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學習不好,原因就是6個字

在日復一日的教學工作中, 我發現相當一部分孩子學習不佳的主要原因是6個字:

聽不懂

記不住

很多時候, 家長說孩子不專注、不會聽講, 但是經過觀察, 我發現不專注、走神的現象雖然存在, 但是也有很多孩子真的不是不聽講, 他們坐在座位上很安靜、很乖, 不亂動, 不亂說話, 也不走神, 沒有看到東張西望, 沒有發現做小動作, 這能說明孩子不聽講嗎?

那麼, 怎麼才能知道孩子有沒有聽, 聽的效果好呢?

其實, 只要觀察這幾點:

孩子寫作業快不快,

孩子作業錯誤多不多,

孩子發言積極不積極,

就可以知道孩子聽講的品質了。

孩子寫作業不快, 除了少部分孩子是因為動作慢、做事分心、不抓緊時間, 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不會, 所以不知道怎麼寫, 做不出來, 所以寫得慢。

孩子的作業錯誤多, 除了少部分是因為粗心, 沒有理解題目意思, 更多的是因為不會, 尤其是錯誤特別多的時候, 絕對說明孩子沒有學會。

孩子發言不積極, 除了性格內向、不愛說話, 覺得題目沒意思不想發言, 更多的還是因為老師提的問題他不會。

這幾點都能說明孩子聽講的品質。 品質高, 自然就聽懂了, 都會了, 品質低, 說明沒聽懂, 或者聽懂了也沒記住, 還是等於沒學會。

我曾經就“聽”這個主題寫過相關文章, 戳此閱讀:

《怎樣培養孩子聽的能力》

《家長說:老師, 孩子不聽我的話》

《震驚!孩子不聽話, 罪魁禍首竟然是?》

《孩子上過學前班, 學前積累很充分, 為什麼老師說他不會聽講?》

《孩子上過學前班, 學前積累很充分, 老師說他不會聽講, 家長應該怎麼做?》

讀付小平老師的《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 裡面也談到怎樣培養聽的能力, 摘錄如下:

可以從瞭解傾聽的禮儀和培養傾聽的習慣兩方面入手。

1.讓孩子瞭解傾聽的禮儀。 傾聽的禮儀包括:

傾聽時, 眼睛看著對方,

別人說話時, 不隨意插嘴、打斷,

討論時把話聽完整後再發表意見, 學會控制, 讓大家都有表達的機會。

2.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 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 教給孩子一些傾聽的方法, 如:

帶著問題聽,

聽最主要的部分或重點部分,

聽、記、說相結合。

其次, 創設傾聽的機會與環境。 如:

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在家庭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積極參與家庭成員的交流, 學習傾聽, 讓孩子聽清任務並嘗試完成,

經常做一些傳話、找話語中的錯誤和區別的小遊戲戲, 讓孩子學會仔細的聽, 並在傾聽時進行積極的思考, 提升傾聽能力。

最後, 及時給與鼓勵和表揚。

如:你聽得這麼認真, 對我真有禮貌, 這麼一點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 你真棒!

我個人認為, “聽”對孩子的學習(其實對成人也一樣)極為重要, 其中又包括這幾點:

第一, 專注力——決定了孩子能不能較長時間地、專心地聽。

第二, 記憶力——決定了孩子聽了以後, 能不能準確地記住。

第三, 理解力——決定了孩子聽了以後, 能不能聽懂。

所以, 一個“聽”的培養, 其實至少包含了三個方面, 哪一點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以前我也覺得奇怪, 為什麼有的孩子一看就是聰明人, 各方面能力都不差, 但是說到學習就表現不佳, 家長也不是不使勁兒, 不關心, 但就是收效甚微。

後來有個朋友一語中的:聽不懂話, 不會和人交流。

聽不懂話, 不僅僅是上課的時候老師講課聽不懂, 就連在學校的一切:生活、發放物品、玩耍、上傳下達、老師提要求、表揚……都聽不懂。

比如我們班, 有一個班級制度是蓋小印章, 通常是我把每一項誰蓋幾個告訴孩子們, 然後同學們自己來蓋。 每個月評比一次。

通常情況下, 總評的情況, 和我平時對孩子的瞭解大體一致, 但是也有的同學, 印章總數偏少,

原因就是沒注意聽, 沒聽到老師說自己也有小印章。

又比如, 有時候老師和同學聊天, 或者組織孩子們活動, 提了要求有人沒聽, 結果活動舉行的就不順利。

再比如, 課上我們經常會用一種學習形式——開火車, 就是前面的同學說完, 後面的同學說, 有時候是口算, 有時候是讀課文, 有時候是認讀字詞, 但是一個小組6、7個人, 總是有1、2個人, 輪到自己的時候接不上, 讓大家都很掃興。

其實, 對孩子來說, 生活和學習不是涇渭分明的, 不是截然分開的, 生活中的各方面表現如果不盡如人意, 可能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 也不會令人滿意。

就“聽”這個學習關鍵的能力來說, 最簡單的培養方法, 就是在生活中多陪孩子, 多和孩子聊天, 多說話。

說的同時, 肯定離不開聽。

說得多了,也就聽得多了,自然就在無意中培養了聽的能力。據我所知,有的家長在生活中並不是經常陪孩子,那怎麼培養聽的能力呢?

說的話題,要廣泛。

有的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話題除了學習沒有別的了,這樣孩子就不愛和你聊天,聊得少了,就失去了很多鍛煉聽的能力的機會。

交流的時候,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專注地聽。

比如關注你說的時候,孩子有沒有聽,從孩子的對答看看,孩子記住你說的話沒有?可以有意識地誇一誇:孩子真棒!很會聽哦!孩子如果不會聽,可以提醒他“寶貝兒,你看著媽媽的臉(或者眼睛)。”“你不認真聽,媽媽就生氣了哦!”

肯定離不開聽。

說得多了,也就聽得多了,自然就在無意中培養了聽的能力。據我所知,有的家長在生活中並不是經常陪孩子,那怎麼培養聽的能力呢?

說的話題,要廣泛。

有的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話題除了學習沒有別的了,這樣孩子就不愛和你聊天,聊得少了,就失去了很多鍛煉聽的能力的機會。

交流的時候,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專注地聽。

比如關注你說的時候,孩子有沒有聽,從孩子的對答看看,孩子記住你說的話沒有?可以有意識地誇一誇:孩子真棒!很會聽哦!孩子如果不會聽,可以提醒他“寶貝兒,你看著媽媽的臉(或者眼睛)。”“你不認真聽,媽媽就生氣了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