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本科生平均月薪7903元,今天你“趕英超美”了嗎?

繼90 後第一代佛系生活後, 成都本科生又佔領渣浪榜第一。

很多成都本地人看後捂臉:不好意思, 又給故鄉和國家拖後腿了。

也有網友表示:你若是非把1米6的我和2米3 的姚明放一起比較, 平均身高還1米9呢!

為什麼人們對各省平均工資這樣的新聞一邊抱怨, 一邊保持高度關注呢?

人作為集體生活的群體, 大概總是想知道自己在這個大社會裡處在什麼樣的階級與位置。

作為90後, 小時候父母的工資也就維持在兩三千元, 小朋友攀比的最多的就是誰手裡的零花錢比較多, 現在想來也不過是2塊還是5塊的差距...

現在, 賺錢似乎變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這個“容易”確離你我很遠。

像我這樣聰明的人, 為什麼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

其實答案都在歌裡, 這首歌就是《從前慢》。

不是我們便傻了, 而是時代變浮躁了。

科學家研究數年得來的最新科研成果還不如明星上一次綜藝掙得多。

袁立上《演員的誕生》一場80萬, 卻因為沒有上到第二場就跟導演組翻臉, 對於他們來說, 80萬和160萬就是侵犯了個人權益, 而生活中的大多數人, 在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後, 還沒有掙到一個月8000塊。

值得肯定的是, 袁立在之後被此次收入都捐給了塵肺病人, 貫徹了公眾人物的義務, 是很好的表率。

是平凡錯了嗎?是讀書錯了嗎?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一邊吸取著數十年如一日的匠人精神所帶來的寶物;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一邊大肆宣揚賺快錢、賺大錢的價值觀。

如果做一件事能平心氣和, 以十年為單位, 那麼最後, 成就的是你自己, 而不是每一年令人歎息的所謂“平均工資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