工作初見成效。

據悉,哈爾濱市還與《新晚報》聯合開展“你點我檢-食安行動”,對食用油、紅腸、白酒等市民關注度排名前10位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並公佈結果,邀請食品安全專家為市民解讀抽檢報告,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2017年,騰訊網路平臺和城調隊對哈爾濱市食品安全狀況民意進行了專項調查,結果顯示,創建工作知曉率達82.61%,群眾的食品安全滿意度較創建前提升了20個百分點。

鄭州:全力推進檢驗檢測

2016年5月,河南省鄭州市被列為第三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試點,鄭州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列入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全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準。

截至目前,該市共完成食品實驗室檢測5萬批次、快檢5萬批次和10條食品安全示範街、100家食品安全示範店的創建。創建以來,市、縣財政投入6250萬元,設立了169個規範化食品藥品監管所;投資2.2億元,在航空港區建設4.1萬平方米的綜合食品檢驗中心;投資3300萬元,在新鄭市建設7630平方米的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每年投入8000余萬元開展食品、食用農產品抽檢工作。

鄭州市以中牟縣為試點,開展散戶蔬菜種植農藥殘留管理,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監管網路,配備專職監管人員。在食品生產、流通領域,鄭州市局開發手機APP線上培訓考核軟體,共有兩萬餘名相關企業管理人員參加線上培訓,極大提升了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水準。

針對小作坊監管難的現狀,鄭州市局制定出臺了非發酵性豆製品、食用植物油、堅果炒貨、糧食加工品、澱粉製品、糕點、小麥粉7項生產加工小作坊操作規範;選取新密市作為試點,推動小作坊升級改造,召開現場會總結經驗並在全市推廣。

長春市局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統一製作了2.5萬套“公示板”,實現監管資訊全公開。

長春市按照國家和吉林省的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分步打造“放心肉菜示範超市”。依據不同的消費層次,由高到低分別確定了3個不同類型的超市參與國家級創建;同時採取遞進式和動態管理辦法,打造了30家市級“放心肉菜示範超市”。

長春市委市政府還在市、縣(區)兩級公安機關設立“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機構,專業警力達270人。同時組織協調多部門聯合開展農獸藥殘留、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網路餐飲服務等30余項專項整治行動,搗毀“黑窩點”14個,立案查處1875件,罰沒金額1086萬元。

據悉,長春市食安辦還與中國健康傳媒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充分利用其人才、平臺、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協力推進創建工作。

廈門:“藍馬甲+雲存證” 助力監督抽檢

福建省廈門市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為抓手,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推動。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總體滿意度穩步提升,達73.57%。

目前,廈門市已實現對乳製品、白酒等六類重點品種的139家食品生產企業、3.2萬家經營主體在售的21.15萬種食品的追溯監管。創建以來,市財政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建設覆蓋食品生產經營全過程。

據悉,廈門市各級各部門將保障“廈門會晤”食品安全作為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來落實,確保了供會食材100%安全可靠。在日常監管中,廈門市為抽樣人員統一配備“藍馬甲”服裝,創新採用雲存證技術,實現了“互聯網+監督抽檢”的創新模式。

廈門市政府要求全市鄉鎮(街道)均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並配備專職幹部,要求各區為每個行政村(社區)至少配備1名食品專職協管員。目前,各區共投入4000多萬元,為全市490個村(居)委會配備了588名專職協管員,構建了食品專職網格化監管與社區網格化管理相融合的基層監管體系。

廈門市還創設“食安鬥陣行”(閩南話“鬥陣行”的意思是“一起走”)系列活動,邀請公眾參與互動,成為富有地方特色、廣受市民歡迎的食品安全宣傳品牌。

上海:餐廚廢棄油脂 實現資源化利用

上海市在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過程中,以全面建設市民滿意的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為目標,堅持“四個強化”,完善治理體系。根據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的調查結果,2016年市民食品安全滿意度為72.3%。

據悉,上海市連續13年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共監測食品樣品約15萬件,總體監測合格率達97%以上,全市年抽檢食品樣品數達到10批次/千人口。

上海市積極推進餐廚廢棄油脂“收、運、處、調、用”閉環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實施全程即時監控,做到“應收盡收”,嚴控“地溝油”回流餐桌,推進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在車船等運輸行業應用,並在社會加油站加注。

同時,上海市加強村(居)委會“一站三員”建設,全市各村(居)委會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已有食品安全協管員、資訊員、宣傳員4萬余人。市局鼓勵行業主管部門、物業管理部門、社會組織等參與食品安全治理,推廣樓宇商場食品安全自治管理形式。

2017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上海市開展集中宣傳活動200餘次,組織開展2017年全市食品安全知識競賽,深入各區表演“舌尖上的誘惑”大型原創滑稽戲等。同時,上海市局還與主流媒體聯合推進“舌尖上的安全”視頻直播35期,試點推進社區食品安全示範科普站,設置網上專欄,發佈消費提示等37期。

廣州:對殘留超標“零容忍”

廣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契機,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食品安全治理模式,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擦亮“食在廣州 食得放心”的城市招牌。

目前,廣州市重點打造“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引導示範超市與品牌企業、供港基地合作經營,推行“訂單農業”“基地直供”“品牌專櫃”等採購模式,對生產、加工、運輸、銷售進行全程管理。監管部門公開承諾高品質高標準,超市批批抽檢,監管部門每月抽檢,對農藥獸藥殘留超標“零容忍”。

廣州市新增553名專職農產品品質安全員,覆蓋所有涉農街鎮,專門負責“田間地頭”農藥獸藥使用巡查。建設食用農產品追溯系統,建成63個溯源示範點,生產銷售可溯源食用農產品超過2400萬份。

