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轟動!三明5歲女童血壓一路飆升,生命危在旦夕,福州多家醫院聯合做了這件事……

1個多月前,

5歲的三明女童小奇(化名)

血壓卻一路飆升,

用最大劑量的降壓藥, 也控制不住,

生命危在旦夕!

輾轉兩地,

在多醫院多學科專家的合作下,

一場與死神搏鬥的手術就此開始!

......

輾轉兩地, 生命危在旦夕

在半年前感冒後, 小奇就出現乏力, 稍活動後就出現氣喘, 父母帶著小奇先後就診了三明、福州、上海等各大醫院, 考慮慢性心功能不全, 需長期吃藥治療。

但小奇活動後仍感覺氣短無力, 期間還出現視力明顯下降, 治療卻不見好轉。 然而, 噩耗還沒結束, 1個多月前:

小奇因為發熱, 住進三明市第一醫院

期間血壓異常的高, 最高達187/132mmHg, 檢查發現小奇右腎上腺有直徑約4釐米的腫塊!

小奇已經不能平躺, 隨時有腦出血、昏迷等生命危險。

建議立即轉上級醫院, 隨後被緊急送往省婦幼保健院兒童救護中心進行搶救治療。

小奇住進福建省婦幼保健院

檢查發現同時患有“急性支氣管肺炎、肝功能損害、肺炎支原體感染”等疾病。

降壓藥用到最大量, 血壓還是越來越高, 收縮壓最高的時候能達到200mmHg!

心臟功能很差, 多次出現心功能衰竭, 心臟彩超提示其心臟功能只有正常仍1/3到1/2!

隨時可能出現高血壓腦病、腦出血、心跳驟停等併發症, 生命危在旦夕。

控制血壓迫在眉睫, 聯動全市全院專家會診

經過省婦幼保健院兒童救護中心的專家們討論,

小奇的病很可能是由她右腎上腺的腫塊引起。 慮該腫塊可能是“嗜鉻細胞瘤”, 而且嗜鉻細胞瘤屬罕見病, 多發生於40-50歲成年人, 年發病率3-4/100萬人, 兒童極其罕見。 該病以手術難度大, 手術風險高、術中及術後死亡率高及併發症多而著稱。

唯一的辦法是儘快冒險手術切除, 否則血壓無法控制。 但是, 以小奇目前條件可能無法承受手術風險。

因此, 在省婦幼保健院兒外科主任醫師周朝明的牽頭下, 組織了全市多家醫院專家緊急會診, 其中包括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福建省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兒外科,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兒童救護中心、小兒內分泌科、麻醉科、藥劑科等相關科室專家, 經過討論, 決定先控制小奇的血壓,

待血壓穩定10~14天后再再在多學科合作下冒險行行腹腔鏡下嗜絡細胞瘤切除術的治療方案, 該微創手術方式在省內兒童領域系首例報導 。

11.23上午, 一場與死神搏鬥的手術就此開始!經歷過這場手術的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兒外科主刀醫生周朝明主任事後這樣描述。

手術取三個5毫米的小切口, 插入腹腔鏡及操作器械, 手術醫生利用腹腔鏡有放大手術視野的優勢找到腫瘤, 位置較深, 位於右上腹後腹膜, 直徑約4釐米, 緊鄰右腎上極, 下腔靜脈、右腎靜脈及腹主動脈等大血管及胰腺、肝等器官, 細心輕柔分離腫瘤的供應血管, 術中稍有不慎因擠壓有導致高血壓顱內出血、心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或損傷大血管致大出血,

在結紮有腎上腺靜脈時小奇的血壓迅速下降, 血管床擴張, 收縮壓一度降到50mmHg, 出現休克, 危及生命!

麻醉科盧國林副主任醫師迅速將術前備好的升壓藥用上, 快速輸血輸液, 在內外科及麻醉科的默契配合下, 小奇的血壓很快得到上升, 外科醫生順利摘除腫物, 小切口取出腫物, 小奇也被送回兒童救護中心繼續觀察治療。

術後觀察1周後, 小奇的血壓已經在正常範圍了, 人也活潑了, 現患兒已痊癒出院。

省婦幼保健院兒童救護中心王世彪主任:

嗜鉻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內分泌疾病, 在兒童高血壓中的發病率只有1.7%, 發病高峰30到50歲。 確診該病後需儘早手術, 但術前必須充分準備;且術後要終身隨訪, 防止複方及轉移。

命運之神還是眷顧小奇的,

小奇的生命被成功挽回,

祝願小奇一生健康!

END

通訊員:林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