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近“愛講真話”的徐遠翔,離開阿裡影業後在做什麼?

在北京西城區護城河邊一個叫白雲驛站的小茶館, 《首席娛樂官》+明星+概念”的票房收入公式等觀點。

不過, 比講真話更可怕的或許就是“斷章取義”, 這也讓某些媒體給徐遠翔直接扣上了“狂妄”的帽子。 幾個月之後, 徐遠翔也主動辭任離開了阿裡影業, 兩年後再次提起這件事, 他已經很坦然了, “誤解, 這些東西我不無所謂, 但是惡語中傷、黑白顛倒確實不行!”

當年, 對於徐遠翔離職阿裡影業, 或許多少讓憤怒的編劇們發洩了一股怨氣, 不過這對於徐遠翔來說或許是一種解脫。

卸下了高強度的工作重擔, 他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搞個人創作。 這幾年, 徐遠翔一直在構思一個關於濃縮中國30年時代變遷的金融題材小說, 閑下來跟朋友喝茶聊天的時候, 他也會把一些框架情節拿出來講一講, 很多出版社聽說後也常常打電話跟他預約出版這本小說。 “ 主線是金融,

但不會像目前市場上那些所謂的金融小說, 我不會過於在意金融投資技巧性的那些東西。 ”

徐遠翔從吉林大學時期就開始以“伐柯”的筆名寫詩、寫小說, 從1989年開始的十多年時間內陸續發表了中篇、短篇小說和先鋒詩歌, 可惜那會兒還沒有互聯網, 雖然做了紙質書本收藏, 不過也有一些原作已經連手稿都找不到了。

除了寫作, 徐遠翔也一直在尋找好的創業團隊, 他比較看重那些做互聯網內容有關的影視公司, 也準備隨時出手共同參與投資, “ 他們都是85後、90後海歸回來的年輕人, 網生內容做的很好, 如果有好的電影項目我們也會跟投。 ”

有時, 徐遠翔出於個人意願, 也會給一些電影出謀劃策, 比如12月12日即將上映的《金珠瑪米》,

徐遠翔就曾經給過青年女導演楊蕊一些創作、策劃上的建議。 《首席娛樂官》在採訪楊蕊導演時, 也瞭解到這個項目到她手上時是個“燙手山芋”, 特殊題材想要拍出一部有溫度情感的電影, 確實令人頭疼。

當時楊蕊找到時任阿裡影業副總裁的徐遠翔, 向他諮詢建議, 甚至想過讓阿裡影業來參與發行這個電影項目;雖然徐遠翔離開了阿裡影業, 但這個項目從拍攝到推廣, 徐遠翔一直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予了無私的幫助, 電影也得以順利拍攝完成直到要上映。

打開徐遠翔的朋友圈, 也可以看到他對西藏題材的電影有著特殊喜愛, 他自己以前就先後去藏區拍攝紀錄片多達五次, “ 不去西藏, 你不知道生命的極限和人生的高度。

其實西藏、海跟人生是一樣的, 到過東海之濱、長江入海的地方, 你就知道仰望天空的高點在什麼地方, 做人的底線在什麼地方。 ”

IP沒死, 關鍵是怎麼做一個好劇本

徐遠翔最近在公眾場所的露面是今年9月份的一場編劇嘉年華活動。 主辦方請來了編劇界“小鋼炮”宋方金, 另一位就是徐遠翔, 一個倡言“IP已死”, 一個則是IP產業的擁護者。

IP是什麼?首先它是有價值的版權, 可轉換、延伸, 這是最好的IP。 “這不光是一個故事, 它還可以轉換成別的樣式, 比如遊戲、衍生品、戶外遊樂設施等。 ”徐遠翔認為, IP不是簡單的網路小說, 它包含三個要素:IP屬性、IP文本、IP可轉換。

“所有萬物皆有IP屬性, 每個人都有自帶的IP屬性, 只是強弱問題。 IP屬性超級強的特殊人物演部電影, 哪怕幾十秒, 票房都可能爆款。 ”比如一首歌、一個人、一個公園甚至每一個具體而微的東西, 它有IP屬性, 但還沒有形成IP文本(文本是這個東西延伸出來的一個故事、書本小說、舞臺劇、遊戲、動漫等跟故事相關的);有了文本之後, 想要往影視作品上走,最重要的還是要進行IP的轉化,即開發轉化能力,這是編劇需要做的事情。

