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星球 · 文化|關於帕丁頓熊,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故事

說來慚愧, 周日下午看“帕丁頓熊2”的前晚, 我才剛剛補完第一部“帕丁頓熊”的影片。 然後就深深地愛上了這只可愛的英倫范的小熊。

2008年10月13日

Google Doodle紀念帕丁頓熊誕生50周年

1958年10月13日帕丁頓·布朗首次出現在英國作家邁克爾·邦德的兒童文學作品“一隻叫 '帕丁頓' 的熊”裡, 從此這只天秤座的小熊成為了英倫文化中最經典的卡通形象之一, 深受全球人民的喜愛。 明年, 它將迎來自己的六十歲生日。

邁克爾·邦德和帕丁頓熊的合影

然而帕丁頓熊的原型卻來自帕丁頓火車站附近的塞爾福裡奇百貨(Selfriges)的玩具櫃檯。 1956年的平安夜, 邁克爾·邦德在牛津街的這家百貨公司的櫃檯看到貨架上最後一隻泰迪小熊, 怕它孤單, 就買回家送給了太太,

也由此激發了他自己的創作靈感。

塞爾福裡奇百貨(Selfriges)

帕丁頓熊的第一本小說原稿被邁克爾·邦德送給了他的經紀人哈威·烏納, 書中寫道“這是來自最黑暗的非洲的一隻友善的熊”。 但是他的經紀人告訴他:雖然曾經在北非生活過一種叫“阿特拉斯”的棕熊,

但於19世紀70年代在摩洛哥最後一隻阿特拉斯棕熊被獵殺之後, 熊這種生物就從非洲絕跡了。

阿特拉斯棕熊沒有照片存世

所以, 後來正式出版物中, 帕丁頓熊就變成了從秘魯來的了不過這裡也有一個很有趣的細節:。 秘魯只有一種熊, 就是被稱為“眼鏡熊”的安第斯熊然而很明顯,

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帕丁頓並不是“眼鏡熊”。

眼鏡熊(安第斯熊)

不過, 邁克爾·邦德作為作者卻不是第一隻帕丁頓熊玩偶的擁有者。

Shirley Charles

1972年,Shirley和Eddie夫婦經營著一家叫“Gabrielle Designs”的小型設計公司,母親Shirley親手製作了第一隻帕丁頓熊送給了兒子Jeremy和女兒Joanna。

Jeremy Charles

這位幸運的小男孩就是英國大名鼎鼎的電視人傑瑞米·克拉克森(Jeremy Charles),如果你正好看過“Top Gear”,你一定知道他。

讓我們回到電影裡來,帕丁頓熊名字的來歷,看過第一部的童鞋一定知道,沒有看過的大概也猜到了,不過我還是囉嗦講兩句。

布朗一家初初遇見小熊的時候,就是在帕丁頓火車站,所以他們用這個火車站的名字給小熊起了這個名字。

第二部影片裡也出現過這個火車站的場景,帕丁頓和布朗一家追著反派來到火車站時,有著清楚的場景標識性識別物 - 大鐘。

不過開著環衛車的清潔工把帕丁頓送到火車站外的場景卻不是在帕丁頓火車站外拍的,而是馬里波恩車站在梅爾科姆廣場的入口。

影片中,帕丁頓和布朗一家住在溫莎花園街32號。現實生活中,位於諾丁山的溫莎花園街是真實存在的,但你找不到32號,而且建築也和影片中不一樣。

因為這個溫莎花園街是作者邁克爾·邦德把他父母在雷丁的住址(Winser Drive)和他自己的住址(Arundel Gardens)各取一半創造出來的虛擬社群溫莎花園街(Windsor Gardens)。

那麼影片中的溫莎花園街是搭建的場景還是確有其處呢答案是:這片社區真實存在的。

這片建築位於攝政公園北面櫻草山的一處街區。

另外一個大家可能感興趣的地標也許是第二部電影裡最重要的場景之一 - 諾丁山的格魯伯古董店。

現實中這家店位於波多貝羅街86號的愛麗絲古董店,比這條街更為出名的就是波多貝羅市集了,但市集僅有每週六營業。

這棟建築也在另一部影片“義大利任務”中出現過。

除了案發的古董店,第二部帕丁頓熊電影裡的遊樂園也是一大亮點,這個又存在于現實世界的哪裡呢?

