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羅斯最大飛機製造商險些破產,多虧中國一筆大生意及時救命

【軍武次位面】作者:風林火山

20世紀90年代以來, 世界軍用航空市場刮起了一股蘇霍伊旋風, 以蘇27為代表的的俄羅斯第三代戰機頻頻亮相, 蘇-30、蘇-33、蘇-34、蘇-35相繼登場。 蘇霍伊家族的眾多子孫中, 蘇-30以其集空戰和對地攻擊為一身的作戰能力, 先後出口多個國家, 成為蘇霍伊家族的新明星。

▲一代名機蘇-27

▲蘇-27艦載版——蘇-33

▲蘇-27對地攻擊版——蘇-34

▲蘇-27多用途版——蘇-30

▲蘇-27空戰加強版——蘇-35

談到蘇-30的誕生, 就不得不提其母版蘇27。 蘇27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重型制空戰鬥機, 機體尺寸和重量與美國F-15接近,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

原型機於1977年5月開始試飛, 生產型號於1981年4月試飛。 蘇27在研製過程中採用高推重比, 低翼載荷設計, 具有良好的空中機動性, 堪稱世界一流的制空戰鬥機。 蘇27具備突出的武器掛載能力, 最大載彈量達6噸, 機內載油量高達9.4噸, 作戰半徑達1500公里, 最大航程3900公里。 蘇27巨大的體積使其具備巨大的改進升級空間, 所謂改進改型就是在不跨代的情況下更新機載設備和武器系統以提高飛機的作戰效能, 這種方法見效快、經濟效益高, 越來越受到各國重視。

▲蘇-30的起點就是雙座版蘇27UBK

▲重型多用途戰機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美國的F-15E

一般來說,戰鬥機的改進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空戰加強型,一類是突出對地攻擊的多用途型。在蘇-27的改進型中蘇-35、蘇-33、蘇-37是空戰加強型,多用途的有蘇30,另外還有專門的對地攻擊型蘇-34。相比之下蘇-30的改進該型則經過一段漫長的探索過程。從最初的空戰加強型到最終打開國際市場的多用途型,蘇-30本身出現的不同型號居然高達9種,形成世界戰機發展史上一大奇觀。

▲俄羅斯自用版蘇-30SM

▲印度進口的蘇-30MKI

▲中國進口的蘇-30MKK

20世紀80年代,蘇聯國土防空軍提出要對雙座版蘇-27進行改進,不僅可以作為遠端戰鬥機使用,還要能夠作為空中指揮機對單座蘇27進行指揮,這就是蘇-30的最初起點。1993年由蘇霍伊設計局將蘇30改裝成多用途戰機蘇-30MK,1994年的智利航展上,俄羅斯第一次公開蘇-30MK,蘇-30MK除了保留原機型的空戰能力,還增加了多用途特性。裝有新型多功能機再雷達和廣電探測設備,機上有12個武器外掛架,可掛裝8噸彈藥,是一種典型的雙重任務戰機。此後蘇-30進一步融合了蘇-35和蘇-37的先進技術,加裝了全動式鴨翼和推力向量發動機,推出了更先進的蘇-30MKI和蘇-30MKR。

▲印度版蘇-30MKI加裝了推力向量發動機和鴨翼

由於沿用了蘇27的氣動佈局和動力系統,蘇30保持了蘇27優異的飛行性能,而在蘇30最新型號蘇30MKI上還加裝了全動式向量鴨翼和推力向量發動機。而在機載電子設備上,蘇30裝有先進的脈衝多普勒雷達,該雷達具體良好的地形跟蹤、下視、下射和目標判別能力,對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超過160公里,能同時跟蹤20個空中目標,並對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進行攻擊。蘇30的頭盔瞄準系統一改過去傳統的攻擊方式,飛行員只要面部朝向目標瞄準,無需將機頭指向敵方,便可使機動性能優越的導彈鎖定目標。頭盔瞄準系統不但適用於空中格鬥,還能引導對地攻擊。機上裝備的電子干擾系統,包括來襲導彈告警,無線電偵查,無線電主動干擾系統,一旦發現可以電磁波照射,飛行員便可使用該系統對敵方實施干擾,有效保護自己。蘇30在機身下方的兩台發動機之間還裝備有後視空對空導彈,能向後發射經過改裝的R-73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給對手殺個回馬槍。