像姜文拍《俠隱》、馮小剛拍攝《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張藝謀拍攝《山楂樹之戀》、《歸來》等,基本都有一個IP文本預先存在。沒有IP文本,那就必須靠主創尤其是導演和演員強大的IP屬性來有效疊加。“馮小剛主演的《老炮兒》可能沒有小說文本,但它這個故事內核本身是有原型借鑒的,而馮小剛本身就是一個IP屬性很強的人,自帶流量。姜文導演也是,只要有一個好故事,是IP還是原創已經就沒那麼重要,只要它有一個好的故事內核就行了。”

徐遠翔認為,即使找到了一部非常好的IP,也需要挖掘IP屬性強大的團隊去開發出來,這樣才有可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對於自己走過的彎路和誤區,徐遠翔在採訪中也作出了經驗總結:比如,在阿裡影業擔任副總裁期間,他曾負責主抓《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電影項目,徐遠翔加入阿裡之前,專案已經開始了劇本開發,對於劇本開發的品質,下面工作人員反應“不錯”,他當時的主要精力在於一起談演員、談那些視覺呈現能力強的中國和美國導演。“ 這部小說IP屬性很強,也有好的明星陣容和視覺效果,但恰恰忽視了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劇本開發時對故事內核的深入轉化 。”

對此,徐遠翔一直深感遺憾,當時忙著談很多國際性IP的版權和國際合作,卻在劇本把關環節上恰恰忽略了。而且那個時候如果把劇本撤回來重新修改,對團隊也是一個打擊,考慮到這些,對於劇本徐遠翔沒有插手這個電影劇本,“ 我本身做編劇出身,1991年大學畢業就分配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後來在中影股份工作期間,看劇本也是主要工作之一,在這個環節上,我認為自己要負重要責任。 ”

徐遠翔看劇本時,經常會對編劇的劇本提一些“苛刻”的意見,在阿裡影業期間,他說其實只完整看了兩部劇本:一部是編劇李檣寫的《沒有別的愛》,另外一部則是編劇林黎勝開發的一部抗戰題材劇本,前一個電影項目因為演員的原因一直在擱淺中,後一個專案也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困難,排除這些元素,這兩部作品的核心故事確實值得期待。

徐遠翔自己也會寫劇本,他也買了一個小說的版權,故事非常好,他也曾拿這個跟幾位著名導演和演員交流過,他們也覺得很好,也給他提了一些好的建議,不過對於開發思路,徐遠翔有自己的一點點堅持。“ 好導演就是,當他跟你談劇本的時候,會給你一些好的建議,甚至直接指向你的痛點和缺陷在哪裡。 ”

中國有不少資深電影編劇,徐遠翔很欣賞,他也談到了自己一個特別欣賞的編劇朋友--小說家述平,述平一直在為姜文的電影寫劇本,“ 他是一個非常安靜、崇尚內心的人,他會把故事講得非常自然,也會經常跟我講故事的合理性,用什麼奇特的講故事方式去講,但不是技巧性的東西,講出來很真實,有質感。 ”用通俗的方式來講,這位元編劇朋友比較攻心,徐遠翔認為他是60後編劇裡傑出的一位,每次跟他交流,徐遠翔都會被對方的淵博多識、平和的心態折服。

行業是被“罵”壞的,要給年輕人建議而不是憤怒

談起網路力量,徐遠翔深有感觸,他替很多演員和導演鳴過不平,“總有一些互聯網黑勢力在黑他們。”其實,他自己本人又何曾不經常被陷進這個泥淖之中,但他大多數時候選擇了不予理會,時間自會給予公道。

今年因為一篇篇關於橫店演員敬業問題、演員片酬、收視率流量造假的負面報導,也給了行業一記警醒,當然除了指出問題,身為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更多的是應該去正確引導這個行業,而不是天天去唱衰某個群體和某個領域。

有時在跟行業人士的飯局上,徐遠翔也會跟一些編劇同行開玩笑說,“ 別成天給電影學院的孩子灌輸一些虛假浪漫主義、形而上的東西,老給別人灌輸負能量思想,不如教一些實用的東西,比如怎麼鑒別劇本優劣,什麼樣的IP是好IP,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 ”

他經常跟年輕人講,先把中國的四大名著啃透了,看看五百年來中國人習慣的敘事方式,單線條敘事,每一個故事情節層層遞進,情感度把握的都很清楚。“你說看了《美國往事》、《教父》,看一百遍有什麼用,整天只講那些異域文化陽春白雪的東西,多少有些不接地氣,對年輕人的實際創作也有限制。”