好吧......這個應該是虛構出來的場景,不過也不排除以海德公園的“冬季仙境”為雛形。

其實,在“帕丁頓熊2”裡面,我最感興趣的是那本倫敦12景的立體書。

可惜,影片只透露給我們的12景有限,除了明確的倫敦塔橋、聖保羅大教堂,還有的只是帕丁頓想像中露西嬸嬸來到倫敦看到的一些街景。

電影看完,我也沒有找齊這12個倫敦景點。不過,片方為了電影的宣發,在倫敦的5處公共空間設置了5個立體書的場景。

帕丁頓火車站內展示的是白金漢宮

聖保羅大教堂附近的彼得山展示的是皮卡迪利廣場

泰特美術館附近展示的是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和市政廳附近展示的是

議會大廈和大本鐘為代表的威斯敏斯特地區

格林威治半島廣場上展示的是特拉法加廣場的國家美術館

就先介紹到這裡吧,劇情好像我也沒透露什麼,感興趣的就自己去電影院看吧,反正我是挺喜歡這只小熊的。

- END -

藝術人文 | 興趣旅行 | 品質生活

* 新的藝術星球分享會微信群開通啦!

添加微信號:shenchenglian 邀您來尬聊!

(請備註來自微信)

Shirley Charles

1972年,Shirley和Eddie夫婦經營著一家叫“Gabrielle Designs”的小型設計公司,母親Shirley親手製作了第一隻帕丁頓熊送給了兒子Jeremy和女兒Joanna。

Jeremy Charles

這位幸運的小男孩就是英國大名鼎鼎的電視人傑瑞米·克拉克森(Jeremy Charles),如果你正好看過“Top Gear”,你一定知道他。

讓我們回到電影裡來,帕丁頓熊名字的來歷,看過第一部的童鞋一定知道,沒有看過的大概也猜到了,不過我還是囉嗦講兩句。

布朗一家初初遇見小熊的時候,就是在帕丁頓火車站,所以他們用這個火車站的名字給小熊起了這個名字。

第二部影片裡也出現過這個火車站的場景,帕丁頓和布朗一家追著反派來到火車站時,有著清楚的場景標識性識別物 - 大鐘。

不過開著環衛車的清潔工把帕丁頓送到火車站外的場景卻不是在帕丁頓火車站外拍的,而是馬里波恩車站在梅爾科姆廣場的入口。

影片中,帕丁頓和布朗一家住在溫莎花園街32號。現實生活中,位於諾丁山的溫莎花園街是真實存在的,但你找不到32號,而且建築也和影片中不一樣。

因為這個溫莎花園街是作者邁克爾·邦德把他父母在雷丁的住址(Winser Drive)和他自己的住址(Arundel Gardens)各取一半創造出來的虛擬社群溫莎花園街(Windsor Gardens)。

那麼影片中的溫莎花園街是搭建的場景還是確有其處呢答案是:這片社區真實存在的。

這片建築位於攝政公園北面櫻草山的一處街區。

另外一個大家可能感興趣的地標也許是第二部電影裡最重要的場景之一 - 諾丁山的格魯伯古董店。

現實中這家店位於波多貝羅街86號的愛麗絲古董店,比這條街更為出名的就是波多貝羅市集了,但市集僅有每週六營業。

這棟建築也在另一部影片“義大利任務”中出現過。

除了案發的古董店,第二部帕丁頓熊電影裡的遊樂園也是一大亮點,這個又存在于現實世界的哪裡呢?

好吧......這個應該是虛構出來的場景,不過也不排除以海德公園的“冬季仙境”為雛形。

其實,在“帕丁頓熊2”裡面,我最感興趣的是那本倫敦12景的立體書。

可惜,影片只透露給我們的12景有限,除了明確的倫敦塔橋、聖保羅大教堂,還有的只是帕丁頓想像中露西嬸嬸來到倫敦看到的一些街景。

電影看完,我也沒有找齊這12個倫敦景點。不過,片方為了電影的宣發,在倫敦的5處公共空間設置了5個立體書的場景。

帕丁頓火車站內展示的是白金漢宮

聖保羅大教堂附近的彼得山展示的是皮卡迪利廣場

泰特美術館附近展示的是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和市政廳附近展示的是

議會大廈和大本鐘為代表的威斯敏斯特地區

格林威治半島廣場上展示的是特拉法加廣場的國家美術館

就先介紹到這裡吧,劇情好像我也沒透露什麼,感興趣的就自己去電影院看吧,反正我是挺喜歡這只小熊的。

- END -

藝術人文 | 興趣旅行 | 品質生活

* 新的藝術星球分享會微信群開通啦!

添加微信號:shenchenglian 邀您來尬聊!

(請備註來自微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