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負面情緒不可怕,5分鐘教你克服失眠,抑鬱,焦慮,重獲輕鬆快樂

自心靈的圈子成立以來, 經常在後臺收到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 圈姐特地開設了諮詢欄目。

心學院”-“心理問答”裡說出你的問題, 會有專業的資深心理諮詢師為你解析。

關鍵字:抑鬱

來信一:總是走不出抑鬱怎麼辦?每天晚上不想睡覺, 早上總是情緒低落, 對一切都力不從心, 總覺得活著實在沒有多大意義, 和爸媽關係也一般, 老公也無法理解自己。 我感覺自己越來越不正常了, 抑鬱症越來越嚴重, 越來越搞不懂自己、受不了自己, 到底該怎麼辦才能讓自己不抑鬱?

回答一:其實,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抑鬱情緒, 就如難過、憤怒等情緒一樣, 抑鬱是一種典型的負面情緒, 是一種因為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消極情緒。

然而,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 並不是自己情緒低落了就是得了抑鬱症。 在沒有任何事件刺激的情況下,

每天都出現情緒低落、反應遲鈍、自我否定、記憶力下降的狀況, 甚至產生自殺念頭等情況, 並且這些悲觀情緒持續出現兩周以上, 同時排除患有其他內科疾病後, 才有可能被判定為患上抑鬱症。 抑鬱症的病理性情緒必須超過兩個星期。

所以, 你不必先將自己的抑鬱情緒與抑鬱症畫上等號。

其次, 雖然抑鬱情緒讓你覺對生活充滿了無力感, 認為生命沒有太大的價值感, 但是它並非對人一點幫助都沒有。

研究發現, 抑鬱情緒也有非常多的正面意義——它可以給予我們積攢面對困難時所需要的能量的能力, 讓我們可以暫時停止對於困難問題的嘗試, 從而有更多的空間, 去尋找更多的資源和幫助, 積攢力量解決問題,

最終更快、更好地讓自己脫離困倦。

當你自己認識到了抑鬱情緒對你的積極意義之後, 要接納這份情緒或者調整這份情緒就變得簡單了, 更沒必要認為你自己是不正常的, 可以將抑鬱情緒當做是“心理感冒”。

若想要改變自己的抑鬱情況, 先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是關鍵。 人的情緒本身就處在一條波動線上, 有快樂情緒, 必然就會有消極情緒。 當抑鬱情緒來臨時, 你可以像對待快樂情緒一樣對待它, 讓它自然地來自在地去, 允許它和快樂情緒像日月交替一樣地存在。

在此基礎之上, 你可以適當地嘗試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 這樣情緒就可以自然而然就進入調適狀態了。

關鍵字:焦慮

來信二:我最近進入了工作狂模式, 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自己對自己不滿意, 也擔心周圍的人對自己不滿意。 我已經完全被焦慮吞噬了, 陷入了越做越焦慮、越想越焦慮的惡性循環中, 感覺自己沒救了, 把自己越逼越緊。

回答二:根據你的情況描述, 你若想要打破現在的惡性循環的魔咒,

妥善地處理自己的焦慮, 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

人一旦有較嚴重的焦慮, 在工作方面的表現, 就是容易讓自我成為工作狂, 瘋狂攬活, 但是又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將自己陷入任務越多、越無法開始, 越無法開始、就越焦慮的境地, 情況嚴重者甚至出現拖延症、易怒暴躁、自暴自棄等症狀。

實際上, 當代社會生活中, 每個人都在承受著“焦慮”的折磨。 其實焦慮對你而言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它代表著你不滿足於現狀, 想要做得更好。 焦慮時, 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會提高, 讓人有更大的能量處理事情、提高辦事效率。

人們之所以會在焦慮時感到痛苦並引發一系列症狀, 是由於焦慮時一定會有不合理的思維存在, 正是其不合理的思維維持著精神的緊張和身體的不正常反應。當你在焦慮時,會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對自我不滿意,甚至認為自己沒救了,正是這些不合理思維才是你焦慮的本質。

因此,當焦慮來臨時,放棄對焦慮的抵抗和評價,接納不完美的自我,避免讓自己陷入我很差勁、我很無助的負面沉思,對緩解焦慮症狀會有非常有效的幫助。

除了認知方面的調整以外,在行動上,焦慮嚴重時,儘量讓自己先做一些隻動手不動腦的事情。當我們將時間花在動手的事情上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能得以適當的放鬆,這對降低焦慮也會有明顯的作用。

關鍵字:失眠

來信三:明明很累、明明很困,明明很想睡,躺在床上一直閉著眼睛,可就是失眠睡不著,腦袋裡胡思亂想的。第二天醒來告訴自己,今晚一定早點睡,可是一天又一天,重複失眠的過程,已經持續將近一個月了,太痛苦了。為什麼會這樣?該怎麼辦好,或者說該怎樣放鬆心態?

