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關注|為企業家創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最高檢要求司法辦案中注意這幾點

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下發《關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通知》, 就著力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

引導企業家愛國敬業、遵紀守法、創新創業、服務社會, 調動廣大企業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 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

黨的十九大又進一步強調要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意見》與黨的十九大精神是一以貫之的, 都強調對企業家精神的激發和弘揚, 強調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 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 為企業家創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 是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重要參與者和實踐者。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落實《意見》的要求, 最高人民檢察院及時發佈《關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通知》。

《通知》對全國檢察機關如何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作出了全面部署, 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 《通知》要求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緊密結合檢察工作實際, 綜合發揮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檢察職能, 找准依法保護企業家權益、服務企業家創新創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積極履職盡責,

為企業家健康成長和事業發展營造寬鬆環境, 切實加強企業家人身財富安全感, 增強和激勵企業家創新創業信心, 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通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通知》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強調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 充分認識貫徹落實《意見》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通知》要求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要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領會落實《意見》要求融會貫通, 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做到學懂弄通做實。 要深刻認識尊重企業家價值, 弘揚企業家精神, 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激勵企業家幹事創業的法治環境對於落實新發展理念,

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意義。 各級檢察機關要充分發揮職能, 找准依法保護企業家權益、服務企業家創新創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積極履職盡責, 為企業家健康成長和事業發展營造寬鬆環境。

✦ 二是強調要立足檢察職能, 努力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的法治環境。 具體從五個方面作出了部署要求:第一, 要求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 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和正常經濟活動, 增強企業家信心和財富安全感。 第二, 要求規範自身司法行為, 改進辦案方式方法, 最大程度減少、避免辦案活動對企業家合法權益和正常經濟活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三, 要求加大懲治侵犯產權犯罪力度, 切實維護企業家財產權、創新權益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 第四, 要求強化刑事訴訟監督, 促進公正司法, 依法保障涉案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第五, 要求加強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及刑事申訴、國家賠償案件的辦理, 形成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多元化格局。

✦ 三是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和法治宣傳, 營造尊重和支持企業家幹事創業、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的良好社會氛圍。 《通知》要求, 各級檢察機關要把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法治環境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切實加強領導, 強化措施, 嚴格責任,狠抓落實。同時就如何加強協作、加強法治宣傳等作出較為明確要求。

記者:《通知》的主要亮點是什麼?

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通知》對檢察機關如何立足職能,努力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的法治環境作出了明確要求:

✦ 一是《通知》明確要以“謙抑、審慎、文明”理念作為辦案指導思想,堅持罪刑法定,嚴格把握罪與非罪的界限。

✦ 二是《通知》十分強調在涉企業家案件的辦理中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把握和運用,如對行賄犯罪的辦理提出兩個區分,即要區分個人犯罪和單位犯罪,要區分具體犯罪情節,做到寬嚴適度。

✦ 三是《通知》對規範自身司法行為,改進辦案方式方法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要堅持深入查辦案件與改進和規範自身司法行為並重。處理好辦案與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關係,不能因辦案簡單化或不講方式方法而致使企業經營遭受不必要的損失甚至倒閉。

✦ 四是《通知》從企業家被侵害和涉案兩個維度,強調對其合法權益的充分保障。一方面,《通知》要求要加大懲治侵犯產權犯罪力度,切實維護企業家財產權、創新權益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通知》提出要強化刑事訴訟監督,促進公正司法,依法保障涉案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從立案、偵查、採取強制措施、審判和執行等各個環節保障涉案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 五是《通知》要求通過民事行政檢察、刑事申訴檢察以及辦理國家賠償案件等方面,努力形成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多元化格局。

記者:為切實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檢察機關司法辦案過程中需要強調什麼?

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需要強調司法理念與時俱進,改進司法辦案方式,切實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

在司法理念上要做到兩點:

✦ 一是要將“謙抑、審慎、文明”理念作為辦案指導思想,堅持罪刑法定,嚴格把握罪與非罪的界限。對企業家合法經營中出現的失誤失敗給予更多理解、寬容、幫助。對企業生產、經營、融資等經濟行為,除法律、行政法規明確禁止外,不得以違法犯罪處理。對國有企業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競爭力等為目標,在企業發展中大膽探索、銳意改革所出現的失誤,只要不屬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當謀利、失職瀆職等情形,要予以容錯。

✦ 二是要充分理解和靈活運用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當寬則寬,該嚴則嚴,提升辦案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對涉嫌行賄犯罪的,要從起因目的、行賄數額、次數、時間、物件、謀利性質及用途等方面綜合考慮其社會危害性。對行賄數額特別巨大、手段惡劣、圍獵公職人員的,十八大以後頂風作案的,致使國家、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要依法嚴肅查處。對行賄犯罪情節較輕,積極主動配合有關機關調查的,或者對辦理受賄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因國家工作人員索賄、不作為而不得已行賄、沒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以及行賄人認罪認罰的,可依法從寬處理。

