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年輕女子淩晨突發抽搐,“背後真凶”卻是街邊經常賣的這個小吃!

12月12日晚, 周女士在家附近買了一些鹵菜, 食用後洗澡睡覺, 淩晨1點左右, 周女士出現呼吸困難, 全身皮膚、指甲泛青色, 畏寒, 抽搐等症狀, 家人見此情況趕緊將她送到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

據接診的急診二科的劉軼群醫生介紹, 周女士到院後口唇和四肢皮膚變成紫色, 經測量, 血液中的高鐵血紅蛋白含量為28%, 高度懷疑亞硝酸鹽中毒。

周女士亞硝酸鹽中毒後面色發青

經詢問家屬才得知周女士晚上吃了大量鹵菜。 經過吸氧、對症用藥等相關治療後, 周女士才脫離了生命危險, 發紫的嘴唇逐漸恢復了紅潤。

鹵菜很多人都愛吃, 但食用不當容易引起亞硝酸鹽中毒。

發青的指甲蓋

什麼是亞硝酸鹽呢?

亞硝酸鹽是一種氧化劑,能使血液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 從而抑制正常的血紅蛋白攜帶氧和釋放氧的功能, 致使中樞神經等組織缺氧。

通常情況下, 人體攝入0.2克到0.5克亞硝酸鹽, 就會引起中毒, 攝入量超過3克即可致人死亡。 一般在食後1~3小時起病, 短者僅10~15分鐘, 長者可達20小時。

中毒的臨床表現為"高鐵血紅蛋白血症。 中毒表現主要為缺氧表現, 如頭痛、頭暈、乏力、心悸、噁心、嘔吐、發紺, 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困難、肺水腫、血壓下降、心律失常、驚厥等。

亞硝酸鹽多存在於醃制的鹹菜、肉類、不潔井水和變質腐敗蔬菜中。

部分新鮮蔬菜如小白菜、青菜、韭菜、菠菜、甜菜、小蘿蔔葉等也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

新醃泡的蔬菜及鹹菜, 在醃後一周左右亞硝酸鹽含量最高。 因此, 預防亞硝酸鹽中毒要嚴把入口關, 做到“五不吃”: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不吃隔夜菜和變味的剩飯剩菜;不吃在冰箱放置過久的食品;不吃劣質熟食品(特別是外觀鮮紅的肉製品);不吃醃制時間不足15天的醃菜。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孫曉薇

湖南醫聊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 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hnyiliao。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權威、有趣、實用、及時的健康科普資訊, 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 收穫幸福。

週末不出去野太浪費啦!點擊“瞭解更多”, 租個房車只要258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