▲蘇-30座艙還是略顯淩亂

在武器系統方面,蘇30機上安裝了一門GSH-301型航炮,備彈150發。全機共有12個掛架,可掛載空對空導彈,空地武器,火箭彈,字母彈,最大載彈量超過8噸,空對空導彈有P-27、P-73等型號。P-27是一種中距空對空導彈,裝有被動紅外尋或半主動雷達尋的導引頭,其射程可達80至85公里,改進型P-27E射程可達130公里。P-73為一種近距格鬥導彈,其改進型具備向後攻擊能力,向後最大攻擊距離可達12公里。在蘇30的對地攻擊武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KH-31系列反雷達導彈,這種系列的導彈能有效攻擊中遠距離的防空設施,防空導彈系統和雷達站,最大攻擊距離達100公里。

▲中國版蘇-30——殲16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一般來說,戰鬥機的改進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空戰加強型,一類是突出對地攻擊的多用途型。在蘇-27的改進型中蘇-35、蘇-33、蘇-37是空戰加強型,多用途的有蘇30,另外還有專門的對地攻擊型蘇-34。相比之下蘇-30的改進該型則經過一段漫長的探索過程。從最初的空戰加強型到最終打開國際市場的多用途型,蘇-30本身出現的不同型號居然高達9種,形成世界戰機發展史上一大奇觀。

▲俄羅斯自用版蘇-30SM

▲印度進口的蘇-30MKI

▲中國進口的蘇-30MKK

20世紀80年代,蘇聯國土防空軍提出要對雙座版蘇-27進行改進,不僅可以作為遠端戰鬥機使用,還要能夠作為空中指揮機對單座蘇27進行指揮,這就是蘇-30的最初起點。1993年由蘇霍伊設計局將蘇30改裝成多用途戰機蘇-30MK,1994年的智利航展上,俄羅斯第一次公開蘇-30MK,蘇-30MK除了保留原機型的空戰能力,還增加了多用途特性。裝有新型多功能機再雷達和廣電探測設備,機上有12個武器外掛架,可掛裝8噸彈藥,是一種典型的雙重任務戰機。此後蘇-30進一步融合了蘇-35和蘇-37的先進技術,加裝了全動式鴨翼和推力向量發動機,推出了更先進的蘇-30MKI和蘇-30MKR。

▲印度版蘇-30MKI加裝了推力向量發動機和鴨翼

由於沿用了蘇27的氣動佈局和動力系統,蘇30保持了蘇27優異的飛行性能,而在蘇30最新型號蘇30MKI上還加裝了全動式向量鴨翼和推力向量發動機。而在機載電子設備上,蘇30裝有先進的脈衝多普勒雷達,該雷達具體良好的地形跟蹤、下視、下射和目標判別能力,對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超過160公里,能同時跟蹤20個空中目標,並對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進行攻擊。蘇30的頭盔瞄準系統一改過去傳統的攻擊方式,飛行員只要面部朝向目標瞄準,無需將機頭指向敵方,便可使機動性能優越的導彈鎖定目標。頭盔瞄準系統不但適用於空中格鬥,還能引導對地攻擊。機上裝備的電子干擾系統,包括來襲導彈告警,無線電偵查,無線電主動干擾系統,一旦發現可以電磁波照射,飛行員便可使用該系統對敵方實施干擾,有效保護自己。蘇30在機身下方的兩台發動機之間還裝備有後視空對空導彈,能向後發射經過改裝的R-73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給對手殺個回馬槍。

▲蘇-30座艙還是略顯淩亂

在武器系統方面,蘇30機上安裝了一門GSH-301型航炮,備彈150發。全機共有12個掛架,可掛載空對空導彈,空地武器,火箭彈,字母彈,最大載彈量超過8噸,空對空導彈有P-27、P-73等型號。P-27是一種中距空對空導彈,裝有被動紅外尋或半主動雷達尋的導引頭,其射程可達80至85公里,改進型P-27E射程可達130公里。P-73為一種近距格鬥導彈,其改進型具備向後攻擊能力,向後最大攻擊距離可達12公里。在蘇30的對地攻擊武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KH-31系列反雷達導彈,這種系列的導彈能有效攻擊中遠距離的防空設施,防空導彈系統和雷達站,最大攻擊距離達100公里。

▲中國版蘇-30——殲16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