在辦案方式上要做到兩個“並重”:

✦ 一是堅持深入查辦案件與改進和規範自身司法行為並重。

✦ 二是做到嚴格公正廉潔司法與理性平和文明規範司法並重,最大程度減少、避免辦案活動對企業家合法權益和正常經濟活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地區檢察機關要積極探索運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推動構建多層次訴訟體系,不斷提升辦案能力和效果,做到三個堅持:

✦ 堅持平等保護,對所有經濟主體都一視同仁,做到同標準、同要求;

✦ 堅持區別對待,對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充分考慮犯罪事實、情節、性質、後果、主觀惡性等要件,準確把握不起訴以及減輕、從輕、適用緩刑等量刑建議之間的界限,堅決防止出現“以錢贖刑”“權錢交易”等問題;

✦ 堅持寬嚴並重,對輕微刑事案件依法從寬處理的同時,對於嚴重侵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破壞公平競爭、誠信經營市場環境的重大犯罪,要依法嚴肅打擊。

嚴格責任,狠抓落實。同時就如何加強協作、加強法治宣傳等作出較為明確要求。

記者:《通知》的主要亮點是什麼?

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通知》對檢察機關如何立足職能,努力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的法治環境作出了明確要求:

✦ 一是《通知》明確要以“謙抑、審慎、文明”理念作為辦案指導思想,堅持罪刑法定,嚴格把握罪與非罪的界限。

✦ 二是《通知》十分強調在涉企業家案件的辦理中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把握和運用,如對行賄犯罪的辦理提出兩個區分,即要區分個人犯罪和單位犯罪,要區分具體犯罪情節,做到寬嚴適度。

✦ 三是《通知》對規範自身司法行為,改進辦案方式方法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要堅持深入查辦案件與改進和規範自身司法行為並重。處理好辦案與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關係,不能因辦案簡單化或不講方式方法而致使企業經營遭受不必要的損失甚至倒閉。

✦ 四是《通知》從企業家被侵害和涉案兩個維度,強調對其合法權益的充分保障。一方面,《通知》要求要加大懲治侵犯產權犯罪力度,切實維護企業家財產權、創新權益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通知》提出要強化刑事訴訟監督,促進公正司法,依法保障涉案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從立案、偵查、採取強制措施、審判和執行等各個環節保障涉案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 五是《通知》要求通過民事行政檢察、刑事申訴檢察以及辦理國家賠償案件等方面,努力形成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多元化格局。

記者:為切實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檢察機關司法辦案過程中需要強調什麼?

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需要強調司法理念與時俱進,改進司法辦案方式,切實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

在司法理念上要做到兩點:

✦ 一是要將“謙抑、審慎、文明”理念作為辦案指導思想,堅持罪刑法定,嚴格把握罪與非罪的界限。對企業家合法經營中出現的失誤失敗給予更多理解、寬容、幫助。對企業生產、經營、融資等經濟行為,除法律、行政法規明確禁止外,不得以違法犯罪處理。對國有企業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競爭力等為目標,在企業發展中大膽探索、銳意改革所出現的失誤,只要不屬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當謀利、失職瀆職等情形,要予以容錯。

✦ 二是要充分理解和靈活運用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當寬則寬,該嚴則嚴,提升辦案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對涉嫌行賄犯罪的,要從起因目的、行賄數額、次數、時間、物件、謀利性質及用途等方面綜合考慮其社會危害性。對行賄數額特別巨大、手段惡劣、圍獵公職人員的,十八大以後頂風作案的,致使國家、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要依法嚴肅查處。對行賄犯罪情節較輕,積極主動配合有關機關調查的,或者對辦理受賄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因國家工作人員索賄、不作為而不得已行賄、沒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以及行賄人認罪認罰的,可依法從寬處理。

在辦案方式上要做到兩個“並重”:

✦ 一是堅持深入查辦案件與改進和規範自身司法行為並重。

✦ 二是做到嚴格公正廉潔司法與理性平和文明規範司法並重,最大程度減少、避免辦案活動對企業家合法權益和正常經濟活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地區檢察機關要積極探索運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推動構建多層次訴訟體系,不斷提升辦案能力和效果,做到三個堅持:

✦ 堅持平等保護,對所有經濟主體都一視同仁,做到同標準、同要求;

✦ 堅持區別對待,對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充分考慮犯罪事實、情節、性質、後果、主觀惡性等要件,準確把握不起訴以及減輕、從輕、適用緩刑等量刑建議之間的界限,堅決防止出現“以錢贖刑”“權錢交易”等問題;

✦ 堅持寬嚴並重,對輕微刑事案件依法從寬處理的同時,對於嚴重侵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破壞公平競爭、誠信經營市場環境的重大犯罪,要依法嚴肅打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