該市搭建“1+2+10”智慧監管雲平臺。一是建立1個資料中心,實現22.1萬監管相對人資料資訊的全方位互聯互通,建成“一企一檔”。二是打造服務和監管2個平臺,服務平臺包含“便企通”“便民通”,實現網上辦理、線上培訓、查找附近放心店等公眾服務功能。三是建成十大應用系統,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程動態監管,提高監管執法專業性、統一性和權威性,提升問題發現率和執法辦案效率,實現“機器換人”。

目前,廣州本地1658家食品生產企業全部納入了動態監管系統,實現了原材料到成品銷售全程可追溯,可及時查明問題原料、產品的來源去向。

第三批

南昌:實施農貿市場規範化建設

江西省南昌市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中,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群眾滿意和社會認可,綜合施策,不斷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努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準。

據悉,該市共投資6800余萬元,實施農貿市場規範化建設,累計改造農貿市場86家,新建農貿市場4個,改造面積約18.2萬平方米。改造後的農貿市場實現了硬體設施標準化、裝飾氛圍個性化、便民服務智慧化,做到整潔敞亮、井然有序、管理規範。

南昌市委市政府還投資7458萬元建設了南昌市麥園餐廚垃圾處理廠,設計日處理量200噸,並於2016年6月通過國家終期驗收。目前,該廠日均處理餐廚垃圾190噸。

該市環保部門積極開展土壤例行監測,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專案,科學布控85個檢測點位,準確掌握污染性質。全市共建立6萬畝綠肥種植核心示範區,在重點鄉鎮、農場均建立2千畝規模以上綠肥留種示範基地。

南昌市還強化糧食流通鏈條管理,強化糧食污染治理,通過開展米粉生產檢查、大米專項整治等專項活動,不斷淨化糧食流通市場。

呼和浩特:破解“餐桌污染”難題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從廣大群眾最關心、最關注、感受最直接的餐飲食品安全入手,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治理“餐桌污染”,整體提升餐飲業品質安全水準,堅決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呼和浩特市局結合日常監管實際和餐飲行業現狀,編制了《呼和浩特市小餐飲服務單位廚房改造提升工作手冊》《呼和浩特市中型以上餐飲服務單位廚房改造提升工作手冊》《餐飲服務單位監督檢查和自查清單》,分別舉辦了監管人員、從業人員專題培訓班,以提高相關人員的思想認識,統一工作標準,規範工作方法。

該市加強“廚房革命”源頭治理,嚴把入口關,建立問題台賬,實行日報告、日統計和銷帳管理。全市39個督導組對各地區問題台賬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每日核銷,確保整改到位、整改徹底。

據悉,呼和浩特市著力打造“呼和浩特燒麥第一街”等70余條食品安全示範街、730家食品安全示範店,已起到良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該市監管部門加大暗訪督導和“回頭看”專項檢查力度,持續鞏固治理成效,嚴防“回潮反彈”。共組織60余次夜查、暗訪、異地互查,印發通報11期,通報批評監管人員和督導人員56人次。

哈爾濱:聚焦“三小”治理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在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過程中,以“四個最嚴”為要求,深入落實“四有兩責”,形成了“統一領導、統籌規劃、整體聯動、全面推進”的工作格局,創建工作水準得到提升,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為推進“三小”治理法制化,哈爾濱市局制定了《小作坊核准管理辦法》《小經營核准管理辦法》《小攤販登記管理辦法》;修訂了農業生產技術規程43項。

哈爾濱市委市政府落實國家總局“一城一策”的要求,以呼蘭區為試點,圍繞種植散戶農藥購、銷、存、用全鏈條,建立完善了購銷實名、農藥儲存管理、噴灑標準、噴灑流程、檢測評定及休藥期採摘入市監管等制度;以通河縣為試點,推行農藥包裝廢棄物有償集中回收和獎勵補償等方式,統一回收並進行無害化銷毀,試點工作初見成效。

據悉,哈爾濱市還與《新晚報》聯合開展“你點我檢-食安行動”,對食用油、紅腸、白酒等市民關注度排名前10位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並公佈結果,邀請食品安全專家為市民解讀抽檢報告,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2017年,騰訊網路平臺和城調隊對哈爾濱市食品安全狀況民意進行了專項調查,結果顯示,創建工作知曉率達82.61%,群眾的食品安全滿意度較創建前提升了20個百分點。

鄭州:全力推進檢驗檢測

2016年5月,河南省鄭州市被列為第三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試點,鄭州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列入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全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準。

截至目前,該市共完成食品實驗室檢測5萬批次、快檢5萬批次和10條食品安全示範街、100家食品安全示範店的創建。創建以來,市、縣財政投入6250萬元,設立了169個規範化食品藥品監管所;投資2.2億元,在航空港區建設4.1萬平方米的綜合食品檢驗中心;投資3300萬元,在新鄭市建設7630平方米的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每年投入8000余萬元開展食品、食用農產品抽檢工作。

鄭州市以中牟縣為試點,開展散戶蔬菜種植農藥殘留管理,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監管網路,配備專職監管人員。在食品生產、流通領域,鄭州市局開發手機APP線上培訓考核軟體,共有兩萬餘名相關企業管理人員參加線上培訓,極大提升了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水準。

針對小作坊監管難的現狀,鄭州市局制定出臺了非發酵性豆製品、食用植物油、堅果炒貨、糧食加工品、澱粉製品、糕點、小麥粉7項生產加工小作坊操作規範;選取新密市作為試點,推動小作坊升級改造,召開現場會總結經驗並在全市推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