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宮頸癌如何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宮頸癌是現在很常見的疾病, 對於女性的傷害是很大的, 這可是惡性腫瘤, 由於發病部位比較隱私, 平時也不會得到我們的重視, 一般來說當我們確診的時候, 已經很嚴重了, 對於宮頸癌的檢查想, 需要我們做好瞭解, 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在生活當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規律, 有些時候可能就是因為你的不在乎, 而患上比較嚴重的疾病, 這可是非常讓人難受的, 對此, 大家要趕緊行動起來, 增強自己的身體抵抗力。

1、陰道細胞學檢查:多年臨床實踐證明, 陰道細胞學檢查是發現早期宮頸癌的一個很有價值的方法。

由於癌細胞代謝快, 凝聚力差, 容易脫屑, 取材及檢查方法簡便, 準確率高, 目前已普遍作為宮頸癌普查篩選的首要方法。 有關陰道細胞學檢查的標本採取、檢查方法及癌細胞的特徵等。

2、陰道鏡檢查:一般能放大10~40倍, 對宮頸表面上皮和血管進行觀察, 可提高陰道細胞學和活檢的診斷準確性。 同時亦可避免濫用宮頸活檢和不必要的錐切。 有人認為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癌的早期診斷價值可與細胞學相提並論, 兩者合用可互補不足。 不少作者報導, 細胞學和陰道鏡合用, 使早期診斷正確率高達98~99%。

3、陰道顯微鏡檢查:能放大100~300倍, 宮頸塗以1%甲苯胺藍染色, 可以觀察細胞結構, 根據細胞的形態、排列、大小和核的大小、形態、著色深淺及毛細血管圖像等進行分類診斷。

但此法不能代替活檢, 所以實用性較小。

4、宮頸活體組織檢查:活組織病理檢查是診斷子宮頸癌最可靠的依據。 對陰道細胞學、陰道鏡檢查可疑或陽性;對臨床表現可疑宮頸癌或子宮頸其他疾病不易與宮頸癌鑒別時, 均應進行活組織檢查。 取材方法有可疑部位或診斷為癌部位四點常規取材;碘不著色區多點取材加頸管搔刮和在陰道鏡下取材等。 報導陰道鏡下活檢的癌漏診率為5.5%, 碘不染區多點活檢的癌漏診率為4.3%, 二者結果相近。

5、子宮頸錐形切除檢查:對陰道細胞學屢次陽性, 而陰道鏡或活檢陰性者;宮頸多點活檢證實為原位癌, 但又不能排除浸潤癌者,

治療前應考慮宮頸錐切, 作連續切片進一步明確診斷。 我們曾遇一例, 多次宮頸刮片陽性, 但多次多點活檢及頸管搔刮均未查見癌, 最後行宮頸錐切, 作連續切片1500張, 才確診為原位癌累及腺體。 雖然宮頸錐切的診斷準確率較高, 但操作較複雜, 須住院, 術後併發症亦較多, 因此, 近來不少作者主張用上述方法綜合檢查替代。

6、局部塗片檢查:宮頸局部塗片快速診斷法:楊簡(1963)根據表面染色法原理, 設計應用鐵蘇木素液直接宮頸局部染色法, 輔助診斷早期宮頸癌。 其原理是當癌細胞的核染色質增多與染液中的鐵蘇木堿相結合, 能在1~2分鐘內即被染成深黑色, 而正常粘膜則不著色或僅著淺灰色, 兩者呈鮮明對比, 肉眼可做出初步判斷。

此法操作簡便、快速, 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 可作為防癌普查或防癌門診初篩的方法之一。 但不是特異診斷法, 必須進行活檢肯定診斷。

上述就是關於宮頸癌的檢查, 其實就是宮頸癌的確診, 看看我們是否患有宮頸癌。 這是婦科疾病, 一旦患上之後, 往往會導致女性隱私部位出血, 嚴重影響她們正常的生活, 為此一旦發現宮頸癌, 就要儘早做好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