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兒童遷延性、慢性腹瀉的病因分析及鑒別診斷

腹瀉病按病程的長短分為急性腹瀉、遷延性腹瀉、慢性腹瀉。 急性腹瀉病程<2周, 遷延性腹瀉病程2周~2個月, 慢性腹瀉指病程遷延>2個月,甚至數年。 現將對兒童遷延性、慢性腹瀉的病因作一綜述。

腸道感染 認為腸道內感染是引起小兒慢性、遷延性腹瀉的主要原因, 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為常見病原, 而病毒感染則較少引起病程遷延。 1.細菌感染:遷延性和慢性腹瀉患兒的大便培養結果顯示, 條件致病菌占59.4%。 導致慢性腹瀉前5位的細菌為:奇異變形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枸椽酸桿菌、克雷伯菌屬、致病性大腸桿菌。

2.寄生蟲感染:慢性腹瀉的感染因素中, 寄生蟲感染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尤其是腸阿米巴痢疾, 常常導致病程遷延。 3.巨細胞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引起慢性腹瀉也是目前討論的熱門話題, 隨著對巨細胞病毒檢測水準的提高, 認為巨細胞病毒感染也可能是兒童慢性腹瀉的原因之一,其發病機制及確切相關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非特異性炎症性腸病:非特異性炎症性腸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 主要臨床表現為長期黏液便或黏液血便, 其發病機制還未得到確切認識。 很多人認為感染因素是炎症性腸病重要的致病因素, 但目前國內外的研究還未發現炎症性腸病與某種特定的病原體密切相關。

炎症性腸病的病因複雜, 症狀多樣無特異性,診斷困難。 臨床醫生應引起高度重視, 如果遇到反復發作的急慢性腹瀉, 且伴有持續腹痛、消瘦伴或不伴有發熱, 大便性狀為黏液便或黏液血便,常規實驗室檢查無陽性結果, 一般抗感染治療無效者, 應及時行電子結腸鏡檢查或消化道造影檢查, 同時取腸黏膜完善組織病理學檢查, 一旦確診就必須馬上採取積極有效的治療。

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引起慢性、遷延性腹瀉的致敏原許多食物可出現過敏或不耐受, 牛奶蛋白和大豆蛋白是最常見的蛋白抗原, 也可來源於母乳, 主要是與母親的飲食有關。 母乳餵養兒也易患過敏性消化道疾病。 食物過敏的發病率與年齡呈負相關,大多數患兒在1~2歲後就能逐漸耐受過敏性蛋白抗原。

食物過敏與母乳餵養兒遷延性、慢性腹瀉的發生相關性 過去, 人們認為母乳餵養兒不易發生食物過敏反應, 但臨床上卻常常見到純母乳餵養兒出現濕疹、腹瀉等現象,應高度警惕食物過敏可能。 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兒更容易發生食物過敏。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在嬰兒期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瀉,在年長兒和成人的腹瀉症狀很輕微或僅有腹脹或腹部不適等。 現在逐步對乳糖不耐受導致的腹瀉引起重視,在嬰兒腹瀉中乳糖不耐受的發病率占46.9%~70.0%。 乳糖不耐受用普通的抗感染藥或助消化藥均無明顯效果。 乳糖不耐受如果沒有早期確診,部分患兒會發展成遷延性或慢性腹瀉,

導致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等嚴重後果, 對小兒的健康危害較大。

其他原因其他原因包括神經系統調節功能障礙、免疫缺陷病、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營養不良、乳糜瀉、微量元素缺乏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