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僑商回歸與麗水“大花園”建設——麗水學院召開第二屆國際移民與海外華人麗水論壇國際會議

12月8日-10日第二屆國際移民與海外華人麗水論壇在麗水學院召開,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一帶一路'視野下僑商回歸與麗水'大花園'建設"。

浙江省麗水市是浙江省重點僑鄉, 有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40多萬, 有歸僑僑眷和港澳眷屬20多萬。 麗水的新僑在海內外有廣泛的影響。 開展華僑華人研究對於落實"凝聚僑心、彙集僑力"和"愛僑護僑"的僑務政策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地方高校結合本地華僑華人資源開展高端學術會議對促進高校的學術水準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專門發賀電祝賀本次會議的召開。 國務院僑辦在賀詞中"希望本屆論壇充分發揮研究、交流優勢, 深入探討移民發展規律, 引導浙籍僑胞積極參與國內創新發展和'一帶一路'等建設, 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僑聯在賀詞中"希望通過本次論壇的舉辦, 深入推動華僑華人研究, 凝聚浙籍華僑華人的智慧和力量, 實現合作共贏,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

參加本次會議的與會代表有100多人, 包括了專家學者、僑領、僑務部門領導、教育部領導、軍界領導以及麗水學院的領導等。

彭光謙少將在大會致辭中表達了對大會組委會對他的誠懇邀請的謝意並希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 我們千萬不要忘了, 在海外的幾千萬華僑華人"。

浙江省僑聯黨組書記岑國榮出席本次會議並致辭, 他指出本次國際學術會議"很切合浙江省和麗水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任務, 是一次接地氣的國際學術會議。 "

麗水學院書記廖思紅在致辭中希望"麗水籍華僑華人把個人榮辱與家鄉變化、民族振興、國家富強聯繫起來,

把做大事業、回報社會作為價值追求, 勇於承擔社會責任, 在各個領域取得驕人成績。 "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表示, 本次論壇的主題正是回應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 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與會的華僑華人研究領域的學者來自40多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 其中海外的學者代表和僑領代表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西班牙、保加利亞、柬埔寨、阿根廷、捷克、斯洛維尼亞和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

與會代表中有軍事科學院博導、彭光謙少將,教育部長江學者令狐萍教授,

麗水學院名譽教授、國務院僑辦專家委員會委員莊國土以及《華人研究國際學報》英文雜誌主編、英國諾丁漢大學武斌教授等知名人士, 這些具有國際視野的專家參與本次會議, 提升了本次會議的學術氛圍。

在本次會議開幕式上, 麗水學院黨委書記廖思紅為麗水學院名譽教授令狐萍頒發聘書, 麗水市社科聯在麗水學院華僑學院設立"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暨授牌儀式, 並聘請李其榮教授為基地首席專家, 同時有華僑學院院長李其榮教授的專著《國際移民政策與治理》等四本新書發佈。

眾多學者將圍繞"僑商回歸"和麗水"大花園"建設的主題展開為期2天的研討。除第一場 "華商、社區與'一帶一路'"的主題報告之外,還有"兩山'戰略與華商研究""僑務理論與政策研究""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播與交流研究""華僑華人歷史、社會與宗教研究""華人認同與僑鄉文化研究"以及"國際移民與華人經濟、政治研究"等10個議題的共七場學術研討會。

眾多學者將圍繞"僑商回歸"和麗水"大花園"建設的主題展開為期2天的研討。除第一場 "華商、社區與'一帶一路'"的主題報告之外,還有"兩山'戰略與華商研究""僑務理論與政策研究""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播與交流研究""華僑華人歷史、社會與宗教研究""華人認同與僑鄉文化研究"以及"國際移民與華人經濟、政治研究"等10個議題的共七場學術研討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