回答三:失眠本身並不是問題,是人們對失眠的觀念和過度關注構成了失眠中最讓人備受折磨感到痛苦的部分。你的情況也是如此。失眠的時候,對其刻意關注是失眠造成人們困擾的核心原因。

圈姐曾聽說過一個關於失眠原因的小段子:為了想清楚我昨晚為什麼失眠,我今晚又失眠了。生活中很多人在失眠的時候確實會去想“為什麼失眠了”、“失眠了可怎麼辦”、“失眠可害死我了”……第二天起床後,心裡又想著“我昨晚失眠了”、“失眠讓我沒精神”、“失眠讓我整個人都不好了”“如果我昨晚沒有失眠多好”……

為了“解決”失眠,在失眠和失眠之後第二天白天腦袋裡一直想著這些事情的你,其實正在做艱苦複雜的腦力勞動。這是十分高強度的思維活動,你一直在思考一件無論如何怎麼想都想不通透的問題,將自己置入了關於失眠的惡性循環鬥爭中,消耗了自己本有的精力。

當你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又睡不著的時候,不把那時的“醒著”當“失眠”,就是改善失眠最好的辦法。睡意來了你再睡,沒有來,就一直醒著。通常,這麼做你會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或許你依然沒入睡,但因為沒有多少焦慮地醒著,當你起來後精神狀態也不會差。

THE END

心靈的圈子:每天學點心理學,做自己的心靈療愈師。

正是其不合理的思維維持著精神的緊張和身體的不正常反應。當你在焦慮時,會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對自我不滿意,甚至認為自己沒救了,正是這些不合理思維才是你焦慮的本質。

因此,當焦慮來臨時,放棄對焦慮的抵抗和評價,接納不完美的自我,避免讓自己陷入我很差勁、我很無助的負面沉思,對緩解焦慮症狀會有非常有效的幫助。

除了認知方面的調整以外,在行動上,焦慮嚴重時,儘量讓自己先做一些隻動手不動腦的事情。當我們將時間花在動手的事情上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能得以適當的放鬆,這對降低焦慮也會有明顯的作用。

關鍵字:失眠

來信三:明明很累、明明很困,明明很想睡,躺在床上一直閉著眼睛,可就是失眠睡不著,腦袋裡胡思亂想的。第二天醒來告訴自己,今晚一定早點睡,可是一天又一天,重複失眠的過程,已經持續將近一個月了,太痛苦了。為什麼會這樣?該怎麼辦好,或者說該怎樣放鬆心態?

回答三:失眠本身並不是問題,是人們對失眠的觀念和過度關注構成了失眠中最讓人備受折磨感到痛苦的部分。你的情況也是如此。失眠的時候,對其刻意關注是失眠造成人們困擾的核心原因。

圈姐曾聽說過一個關於失眠原因的小段子:為了想清楚我昨晚為什麼失眠,我今晚又失眠了。生活中很多人在失眠的時候確實會去想“為什麼失眠了”、“失眠了可怎麼辦”、“失眠可害死我了”……第二天起床後,心裡又想著“我昨晚失眠了”、“失眠讓我沒精神”、“失眠讓我整個人都不好了”“如果我昨晚沒有失眠多好”……

為了“解決”失眠,在失眠和失眠之後第二天白天腦袋裡一直想著這些事情的你,其實正在做艱苦複雜的腦力勞動。這是十分高強度的思維活動,你一直在思考一件無論如何怎麼想都想不通透的問題,將自己置入了關於失眠的惡性循環鬥爭中,消耗了自己本有的精力。

當你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又睡不著的時候,不把那時的“醒著”當“失眠”,就是改善失眠最好的辦法。睡意來了你再睡,沒有來,就一直醒著。通常,這麼做你會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或許你依然沒入睡,但因為沒有多少焦慮地醒著,當你起來後精神狀態也不會差。

THE END

心靈的圈子:每天學點心理學,做自己的心靈療愈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