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西方送出兩份大禮,險斷中國航母發展之路,高層一錘定音成功挽救

在2012年,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下水服役, 中國海軍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艦, 也結束了五常國家中唯一一個沒有裝備航母的尷尬局面。 而在前段時間, 第一艘國產航母已經完成了外部設備裝備, 內部已經開始在測試動力系統, 預計即將進行海試, 而且有消息稱第二艘國產航母已經處於建造中, 中國海軍距離藍水海軍又進了一步。 當然中國航母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 西方曾經險些中斷中國航母的發展之路。

在上個世紀80年代, 中國和西方國家還處於蜜月期, 當時中國海軍司令劉華清上將曾經對美軍進行訪問, 參觀了當時美國海軍的航母艦隊和地上訓練設施, 這也讓老將軍認識到了中美兩國在海軍發展上的差異, 使得中國發展航母的計畫被提升了日程。 但是受限於當時的經濟實力, 軍隊發展只能給經濟建設讓步, 最終航母發展計畫還是被擱置,

老將軍並沒有放棄還是積極為航母計畫進行論證, 開辦了一個“飛行員艦長班”, 而這也被外界一致認為是中國航母艦長的搖籃, 同時一系列航母技術也展開了論證。

任何武器裝備的發展, 動力系統的選擇非常關鍵。 無論是陸軍的主戰坦克、空軍的戰鬥機和海軍的航母都必須選擇一款適用的動力系統,

不然就只能趴窩。 因為中國海軍的發展早期是在蘇聯的幫助下組建的, 而蘇聯海軍的軍艦大部分都是使用蒸汽輪機, 所以中國海軍對蒸汽輪機的使用和維護是非常瞭解的。 但是西方聽過中國正在對航母計畫進行討論, 英國隨即表示願意將羅羅公司的MT30燃氣輪機無條件提供給中國, 隨後美國通用動力公司也表示願意提供LM2500燃氣輪機, 並且美國允諾逐步轉讓LM2500的技術, 使中國獲得仿製生產LM2500的能力, 當時中國052型驅逐艦基本上已經確定了要安裝LM2500燃氣輪機。

面對西方送出的兩份“大禮”, 當時中國海軍有點猶豫到底國產航母是安裝燃氣輪機還是蒸汽輪機。 但是劉老將軍明白中國海軍未來的航母一定會是大型航母, 輕型航母根本不適合中國海軍的發展。 最重要的是中國在燃氣輪機領域完全是一個新手, 沒有相關的技術和經驗, 萬一中斷技術輸出, 那麼中國的航母最終會面臨無動力系統可用的尷尬局面。

相反, 中國對蒸汽燃氣輪機已經相當熟悉, 可以獨立維護和研發, 不會出現動力系統受制於人的局面, 最終劉老將軍決定繼續研發大型蒸汽輪機, 事實也證明了多虧劉老將軍的一錘定音成功挽救, 使得在西方中止技術合作的情況下, 中國獨立完成大型國產蒸汽輪機的研發工作, 最終成功讓遼寧艦裝上國產動力系統交付海軍服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