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推薦閱讀」隨處可見的美好

雪花雲悠閒地飄在藍天上, 俯瞰著豐收後的黃色大地, 那裡有望不到邊的玉米稈, 收割後的穀子茬兒像男孩兒剛剃過的頭——這是我前幾天在黑龍江坐車時看到的風景。 大巴車玻璃上有泥點和鳥糞, 但並沒有拉低窗外風景的顏值。

我們這趟旅程大部分時間都在大巴車上, 沿途還遭遇卡車起火高速路被堵的情況。 然而在接近祖國東極的地方, 我卻捨不得在大巴上睡覺和刷手機, 因為有太多不曾見過的壯麗景色。 東北之秋經常出現在照片、視頻、油畫和掛毯裡, 但真正看到天高地闊中層林盡染的“大場面”,

才能明白那些局部反映的美。

即使是隔著髒兮兮的車窗看風景, 也覺得眼睛和心靈得到滋養。 在高速路被堵的兩個小時中, 路邊似乎沒有盡頭的玉米地看起來格外漂亮, 乾燥的黃稈指向湛藍的天空, 雲朵慢慢走著, 眼前的景象總在變化。

“人需要的最好的東西, 往往都是不用錢買的。 ”同車的一位大叔看到這美景後說。 他的髮型是自己設計的, 拿推子在頭頂推出了一個圓, 圓形之外全部剃光。

他的處世之道也許也映襯在這髮型中——只關注“圓”內的事物, 其餘的不多浪費精力。 這個“圓”也就是真正的好東西, 比如風景、空氣。

回想這個“十一”長假, 正趕上中秋節桂花盛放, 這恐怕是我聞到桂花香最多的一年。 山東老家處處種著桂花,

花香常伴著海風沁人心脾。 有時聞到花香卻找不到花, 原來是香味傳播得太遠, 加上不知從哪個方向吹來的風, 已尋不得花的蹤影。

美妙的氣味, 如同魚網一般撒向腦海, 撈起一堆沉澱的記憶。 一瞬間許多美好的浪花同時湧出——高考時盛開的合歡花, 轉角看到的鮮豔薔薇, 陌生地方遇見的一池小荷……都帶著香氣, 潛入記憶, 等著覺醒。

然而穿越大海來到東北, 迎接我的氣味更多的是清冽的空氣, 給人一個激靈, 似乎感官突然覺醒了。 我不禁想, 快節奏的生活把人的感覺鈍化了, 好像總被什麼東西追著往前跑——而人在“逃命”的時候, 是很難開全自己的感官的。 於是, 大城市的人們在晚下班時, 錯過了清澈夜空中的明月,

只顧愁眉苦臉地趕回家;在明媚日光灑進辦公室時, 錯過了樓下的春花, 只顧在大螢幕和小螢幕之間轉換;在一場大雨過後, 錯過了清新的深呼吸, 只抱怨雨水打濕了自己的鞋。

每每坐地鐵, 我都發現一件事, 除了孩子, 很多人臉上都暗淡無光、兩眼無神, 總在刷著手機或放空。 也許有人會爭辯說, 工作太累了。 但累並快樂著, 與累並煩躁著, 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因為精神狀態不同。

精神狀態不好, 感官就會封閉, 聽不到清脆的蟲鳴, 看不到天上的浮雲, 嗅不到當季的花香, 吃不到好吃的食物, 摸不到柔軟, 最後迷失自我。

有時人長著長著, 就不怎麼關注自我了, 而是去追逐別人覺得好的東西, 很少為了自己做些什麼。

大家都用某個品牌的護膚品, 你買了全套, 用完過敏;大家覺得這個工作好, 所以你幹了這行卻被折磨得要死;某種性格受大家歡迎, 所以你把自己變成了強扭的瓜, 戴的面具想摘都摘不掉。 這些都是現在痛苦和煩躁的來源, 自我太虛弱, 而那個“大家”不過是你沒有自信和安全感的幻想。

這個脆弱的自我, 到了非滋養不可的時候了, 就用隨處可見的美好去滋養吧。

如那個圓頂大叔所說, 即使身處水泥森林, 那些我們需要的美好事物也不需要買, 而是隨時可以採擷的。 靜下心來, 自得其樂。 也許可以先從放過自己的眼睛開始, 將它們從螢幕上解放出來, 多看看藍天白雲。 然後聽聽自然之聲, 或許有一天, 能聽到花開的美妙聲音。

作者:惠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