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受成:笑看商海浮沉 熱心回報社會

楊受成在香港出生, 祖籍廣東潮州。 童年時代起, 他已參與家族業務, 投身商界大半生, 當中並不是一帆風順。

幾十年來, 隨著經濟發展趨向的更迭,

他的際遇也經歷高低跌宕。 但熬到最後, 他都能憑藉過人意志渡過難關, 成就今天的英皇集團。

打拼數十載▶▶披荊斬棘終成就英皇集團

父親楊成生於潮州農村, 上世紀30年代來香港闖天下, 因緣際會修好一隻舊表, 變賣後獲得豐厚利潤, 初顯營商才能, 並於1942年在九龍上海街創立成安記表行。

生意漸上軌道, 家人生活漸入佳境, 卻不幸遇上騙徒, 盡失家財。 楊受成從小在債主臨門催債的叫囂中、出入當鋪門檻的屈辱下長大。

上世紀60年代香港漸為歐美日遊客的新興度假購物地, 楊受成看准這正是改變家族生意前程命脈的機會, 自發到機場守候遊客, 認識很多當時稱為“帶街”的導遊。 為求領遊客到“成安記”買手錶,

他不惜身穿校服當“帶街”副手, 貼身服務遊客從無怨言。 17歲的少年開始贏得父親信任, 漸執掌領軍大旗。

不過楊受成對父親保守的營商手法不盡認同, 他喜歡創新並萌生自立門戶的念頭, 鼓起勇氣向父親借款, 于人流暢旺的彌敦道開設“天文臺”表行, 那年是1964年。 開業後生意蒸蒸日上, 此後楊受成察覺店裡欠缺一流手錶品牌難成大氣, 於是在黃頁查得歐米茄香港總代理位址, 冒昧上門求見老闆, 央求獲發九龍區代理權。 楊受成施展死纏爛打攻勢, 終於求得天梭表代理權。 半年後再討價還價, 楊受成與對方協議自己于人流更密處再開一店, 兼營珠寶, 即獲歐米茄代理權, 同時還開始摸索勞力士代理網。 1965年, 英皇鐘錶珠寶開幕,

楊受成又與旅遊業界結盟, 廣開羅網;至1966年再下一城, 嚢括勞力士。

踏入上世紀70年代, 香港經濟起飛, 楊受成開始涉足地產及金融, 擁有一家上市公司;不料10年後, 香港爆發金融危機, 突遭銀行以資不抵債為由接收其所有資產, 他因而欠債港幣3億元。 此為楊受成人生第一大禍, 他毅然隻身遠赴科威特進軍當地金融行業, 兩年間迅速還清巨債, 向商界展現驚人拼勁與魄力。

返回香港後, 楊受成重整旗鼓, 逐步鞏固鐘錶珠寶、地產及金融三大骨幹業務;並再次入主上市公司, 又陸續開拓家俬、傳媒、酒店、娛樂電影、餐飲等其他行業;至2000年, 集團目前多個不同業務互融共生的雛型大致完成。 及至今日, 英皇集團已成為一家多元化綜合企業,

旗下共有五家子公司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上市。

投身慈善▶▶關注老人善終服務

創業數十載, 歷盡波折, 楊受成深感世事難料, 人情無價, 因此更重視與家人摯友共處, 同時推己及人, 積極投入慈善工作。

1976年, 楊受成在營商生涯較早期就已成為香港“南九龍獅子會”創會會長, 秉承全球性服務組織國際獅子會的精神, 率領會員推動多元化服務, 受惠群眾包括青少年及長者等。 到上世紀80年代, 他隨父親回鄉潮州捐資興建小學, 推動改善當地教育質素。 1997年, 英皇集團業務已甚具規模, 楊受成又成立“英皇慈善基金”, 撥款舉辦及參與多項活動, 覆蓋範圍包括教育、醫療、文化、環保等方面, 其中又對教育一環最為上心。

2008年, 楊受成決意在老人善終服務方面投放更多資源, 並以自己名義成立“楊受成慈善基金”, 專注推動發展善終服務。

楊受成先後於國內和香港兩地資助興建多家老人服務中心, 例如“楊受成慈善基金保定老年公寓”“楊受成慈善基金(順平)老年服務中心”等, 連同較早年經已投入的項目, 包括香港“東華三院楊成紀念長期護理院”及湖北“湖北慈善香港英皇關愛老人護養中心”, 他名下現共有9家老人服務中心。 另有“楊受成慈善基金保定兒童福利院”。

2012年, 楊受成總結半生奮鬥歷程, 出版傳記《爭氣》, 期望個人經驗可供後輩借鑒。 踏入從心之年, 回望過去, 他慶倖自己每能順大勢而騰飛, 抓住中國的高速發展的歷史機遇。 楊受成對國內無不心懷飲水思源之情,時刻心系國內和香港經濟民生,期望持續參與推動兩地發展、文化融和。

策劃:黃穎川 鄭佳欣 陳思勤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黃穎川 傅鵬

楊受成對國內無不心懷飲水思源之情,時刻心系國內和香港經濟民生,期望持續參與推動兩地發展、文化融和。

策劃:黃穎川 鄭佳欣 陳思勤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黃穎川 傅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