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肝硬化性腎損害

​肝炎後肝硬化、乙醇性肝硬化、膽汁性肝硬化及血吸蟲病性肝硬化等均可引起腎損害。 患者臨床上不但有肝臟原發病的證據以及肝硬化後繼發的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表現, 而且腎臟也可以被累及, 統稱為肝硬化性腎損害。

就診科室

腎內科

常見發病部位

腎臟

常見病因

病毒性肝炎, 慢性酒精中毒, 營養缺乏症, 腸道感染, 藥物或工業毒物中毒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常見症狀

腎小球病變, 腎小管酸中毒, 嚴重時為肝腎綜合征

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病毒性肝炎, 慢性酒精中毒, 營養缺乏症,

腸道感染, 藥物或工業毒物中毒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臨床表現

肝硬化性腎損害在臨床上可表現為腎小球病變, 腎小管酸中毒, 嚴重時可出現肝腎綜合征。

​1.腎小球損傷

腎臟受累的臨床表現多輕微, 常在化驗時發現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 少數有腎病綜合征, 可有腎損害, 血中多種免疫球蛋白升高, 尤其是IgA升高, 補體C3水準可下降。 同時還可能伴有免疫指標異常, 包括抗核抗體、類風濕因數、迴圈免疫複合物陽性和冷球蛋白血症等。 肝硬化時腎小球病變類型最常見的是IgA腎病。 表現為系膜區彌漫性以IgA為主的沉積, 可伴有IgG、IgM、C3沉積;系膜基質可增寬, 並可插入腎小球基底膜與內皮細胞間呈雙軌征和產生類似於基底膜增厚樣變化;系膜區和(或)毛細血管壁有電子緻密物沉積。

此外, 肝炎後肝硬化患者常可呈現乙肝或丙肝相關性腎炎的表現, 如膜增殖性腎炎、膜性腎病、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炎、腎小球硬化等。

2.腎小管酸中毒

慢性肝病合併腎小管酸中毒發生率約30%, , 其中腎小管酸中毒在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中發生率最高, 其次為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炎後肝硬化及原因不明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中發生率較低。 絕大多數患者為不完全性遠端腎小管酸中毒, 而完全性遠端腎小管酸中毒發生率低於10%。 腎小管酸中毒的臨床表現為多飲、多尿、夜尿, 甚至表現為尿崩症, 肌肉軟弱、噁心、嘔吐等。

實驗室檢查有酸中毒, 鹼性尿, 低鉀血症, 尿濃縮功能減低等。

​治療

1.肝硬化的治療

(1)注意休息, 晚期應以臥床休息為主, 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

(2)使用保肝藥物及針對腹水進行治療, 對門脈高壓症作脾腎靜脈吻合術等, 脾腫大且有脾功能亢進者可作脾切除術。  

2.肝硬化伴有腎小球損害治療

多數腎臟受累的臨床表現輕微或缺如, 一般無需治療。 對少數腎功能急驟惡化或呈腎病綜合征患者, 應在明確腎臟病理改變後再給予適當治療。 對於腎炎的治療可參照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 但若肝功能損害時忌用激素和細胞毒藥物。  

3.肝病性腎小管酸中毒治療

如為不完全性腎小管酸中毒, 無臨床表現可不予特殊處理。 如有酸中毒應給予枸櫞酸鈉合劑對症治療, 並及時糾正鉀、鈣等電解質紊亂。

這些患者使用利尿劑或靜脈滴注葡萄糖過程中易誘發低鉀血症, 治療中應引起注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