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各地與豬有關的民俗,你知道多少呢?

小孩小孩你別哭, 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月就是年。 ”過年殺年豬是中國的一大習俗, 也就是在春節前, 人們在臘月二十五日前殺豬, 二十六日為封刀日, 就不能再動刀了。

說到中國養豬的歷史, 這就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中期。 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中已發現距今約9000年的家豬骨骼。 距今7000~6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和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中, 家豬骨骼占很大比重, 並有陶豬出土, 說明家豬的飼養已有較大發展。 那麼今天跟著小編一起走進那些與豬有關的民俗世界吧,

品味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養豬文明史。

各地習俗

1、華東 

華東一帶在殺豬時講究“一刀清”, 即一刀殺死, 否則認不吉利。 進刀時屠戶要講一句“出世入身”的話, 以示豬沒有死。 豬毛要用吹火筒盛, 開水全入桶後, 把吹火筒的下端浸入湯桶, 上端用口吹氣, 沿桶吹一圈, 一示以後養豬長得又快又大。 然後將整條豬放在凳上, 先是豬頭朝外, 養主燒香及豬毛謝天地, 將豬剖成兩片, 除新年食用外, 其餘的醃入缸中, 以備年後再用。

2、天津、河北

在天津、河北等地有“肥豬拱門”的節日窗花, 是用黑色蠟光紙剪成。 豬背上馱一聚寶盆, 左右各貼一份, 表示招財進寶、福運臨門之意, 豬生多子之意, 也寓意著財源茂盛、人丁興旺、豐收吉祥。

3、陝西

在陝西地區,

結婚前一天, 男方要送四斤豬肉、一對豬蹄, 稱“禮吊”, 女方將“禮吊”留下後, 還要將豬前蹄退回。 婚後第二天, 夫妻要帶雙份掛麵及豬後蹄回娘家, 留下掛麵, 後蹄退回, 俗稱“蹄蹄來, 蹄蹄去”, 表示今後往來密切。

4、中原地區

在中原地區, 男子娶親時, 要準備幾十斤甚至上百斤豬肉給女方送去, 稱為“禮肉”或“離娘肉”。 其選擇很有講究, 一般多為新鮮的生豬肋條肉和豬後腿。 農戶人家講究吉利, 送肋條肉時, 肉塊的大小以有六根肋骨為最好。

5、雲南

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 在婚禮的當天, 男女兩家要殺豬請客。 除請客外, 還要將豬肉切成小塊, 用竹竿串起來分送各家, 以示“骨肉之親”之意。 在過去漢族流傳著一種“打母豬鬼”的民間驅邪活動。

誰家要是有不幸的事情, 家中長者便設香案, 以打母豬鬼來祭, 向神靈許願, 求得驅邪。 祭時, 要選黃道吉日, 殺老母豬, 閑、蹄、肝、腸、肺等放在一個筐裡, 擺在堂屋中間, 主持人燃香祝拜, 祭完後, 將內臟煮熟後分吃掉。 民間認為“殺死一母豬鬼, 驅除一個邪”。

以上就是部分關於中國各地習俗中關於“豬”的介紹,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豬一直是在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和發展, 成為了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