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民國珍郵: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欠資郵票

中華郵政取代大清國郵政, 理應採用新郵票。 但因新郵票一時來不及設計和印製, 北京郵政就令上海海關造冊處將清代倫敦版15種蟠龍郵票上橫行加蓋“臨時中立”字樣, 以應急需。 1912年1月30日, 其中4種首先在福州郵政局出售, 通常稱“福中立”郵票, 因為僅在福州一地發售, 數量很少, 收集很難。

2分加蓋“臨時中立”欠資郵票

人們會問, 為什麼要加蓋“臨時中立”呢?

史料記載, 辛亥革命後, 擔任郵政總辦的法國人帛黎標榜“郵政中立”, 便在郵票上加蓋“臨時中立”的字樣。 南京臨時政府發覺後, 領導層中有人認為加蓋字措辭有些不妥, 民眾很容易誤解為新的政權“中立”。

交通部奉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之命, 於1912年2月24日電諭袁世凱:為權宜之計, 只可講前清郵票加印“中華民國”4個字, 一律通行, 以應目下郵件之用……。 但帛黎在袁世凱的默許下, 令上海造冊處在已加蓋“臨時中立”的蟠龍郵票和欠資郵票上,

再次以5號字體直行補蓋“中華民國”4個字與原加蓋的“臨時中立”成十字形, 此票隨即發往漢口、南京、長沙各局出售。

加蓋“臨時中立”欠資郵票

孫中山獲悉情況後, 於1912年3月19日親自發電報給袁世凱, 電文說:“前郵票上蓋印臨時中立字樣,

經外交部、交通部令其抹去此4個字, 加印中華民國字樣與上。 如不將臨時中立4字抹去, 遂成中華民國臨時中立8字, 實屬有礙國體。 聞已頒發數省, 應即令各處, 必須無臨時中立字樣方許發行。 ”

在孫中山義正詞嚴的斥責下。 原加蓋的郵票全部停售。 1912年3月起陸續發行了兩套清代倫敦無浮水印蟠龍郵票上加蓋“中華民國”字樣的郵票。 一套宋體字加蓋17枚, 一套是楷體字加蓋15枚。 這就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勝利後, 在加蓋郵票發行商與帝國主義、袁世凱的一場鬥爭。

加蓋“臨時中立”欠資郵票

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的郵票因為發行不久便停售, 流入社會極少, 成為稀世珍品。 1979年, 我國著名集郵家姜治芳先生捐獻給國家的珍貴郵票中, 就有一個貼著面值5元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郵票的實寄封, 就是意見反映這段鬥爭歷史的孤品。 國內外擁有上述全套46枚加蓋郵票的集郵家寥若晨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