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是一個低調得不能再低調的地方,但卻美了上千年!

這裡處在深山, 深藏功與名

5000年前, 華夏先民刀耕火種

3000年前, 世人稱其為金城千里

2500年前, 詩經的調子由此傳唱

1300年前, 有佛陀弘法, 普度眾生

絲綢之路新生後, 又變成了渭北高原上的不夜城

一下子激動了!!忘了說!

這是大名鼎鼎的“關中平原”!!

詩經之鄉—中原腹地咸陽彬縣

龜蛇山壹

龜蛇山位於彬縣龍高鎮富仁村涇河岸邊, 從北邊原面俯瞰, 兩道山梁奔入涇河, 酷似龜、蛇。 因龜蛇合體即為玄武, 故又名玄武神山。

山中有龜蛇灣, 比太極灣要更雄偉壯觀, S型的河道, 如同大蛇一般, 蜿蜒向前!

站在山上觀景台, 向遠處眺望, 雖不是浩浩湯湯的大海, 卻也有壯闊的景象!

不僅河道如蛇, 旁邊的山路也似蛇道, 彎曲彎曲朝著山頂延伸!

趙家洞貳

趙家洞崖居位於旬邑縣城北部約十餘公里的城關鎮地域, 沿三水河岸的懸崖峭壁上鑿有不少做工精細的洞窟。 古人為避禍亂, 常躲於此, 遂相繼穿鑿, 先小後大, 先下後上。 歷經千年, 豐彩依舊。

《三水縣誌》載:“綿亙數裡, 棧道連雲, 石梯落霞, 網戶萬啟”。 清人周崇雅曾遊此地吟詩《洞千正閣》, 詩雲“嶺樓依壁下無地, 雲閣飛空上有天”, 極贊其宏偉奇特。

唐家大院三

唐家大院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旬邑縣(舊稱三水)城東北7公里處的唐家村, 被稱為渭北高原上的傳統民居瑰寶。

據《唐氏世系譜》記載,“三水唐家”的祖宗是唐應弼。至於唐家什麼時候遷到這裡,現已無從考證,但其家族在清初便很有聲望,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

唐家財大勢大,名揚西陲,商號曾遍及陝西、甘肅、四川、安徽、江蘇、福建等13省50多個縣,人稱“匯兌中國13省、包捐知府道台銜;馬走外省不吃人家草,人行四川不歇人家店”。

在清嘉慶年間,唐家不過60口人,就有僕人丫環165人,還備有鸚歌轎(相當於現在的紅旗轎車)66輛,“出門不離車馬轎,全堂執事開道鑼”,好不威風。

時至今日,僅剩5院保存下來,但依舊能顯出大院昔日的恢宏,屋頂脊臥獸飛,造型優美精巧細膩,整個建築渾然一體,堪稱藝術佳作。

八百里秦川

山水田園風光秀麗

人文氣息濃厚

彬縣雖不出名

但是卻美了上千年!

有機會,記得帶上小嗨一起去玩喲!

被稱為渭北高原上的傳統民居瑰寶。

據《唐氏世系譜》記載,“三水唐家”的祖宗是唐應弼。至於唐家什麼時候遷到這裡,現已無從考證,但其家族在清初便很有聲望,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

唐家財大勢大,名揚西陲,商號曾遍及陝西、甘肅、四川、安徽、江蘇、福建等13省50多個縣,人稱“匯兌中國13省、包捐知府道台銜;馬走外省不吃人家草,人行四川不歇人家店”。

在清嘉慶年間,唐家不過60口人,就有僕人丫環165人,還備有鸚歌轎(相當於現在的紅旗轎車)66輛,“出門不離車馬轎,全堂執事開道鑼”,好不威風。

時至今日,僅剩5院保存下來,但依舊能顯出大院昔日的恢宏,屋頂脊臥獸飛,造型優美精巧細膩,整個建築渾然一體,堪稱藝術佳作。

八百里秦川

山水田園風光秀麗

人文氣息濃厚

彬縣雖不出名

但是卻美了上千年!

有機會,記得帶上小嗨一起去玩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