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水稻市場遇危機,稻穀改革或許迫在眉睫!

玉米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 改革也是初見成效, 玉米價格在降低、庫存在減少, 反觀稻穀市場, 卻是還是庫存偏高的狀態, 國家臨儲水稻還有超1億噸的庫存面臨釋放。

通過資料資料來看, 稻穀的庫存數量仍以每年3000萬噸左右的速度增加。 隨著2017年水稻最低保護價全面下調, 稻穀市場的改革也許要起步了。

從目前的情況看, 陳糧陸續出庫, 但是收購進展緩慢。 一方面, 因為到了三月份, 大米的消費可謂是進入了淡季, 陳糧上市後, 陳米不收歡迎, 市場銷售狀況不好, 因此各大加工企業的需求清淡, 採購的積極性不高。 另一方面, 托市全面結束, 國家臨儲水稻拍賣也將排上日程。 從現在的拍賣情況看, 企業的利潤低微, 打擊了米企的採購性。

長線看來, 去年玉米由臨儲收購政策取消, 轉而向市場看齊, 這就讓玉米購銷的價格大幅度下跌, 今年有不少省市減產玉米種植面積,

這也就間接的會讓稻穀在種植結構中的比例增加。 這也就說稻穀庫存會進一步增加, 但是庫存的消耗並沒有改善。

稻穀市場飽和, 市場遇危機, 稻穀改革到底應該何去何從?

1.提升水稻品質。 從市場的消費看, 品質好的稻穀往往更有市場, 要從普通稻向優質稻轉變。 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 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所以“優質稻”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2. 下調最低收購價來助力。 降低最低收購價格, 讓稻穀市場的價格在逐漸回暖。 價格下調後, 可能會減少農民種植水稻的面積和產量, 另外, 一些加工企業的消費量可能會提高, 採購原料成本下降, 能夠激發加工企業活力。

3. 合理種植, 可以休耕或者輪作。

目前稻穀的增高過快, 產量多, 消費少, 所以可以在一定的基礎上先暫時修耕, 從實際出發, 適當地減少稻穀的產量的。

綜上所述, 近段時間稻穀還是品質好的價格高, 3月份國儲大量陳糧出庫, 市場需求不高, 價格趨於穩定, 有部分地區的米價可能會小幅度下調。

糧小美編輯

中時通每日提供最新最全最接地氣的糧油行情資訊爆料

立志做糧油界最會寫文章的, 做糧油, 關注他就對了!

資訊+貨源+買賣, 糧油生意盡在【中時通】

想進糧油群嗎?

【關注訂閱中時通糧油視點, 每日更新糧油行情~】

17-全國玉米交流平臺(384319420)

2-糧油從業者交流(581646172)

歡迎加入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