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又是一年315 去年曝光的科技企業都如何了?

【天極網手機頻道】在去年的晚會上, 央視曝光了餓了麼、車易拍、道有道等科技公司, 讓我們看到這些代表著科技前沿的所謂互聯網公司, 或勾結黑作坊, 或給使用者設立交易騙局或惡意潛入使用者的手機吸話費扣費, 很是讓人痛恨。 如今, 又臨近3·15, 一年來, 這些互聯網企業科技公司們被曝光的那些問題, 都解決了嗎?

又是一年3·15

去年被曝光黑作坊的外賣平臺餓了麼 3·15前忙自糾自查

去年315, 央視曝光的第一家問題企業就是外賣平臺“餓了麼”, 央視315記者通過調查發現, 在“餓了麼”網站上, 存在著商家虛構位址、上傳虛假實體照片等情況。 另外, 在其網站上註冊的一些商家, 實體店面衛生狀況令人堪憂, 甚至是一些無照經營的黑作坊。

3·15之後, “餓了麼”加強了對新店註冊的把控環節, 目前日均審核商家2000多家, 排除商家600餘家, 淘汰率在30%左右。 被淘汰的原因包括:商家資質不符、證照問題和資訊填錯等。

同時, “餓了麼”開通監督舉報熱線, 並在app上線一鍵舉報違規商家功能, 目前用戶通過一鍵舉報功能對違規商家的舉報量每天達1000多起, 平臺日清退商鋪約40家。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今年315臨近, 為了防止再次被央視“點名”,

近期餓了麼對平臺上超過100萬商家開展飛行檢查, 查出並下線違規餐廳5257家。 據介紹, 違規餐廳大部分為個體經營商家 , 存在問題包括證照過期、使用虛假證照、非法套用他人證照、商標侵權、衛生環境惡劣、後廚行為操作不當等。

惡意扣費程式下線

315當日, 道有道通過惡意程式使手機使用者被莫名扣費的問題也被曝光。 在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移動網路安全小組的日常監察中, 發現了大量手機用戶被莫名扣費的現象。 其中, 道有道按照安裝啟動量或者展示次數收取推廣費, 把惡意程式推送到使用者的手機上, 最終惡意程式實現暗中扣費。

央視曝光的惡意應用有:天天酷跑最牛版、方塊相同連連消、無碼神器、搶票快手、遊戲修改大師等。

據調查, 在惡意程式背後的公司, 這裡的惡意程式竟然明碼標價出售, 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跳進“付費廣告”的圈套。 惡意程式觸發收費的按鈕五花八門, 有的是“我知道了”, 有的是對年滿18歲進行確認, 而有的想關閉程式也很困難, 使用者只能點擊確定。

就在剛剛, 筆者在應用商店裡試著搜索了杯曝光的這幾款惡意應用, 發現已經不見蹤影, 看來應該是直接被下線了。

二手車交易收費標準公開

二手車線上交易平臺車易拍因為交易價格不透明而被央視曝光。 據央視記者調查, 車易拍網站上用醒目的粗體字強調著, 交易“快速”、“透明”、“無差價”, 賣車人經過預約、檢測就可以進行15分鐘的網上競價。 但在競價過程中卻暗藏貓膩,

買家與賣家查看到的價格並不相同, 而這個差價卻流入了車易拍的口袋。

明裡一套暗裡一套, 無疑是用戶最痛恨的, 在追求公平、透明的互聯網時代, 這樣的把戲很容易就會露出馬腳。 那麼曝光之後, 車易拍的這一問題還存在嗎?

在被曝光之後, 車易拍表示這是一個誤會, 事先沒有給使用者解釋清楚規則。 並隨即回應稱, “車易拍沒有明確告知賣家, 我們的確存在失誤, 需要及時改正, 我們鄭重道歉。 ”同時表示已經將車易拍收費明細在網站首頁做了公示, 收費標準和收費原則也完全公開。

編輯點評:整體來看,被曝光的這些企業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整改或糾正,雖然舊問題已經消停,但今年以來卻有更多的新騙局新問題浮出水面,比如亂象叢生的P2P平臺、短信電話詐騙、微商假貨以及手機品質問題等等。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當屬一些“假”P2P公司,他們拿了用戶的錢不做借貸的事兒,而是挪作他用,甚至獲得巨額集資後一跑了之,讓用戶蒙受直接的經濟損失。當然還有微商假貨問題,由於缺乏監管,關於微商假貨如假面膜等出事兒的新聞不絕於耳。另外近年來智慧手機的品質問題也越來越繁雜,包括手機自動關機重啟、螢幕失靈等等,給使用者平添不少煩惱。

近年來,互聯網企業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在這樣的背景下,難免會有充數的濫竽害群之馬,良莠不齊的生長態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正常的工作生活,一些違規企業上榜3·15從概率上來說在所難免,不知道今年又有誰會上榜呢?

我們都知道央視的曝光起的作用非常有限,畢竟幾個小時的晚會不可能把所有違規企業都揪出來,但3·15還是可以給商家起個震懾的作用,給用戶起個提醒的作用。當然最關鍵還是要依靠有關部門的監管,用戶碰到類似的問題也可以積極監督舉報,讓這些違規、詐騙行為無處遁形。

編輯點評:整體來看,被曝光的這些企業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整改或糾正,雖然舊問題已經消停,但今年以來卻有更多的新騙局新問題浮出水面,比如亂象叢生的P2P平臺、短信電話詐騙、微商假貨以及手機品質問題等等。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當屬一些“假”P2P公司,他們拿了用戶的錢不做借貸的事兒,而是挪作他用,甚至獲得巨額集資後一跑了之,讓用戶蒙受直接的經濟損失。當然還有微商假貨問題,由於缺乏監管,關於微商假貨如假面膜等出事兒的新聞不絕於耳。另外近年來智慧手機的品質問題也越來越繁雜,包括手機自動關機重啟、螢幕失靈等等,給使用者平添不少煩惱。

近年來,互聯網企業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在這樣的背景下,難免會有充數的濫竽害群之馬,良莠不齊的生長態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正常的工作生活,一些違規企業上榜3·15從概率上來說在所難免,不知道今年又有誰會上榜呢?

我們都知道央視的曝光起的作用非常有限,畢竟幾個小時的晚會不可能把所有違規企業都揪出來,但3·15還是可以給商家起個震懾的作用,給用戶起個提醒的作用。當然最關鍵還是要依靠有關部門的監管,用戶碰到類似的問題也可以積極監督舉報,讓這些違規、詐騙行為無處遁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