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套《中國古代文學家》郵票: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入選

1983年, 中國郵政發行第一套《中國古代文學家》郵票, 一套共4枚, 分別是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四位唐代文學家。 為什麼是這四位呢?

從左至右: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

中國古代文學家(第一組)描繪了中國唐代的四位大文學家: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的形象。 這套郵票的設計者為著名工筆重彩人物畫家劉淩滄先生。 在設計該套郵票時, 採用中國傳統人物畫像風格中的“院體法”和“文人畫方法”結合的形式, 人物面部畫法細膩, 衣紋勾勒則較為粗放。

唐朝在中國古代文化的地位毋庸置疑。 詩歌在此時發展到一個全面繁榮的盛世,

其中詩歌的發展, 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 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有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散文方面, 創作出許多傳記、遊記、寓言、雜說等新型短篇散文。 小說方面, 也出現了許多打破六朝志怪小說格局、富於浪漫色彩的傳奇作品。

這一切之後, 再無盛唐。

為什麼是“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又號“謫仙人”, 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人, 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被後人譽為“詩仙”。

李白, 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 其從小聰明博學, 興趣廣泛。 26歲時, 辭親遠遊, 足跡遍及半個中國。 後經道士吳筠薦舉, 入長安供奉翰林。 不到三年, 李白因感朝政腐敗, 再度開始漫遊生涯。 晚年生活困頓飄泊, 卒于當塗(今屬安徽)。

李白的詩(如《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雄健奔放, 無所拘束, 語言自然明快, 達到了“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的境界。 他的思想既有儒家的積極入世精神, 更有道家的自由放達情致, 並雜以遊俠意念。 李白詩現存900多首, 有《李太白集》。

點擊進入《李白送別詩集》

為什麼是“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 漢族, 本襄陽人, 後徙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 被後人稱為“詩聖”, 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 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詩人早年漫遊各地。 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 故世稱“杜工部”。 杜甫一生飽經憂患, 歷盡坎坷, 晚年生活極為貧困。 杜甫的詩大多反映下層人民疾苦。

其詩抒寫個人情懷, 往往緊密結合時弊, 思想深厚, 境界廣闊, 有強烈的社會現實意義, 深刻地反映了時代特色, 後世稱為“詩史”。 其詩作在藝術上博采前人, 融合眾長, 形成特有的沉鬱頓挫的風格。 今存杜甫詩1400餘首, 其中《春望》、《北征》、《麗人行》、“三吏”(《潼關吏》、《新安吏》、《石壕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最為膾炙人口。 現有《杜工部集》。

為什麼是“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 字退之, 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 自稱“郡望昌黎”, 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因其郡望昌黎, 自稱“昌黎韓愈”, 故後人稱之為韓昌黎。 曾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 他大力提倡儒學, 以繼承儒家道統自任。 堅決反對佛、道二教, 反對藩鎮割據。

在文學上, 反對六朝駢儷的文風, 主張恢復先秦兩漢的散文傳統。 其文氣勢雄渾, 說理透徹, 邏輯性強, 感情充沛。 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詩獨闢蹊徑, 頗具獨創性。 著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宣導者, 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與柳宗元並稱“韓柳”, 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 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為什麼是“柳宗元”?

柳宗元(西元773年—西元819年11月28日), 字子厚, 漢族, 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 因官終柳州刺史,

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 與劉禹錫並稱“劉柳”, 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宣導古文運動, 其詩文均為反映現實的力作。 寓言諷刺小品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出現, 是柳宗元的創新。 其中的代表作如《三戒》等, 文章短小簡潔, 意味深遠, 語言犀利, 風格嚴峻。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尤為突出, 文筆秀麗清新, 描寫景物細緻生動, 極富詩情畫意。 其代表作如《永州八記》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現存有《柳河東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