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溫國輝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 加快民生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

資訊時報訊 昨日下午, 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 研究部署推進民生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工作和加強水環境治理保護工作, 審議並原則通過《廣州市治水三年行動計畫(2017~2019年)》《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廣州市旅遊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廣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

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決議的實施方案》, 同意修改完善後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實施方案》明確了民生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目標是基本公共教育更加優質均衡發展、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供給能力和品質不斷提高、全民健身公共體育設施日臻完善、民政設施服務能力更加適應社會需求。

工作任務方面, 包括做好民生基礎設施佈局規劃、加快專案建設、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3個方面共12項任務。 《實施方案》要求各相關單位強化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加強督辦協調。 會議指出, 今年初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對民生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作出決議, 體現了市人大對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視。 各區政府、市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以落實議案決議為契機, 大力推進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民政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 要圍繞建設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統籌協調、科學謀劃, 推動民生事業提質發展, 同時著力補齊短板, 讓廣大市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決議的實施方案》, 同意修改完善後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實施方案》明確了推進治水工作的目標、任務、保障措施。 其中任務包括加強水環境治理、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化水資源管理、加強水生態修復、加強執法監管、健全水環境治理體制機制等7個方面共36項, 明確了各項任務的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 會議指出, 河湧治理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著力點和重要抓手, 既是攻堅戰, 也是持久戰。 市人大就全面加強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提出議案, 是對政府治水工作的鞭策和督促。

各區政府、市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近期召開的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會議精神和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專題調研提出的意見, 按照各自職責抓好《實施方案》中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確保治水工作取得實效。

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廣州市治水三年行動計畫(2017~2019年)》。 《行動計畫》提出未來3年廣州治水工作的目標任務、工作分工、資金籌措、優化審批、保障措施等。 其中主要任務包括:實施城中村污水源頭收集截汙納管工作, 開展違法排汙專項治理行動, 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整治排污口, 新建擴建一批汙水處理廠, 鋪設主幹管和截汙支管, 全流程監管排水戶排水行為, 強化排水設施的日常養護和移交管理。

會議強調, 要梳理治水工作相關文件, 完善制度體系。 要加強治水工作的督導檢查、評估分析, 建立健全考核獎懲機制, 促進工作落實。

會議審議《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 《意見》提出進一步加快廣州旅遊業發展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其中主要任務包括深化旅遊體制改革、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全域旅遊建設、全面實施旅遊國際化戰略和“旅遊+”戰略等5個方面共25項。 會議原則同意《意見》, 要求修改完善後報市委審定。

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廣州市旅遊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廣州旅遊業的發展目標、空間佈局、重點任務、發展措施等, 並編制了旅遊建設項目庫。

其中, 重點任務包括:實施“旅遊+”戰略, 放大國際知名旅遊名片, 塑造特色鮮明的旅遊形象, 構建國際品質的旅遊服務體系, 完善國內外合作機制, 促進旅遊投資消費提質增效等。 力爭到2020年, 廣州旅遊業增加值達2240億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超過8%。 會議指出, 旅遊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廣州旅遊業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突出。 各區政府、各相關部門要立足實際, 制定實施《規劃》的具體方案、年度計畫, 推動旅遊業加快發展。

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廣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 《規劃》提出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的目標與指標、總體思路、空間佈局、基礎設施體系、保障措施等。 中心城區以問題為導向, 重點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改善修復水生態環境;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以目標為導向,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保護河湖水系等自然生態本底,高標準建設雨水設施,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控制率。按照規劃,2030年廣州海綿城市建設範圍力爭達到1461.8平方公里,打造成為高密度建設地區海綿城市建設典範。會議要求組織實施好《規劃》,促進廣州生態環境的保護。

重點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改善修復水生態環境;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以目標為導向,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保護河湖水系等自然生態本底,高標準建設雨水設施,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控制率。按照規劃,2030年廣州海綿城市建設範圍力爭達到1461.8平方公里,打造成為高密度建設地區海綿城市建設典範。會議要求組織實施好《規劃》,促進廣州生態環境的保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