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進步:CBA有執裁報告了,不足:能認真點嗎?最後問裁判去哪了

CBA公司12月13日晚間公佈了第15輪山西與新疆比賽最後2分鐘的執裁報告, 報告中顯示最後2分鐘的六次吹罰, 有兩次漏判, 均有利於主隊(山西隊)。

這是CBA聯賽公司首次發佈執裁報告, 首先應肯定這種做法, 也回應了球迷關心的熱點問題, 不回避本身就是進步, 這在聯賽23年歷史上是首次, 也是有意義的嘗試, 有利於利用輿論監督促進裁判工作。

晉疆戰被裁判搶戲

其次, 這份執裁報告還是不夠嚴謹, 其中錯誤還是有。 如:最具爭議的最後6秒出界球中的描述是:球打在位於界線外的客7號頭部後進入場地, 事實是打在了13號可蘭白克的頭上,

7號是俞長棟。 CBA聯賽公司你能認真點嗎?

兩次漏判改變了比賽結果, 通篇文章沒有提裁判隻言片語。 這兩次漏判裁判都在“事發地點”, 為何視而不見?客隊及時提出異議卻充耳不聞為何?整場比賽不止最後兩分鐘有問題。 客隊17號對亞當斯“貼面”挑釁為何不予以處罰?客隊7號俞長棟被打臉倒地, 吸熱只是為己方隊員說了幾句話就被吹“T”是否合適?

被砸的明明是13號不是7號

球隊的比賽結果不可更改, 但對裁判事後追責不能息事寧人。 否則這樣的吹罰錯誤、這樣的漏判還會不斷發生。 無以根本治理CBA的裁判亂象。 十五輪裁判的問題不止晉疆之戰這一場。 四川與北控、天津與八一、青島與廣廈都有相應的執法不到位情況,

有些甚至險些爆發衝突, CBA公司不能等到惡性事件發生了再去用重典。

提醒不成還被驅逐了

本賽季, CBA聯賽制定了裁判升降級制度, 將裁判員劃分劃分為A-E五檔11級, 根據裁判的正(確)判(罰)率, 進行裁判的升降級。 至今有一名A檔末尾的裁判降入了B檔, 一名C檔末尾的裁判降入了D檔。

試問正(確)判(罰)率的基數是覆蓋整場, 還是只是抽取當場比賽某個時段做樣本?這個資料能否每輪公佈?能否引入媒體打分?

裁判去哪了?

CBA的裁判問題由來已久, 甚至技術台也配合做戲, 技術代表、技術監督形同虛設, 不能對場上的漏判、誤判及時提醒和糾正, 將錯就錯只會讓聯賽的信譽打折扣, 希望CBA公司對裁判約束方面的改變來得更大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