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源於日本折紙藝術:荷蘭科學家發明“折疊”晶格結構,可能取代3D列印晶格

《3D列印世界》訊/3D列印興起以後, 醫療植入物和輕型工業零部件得以越來越多地使用晶格結構, 但是, 近日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創建三維的晶格結構的方法, 依賴的是一種複雜的折疊技術, 而非3D列印。 該團隊表示, 相較於3D列印, 他們這種方法賦予了3D晶格更多的功能。

3D列印的晶格結構

折疊式晶格結構

研究小組的領頭人Amir Zadpoor教授稱, 他們的靈感來源於日本的折紙藝術。

當然, 不同于傳統折紙, 這種折疊的3D結構是利用一種先進的電子束納米技術作用於平面的圖案, 隨後就會折疊成擁有複雜內部形狀的三維圖形。

插播小廣告

據報導, 這種方法可以賦予晶格結構更強大的功能, 通過設計, 它可以擁有特定的性能,

可以作為一種新的超材料, 可以應用於軟性電子產品, 可以開發出擁有組織再生能力的醫療植入物……

“我們知道, 3D列印晶格結構的內部表面區域是很難接觸到的, ” Zadpoor表示, “而我們開發的這種技術則使之成為可能。 ”

“我們通過一種不同尋常的方法將一個原始的平面’折疊’成晶格結構,

因為我們可以使用各種現代技術對不管是內表面還是外表面進行處理。 ”

據瞭解, 該談對還將這種3D晶格結構分為三類, 每一種都有不同的折疊方式。 有一些還可以在溫度改變的時候自動折疊成三維的結構, 聽起來有點類似於4D列印。

他們的研究成果已經發佈在最近的《科學雜誌上》。

編譯自:3ders.org

180頁3D列印行業應用白皮書(2017)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