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就算冬日再冷也要出去浪,尋找鄉愁,就該去新洲這個村子!

就算冬日再冷也要出去走走, 逃離城市, 與傳統古村落來場美妙的邂逅, 在斑駁的磚牆中聆聽千年喧囂, 感受時光變遷……

說起古村落, 在新洲區就有這麼一個, 今天席米蘇就帶大家走進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巴徐村徐治灣。

六百年徐治灣, 人文歷史厚重。 據徐氏族譜記載, 徐治灣因始祖治公而得名, 自奏情公於明洪武二年, 由江西饒州府樂平縣遷居至此, 至今已有三十四世六百四十八年。 在農耕社會, 徐治灣人靠種植棉花和油菜作物等養育後代。

徐治灣位於長江支流舉水河畔, 根據古村落佈局的形態,

因此這裡也有了“八巷九弄”之稱。  

航拍“八巷九弄”徐治灣

從新洲城區驅車10分鐘, 順著舉水河堤岸一路向東, 就能在綠樹良田中看到一個寧靜的小村落——新洲區邾城街巴徐村徐治灣。 與眼前的古樸整潔相比, 一年多前還被100多所旱廁和雞舍“圍村”的模樣, 仿佛是另一個世界。

鄉愁是老屋門前的小河, 輕淌著兒時的歡樂;鄉愁是一抹永不褪色的顏色, 鮮亮如故。 正是在這一抹鄉愁牽動下, 巴徐村徐治灣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古樸秀美“生態村”

走進巴徐村徐治灣, 一條清澈的小河環繞著大半個灣落。 放眼望去, 村民有的在農田裡忙活著, 有的坐在河邊草地上釣魚。 河面跳動著波紋, 十分安靜。 空氣中有花香草香, 深吸一口,

神清氣爽, 感覺就是家的味道, 這也許就是大家所說的鄉愁吧!

錯落有致的灣道小徑鋪上了石塊和紅磚, 停車場、公廁、戲臺、新洲特色小吃一應俱全。

“空談誤社, 實幹興村”、“自籌資金, 人人幸福”、“雙手打造幸福徐治”等大紅標語格外耀眼, 一派蓬勃向上的現代氣息撲面而來。

行走徐治灣深處, 見到的卻多是整潔的舊房子, 土牆布瓦, 青磚木柱, 廚房內的土灶台, 堂屋裡的八仙桌……過往生活場景的再現, 該引發多少回憶與鄉愁?

灣裡的步行道沒有鋪大理石與馬賽克, 僅僅用農村裡最常見的青磚與紅磚鋪就, 鄉土味十足。

農家廢棄的磚瓦磚、石條、橫樑、村民用剩的水缸都被收集起來, 通過巧妙組合, 變廢為寶, 形成景觀, 獨具特色, 環保又樸素。


農家廢棄的水缸被巧妙組合成徐治灣一景

村民手工製作的草編玩偶

修舊如舊再現“鄉愁”

看了上面席米蘇的介紹, 你們一定不相信在一年多前這裡還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龍鬚溝”, 旱廁和雞舍的環繞, 讓人未進村、已聞臭。

徐治灣改造前↑↑↑

徐治灣改造後↑↑↑

這是一個典型的“空心村”, 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 只有老人小孩留守, 新修的小洋樓大門緊鎖。 村灣的破敗髒亂讓年輕一代看不過去, 相約回村義務勞動, 拆除旱廁、雞舍。

村壪復興計畫開始了。 村民自發拆除私人旱廁102座, 狠心關停了7家養雞場, 雞糞、污水等不再直排塘堰, 空氣中再也沒有雞糞味了。 35年未曾清理的繞村塘堰溝渠也疏通了。

為了留住那一抹鄉愁, 徐治壪大膽實施全新的鄉村治理理念——不搞大拆大建,

只在原有基礎上小修小補, 修舊如舊, “越土越好”, 各種農家廢物利用, 就地取材, 盡可能恢復舊時古樸鄉土村落面貌。

灣北的舉水河古河道, 水面寬闊, 是村民的洗菜塘, 岸邊幾塊青石板, 見證了歷史滄桑。 因勢造景, 利用木結構打造觀水準台, 這裡成為了休閒垂釣的好去所。

平臺岸邊處, 一座廢棄的老宅基, 留住兩株古樹, 鋪上一層紅磚, 加上餐廳半繞, 一座婚慶廣場就建成了。

將繞村的溝渠和塘堰進行了深挖清理, 再現了35年前的地形原貌, 架設了通往菜地花田的過溝小橋, 引入舉水河活水打造生態迴圈水系統, 親水準台依勢順利建成。

沿著石板路行走, 兩旁的黃磚小瓦見證了村民鄉建的汗水,

孩子在新建設的活動區域玩秋千, 十分的愜意。

隨著去年5月28日改造一期工程的完工, 徐治壪再現濃郁的古樸鄉土村落風格, 農家親手製作的剁饃和豆腐腦飄香, 吸引了2000多遊人前來遊玩......現在我們可以在那裡觀賞各種獨具特色的鄉土農家房舍, 觀一房一景, 賞一路一新。

路線圖

地址:新洲區邾城街

公交線路:武漢宏基(新榮)客運站——新洲區——邾城街——巴徐村。

自駕線路:從武漢市區出發進入武英高速, 從武英高速到S111, 從S111進入滬聶線到達徐治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