有時候,徐遠翔夜樂於給予年輕人一些方向性建設性的友善建議。

《金珠瑪米》導演楊蕊是學院派導演,也是徐遠翔的同門師妹,剛開始接觸這個電影項目,還是一部地方色彩、有一定政治性紀念性意義的電影,“其實這類電影全世界都有,但是在中國這種片子一般來講,都很難有很高的藝術性,都是對歷史事件做一個重播,盡可能高度真實地再現,最後還要承擔主旋律電影所要求的價值觀。”

如果按照以往套路,這部電影很難有亮點,但仔細琢磨《金珠瑪米》的故事,很有《拯救大兵瑞恩》、《與狼共舞》這些好萊塢類型片的味道,“它有感人的成功經典的好萊塢類型片影子,也非常接地氣,能把一個宏大的歷史事件作為背景,用非常具體的人物貫穿整個藏區歷史人物眾生相。”徐遠翔認為,這已經是嚴格意義上非常大膽的藝術呈現,也會超出大多數同類電影,立意高,並沒有就事論事。

如果換成別人,拍這麼一類電影,就是解放軍如何翻山越嶺把土匪、馬賊等圍剿,但楊蕊導演把這些元素巧妙隱藏起來,通過一個具體的解放軍小戰士,以借糧的方式進入一個舊時代藏人的未知世界,這個就超出了觀眾的一般觀影經驗。徐遠翔認為,《金珠瑪米》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在製作上擺脫主旋律片子的影子,在海拔5000米以上奮戰80多天呈現出了較好的視覺效果,而且裡面藏族演員的表演都是非常接近真實的自然狀態,這在其他電影裡是比較缺乏的。

當然,限於篇幅原因,這部電影如果在每個階層的人物塑造上再深入挖掘,電影效果也許會更好。“ 它講的是一個很高度內心化的故事,動作片、紀錄片元素它都有,用這麼低成本拍出這樣的商業大片,很了不起,超出我的想像,它應該有相當好的市場。 ”

而楊蕊本身師承田壯壯導演,也有長期拍攝紀錄片的經驗,拍攝民族歷史類題材是她自己的強項。徐遠翔認為,“她可以去嘗試這類題材的IP改編轉化,有可能會做出一部石破天驚的作品,我相信她有這個能力。”

《金珠瑪米》,明天(12月12日)也正式登陸院線,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始。

想要往影視作品上走,最重要的還是要進行IP的轉化,即開發轉化能力,這是編劇需要做的事情。

像姜文拍《俠隱》、馮小剛拍攝《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張藝謀拍攝《山楂樹之戀》、《歸來》等,基本都有一個IP文本預先存在。沒有IP文本,那就必須靠主創尤其是導演和演員強大的IP屬性來有效疊加。“馮小剛主演的《老炮兒》可能沒有小說文本,但它這個故事內核本身是有原型借鑒的,而馮小剛本身就是一個IP屬性很強的人,自帶流量。姜文導演也是,只要有一個好故事,是IP還是原創已經就沒那麼重要,只要它有一個好的故事內核就行了。”

徐遠翔認為,即使找到了一部非常好的IP,也需要挖掘IP屬性強大的團隊去開發出來,這樣才有可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對於自己走過的彎路和誤區,徐遠翔在採訪中也作出了經驗總結:比如,在阿裡影業擔任副總裁期間,他曾負責主抓《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電影項目,徐遠翔加入阿裡之前,專案已經開始了劇本開發,對於劇本開發的品質,下面工作人員反應“不錯”,他當時的主要精力在於一起談演員、談那些視覺呈現能力強的中國和美國導演。“ 這部小說IP屬性很強,也有好的明星陣容和視覺效果,但恰恰忽視了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劇本開發時對故事內核的深入轉化 。”

對此,徐遠翔一直深感遺憾,當時忙著談很多國際性IP的版權和國際合作,卻在劇本把關環節上恰恰忽略了。而且那個時候如果把劇本撤回來重新修改,對團隊也是一個打擊,考慮到這些,對於劇本徐遠翔沒有插手這個電影劇本,“ 我本身做編劇出身,1991年大學畢業就分配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後來在中影股份工作期間,看劇本也是主要工作之一,在這個環節上,我認為自己要負重要責任。 ”

徐遠翔看劇本時,經常會對編劇的劇本提一些“苛刻”的意見,在阿裡影業期間,他說其實只完整看了兩部劇本:一部是編劇李檣寫的《沒有別的愛》,另外一部則是編劇林黎勝開發的一部抗戰題材劇本,前一個電影項目因為演員的原因一直在擱淺中,後一個專案也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困難,排除這些元素,這兩部作品的核心故事確實值得期待。

