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陳一丹談首屆“一丹獎”收官:比較欣慰

中新社香港12月11日電 題:陳一丹談首屆“一丹獎”:選出獲獎專案仍未知結果那一刻“非常高興”

中新社記者 曾平

繼“一丹獎”頒獎典禮之後, 聚集全球教育專家的首屆“一丹獎”峰會11日在香港舉行, 這次峰會的結束標誌著首屆“一丹獎”順利收官。 獎項創始人、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當天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按照獎項機制嚴格地選出兩個獲獎專案那一刻, 自己“非常高興”, 而當時他還不知道具體結果。

陳一丹指, 自己不能影響獎項結果, 更關注的是獎項背後的機制, 而這個機制是公正的。 當他知道結果後,

覺得“非常棒”, 而且各方回饋正面。 “我覺得這個過程決定這個結果。 ”他說, 兩位獲獎者擁有共同點, 即都在教育領域作出創新, 以及都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數十年地去投入。

首屆“一丹教育發展獎”由哥倫比亞新學校基金會創始人兼總監薇奇·科爾波特獲得, 她改善農村教育素質的教學模式令500多萬兒童受惠;“一丹教育研究獎”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獲得, 她提出的“成長型心態”理念有助顯著改善學生成績。

陳一丹希望借助“一丹獎”這個國際性的教育獎項, 選出全球範圍內最好的教育案例、教育個人, 並讓這些優秀的教育理念和經驗可以複製, 從而推動全球教育的發展, 產生更好的效益。 在他看來,

這是一個以國際獎項為媒介的國際教育理念平臺, 讓教育體系的不同持份者在這裡碰撞, 共同面對教育的問題和挑戰。

他認為, 中國作為全球教育的一部分, 這些好的案例和理念都應用到中國, 中國也會受益。 “我也希望有一天, 中國人也能獲得這個獎項。 ”陳一丹說。

被問及首屆“一丹獎”收官的心情, 陳一丹形容“比較欣慰”, 因為各方的正面反應是對獲獎者認受性的認可, 並且兩位獲獎者齊齊現身“一丹獎”峰會產生重要“化學反應”, 要攜手合作去推動教育。 “噢, 非常好!”他說, 形式上峰會的結束就是下個年度的提名又開始了, 因此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他期望明年的“一丹獎”可以擴大範圍尋找提名者, 人數要更多。 不過他亦表示,

不會設定具體的提名人數, 自己更關注的是教育理念聚焦後所產生的擴展性, 而獎項的機制也要持續深化和鞏固。

2013年, 陳一丹正式宣佈卸任騰訊首席執行官, 擔任騰訊終身榮譽顧問, 投身文化、公益及教育行業。 也是在那一年, 陳一丹在日記裡寫下成立“一丹獎”的願望, 之後便走訪全球各地拜訪教育者, 並著手建立“一丹獎”的架構和機制。

在考察教育項目的時候, 他深感“這些好東西應該全球來分享, 無論是科技推動的, 組織架構推動的, 實踐推動的, 都有很多好的。 ”這樣的鼓舞讓他堅定了把獎項做好的決心。

實際上, 作為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人, 陳一丹對教育公益的熱誠早已在國內的項目上體現。 他說,

以往在國內做的很多教育項目, “每一個都是令人興奮的”, 每個項目相關的老師、學生都會受益, 但類似需要幫助的項目還有很多。 “在教育面前, 我們的力量都是太渺小了。 ”這樣的情況讓他開始思考推動全球教育的方式, 直至“一丹獎”應運而生。

陳一丹認為, 創新的教育要結合各國的國情來做。 中國教育體系發展與經濟體系發展相匹配, 繼續投入教育資源以及創新性地結合教育體制提高資源轉化效率, 可在現階段讓優質教育資源更平衡。

他進一步指出, 科技的普及可以對教育體系產生賦能作用, 大力鼓勵民辦教育, 在管理和監督政策有保障的情況下, 賦予公立教育更多的自主權, 讓公立和私立教育發揮各自優勢,

滿足社會不同的功能和需求, 最終能夠實現讓優質的資源覆蓋到更多貧窮地區, 也讓不同孩子的個性化教育有更多的可能性。

他又認為, 在教育領域“擁抱科技”對中國的教育是一次機遇, 因為中國的科技發展, 在應用的轉化效率上, 在全球屬於高水準, 互聯網產業和生態在全球範圍內也位於前列。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