徐遠翔自己也會寫劇本,他也買了一個小說的版權,故事非常好,他也曾拿這個跟幾位著名導演和演員交流過,他們也覺得很好,也給他提了一些好的建議,不過對於開發思路,徐遠翔有自己的一點點堅持。“ 好導演就是,當他跟你談劇本的時候,會給你一些好的建議,甚至直接指向你的痛點和缺陷在哪裡。 ”

中國有不少資深電影編劇,徐遠翔很欣賞,他也談到了自己一個特別欣賞的編劇朋友--小說家述平,述平一直在為姜文的電影寫劇本,“ 他是一個非常安靜、崇尚內心的人,他會把故事講得非常自然,也會經常跟我講故事的合理性,用什麼奇特的講故事方式去講,但不是技巧性的東西,講出來很真實,有質感。 ”用通俗的方式來講,這位元編劇朋友比較攻心,徐遠翔認為他是60後編劇裡傑出的一位,每次跟他交流,徐遠翔都會被對方的淵博多識、平和的心態折服。

行業是被“罵”壞的,要給年輕人建議而不是憤怒

談起網路力量,徐遠翔深有感觸,他替很多演員和導演鳴過不平,“總有一些互聯網黑勢力在黑他們。”其實,他自己本人又何曾不經常被陷進這個泥淖之中,但他大多數時候選擇了不予理會,時間自會給予公道。

今年因為一篇篇關於橫店演員敬業問題、演員片酬、收視率流量造假的負面報導,也給了行業一記警醒,當然除了指出問題,身為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更多的是應該去正確引導這個行業,而不是天天去唱衰某個群體和某個領域。

有時在跟行業人士的飯局上,徐遠翔也會跟一些編劇同行開玩笑說,“ 別成天給電影學院的孩子灌輸一些虛假浪漫主義、形而上的東西,老給別人灌輸負能量思想,不如教一些實用的東西,比如怎麼鑒別劇本優劣,什麼樣的IP是好IP,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 ”

他經常跟年輕人講,先把中國的四大名著啃透了,看看五百年來中國人習慣的敘事方式,單線條敘事,每一個故事情節層層遞進,情感度把握的都很清楚。“你說看了《美國往事》、《教父》,看一百遍有什麼用,整天只講那些異域文化陽春白雪的東西,多少有些不接地氣,對年輕人的實際創作也有限制。”

有時候,徐遠翔夜樂於給予年輕人一些方向性建設性的友善建議。

《金珠瑪米》導演楊蕊是學院派導演,也是徐遠翔的同門師妹,剛開始接觸這個電影項目,還是一部地方色彩、有一定政治性紀念性意義的電影,“其實這類電影全世界都有,但是在中國這種片子一般來講,都很難有很高的藝術性,都是對歷史事件做一個重播,盡可能高度真實地再現,最後還要承擔主旋律電影所要求的價值觀。”

如果按照以往套路,這部電影很難有亮點,但仔細琢磨《金珠瑪米》的故事,很有《拯救大兵瑞恩》、《與狼共舞》這些好萊塢類型片的味道,“它有感人的成功經典的好萊塢類型片影子,也非常接地氣,能把一個宏大的歷史事件作為背景,用非常具體的人物貫穿整個藏區歷史人物眾生相。”徐遠翔認為,這已經是嚴格意義上非常大膽的藝術呈現,也會超出大多數同類電影,立意高,並沒有就事論事。

如果換成別人,拍這麼一類電影,就是解放軍如何翻山越嶺把土匪、馬賊等圍剿,但楊蕊導演把這些元素巧妙隱藏起來,通過一個具體的解放軍小戰士,以借糧的方式進入一個舊時代藏人的未知世界,這個就超出了觀眾的一般觀影經驗。徐遠翔認為,《金珠瑪米》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在製作上擺脫主旋律片子的影子,在海拔5000米以上奮戰80多天呈現出了較好的視覺效果,而且裡面藏族演員的表演都是非常接近真實的自然狀態,這在其他電影裡是比較缺乏的。

當然,限於篇幅原因,這部電影如果在每個階層的人物塑造上再深入挖掘,電影效果也許會更好。“ 它講的是一個很高度內心化的故事,動作片、紀錄片元素它都有,用這麼低成本拍出這樣的商業大片,很了不起,超出我的想像,它應該有相當好的市場。 ”

而楊蕊本身師承田壯壯導演,也有長期拍攝紀錄片的經驗,拍攝民族歷史類題材是她自己的強項。徐遠翔認為,“她可以去嘗試這類題材的IP改編轉化,有可能會做出一部石破天驚的作品,我相信她有這個能力。”

《金珠瑪米》,明天(12月12日)也正式登陸院線,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