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著名詩人余光中病逝:他和母親不再隔著一首《鄉愁》

2017年12月14日中午, 著名詩人余光中在臺灣高雄醫院逝世, 享年90歲。

據臺灣媒體報導, 因高雄氣溫波動, 餘光中日前去醫院例行檢查時, 醫生建議他入院靜養。 後被傳出疑似中風, 肺部感染, 轉入加護病房住院檢查。 期間他旅居在國外的女兒們也趕回照看老人。

2016年, 余光中曾不慎跌倒, 因顱內出血住進加護病房。 2017年10月, 他曾在90歲壽辰前表示, 希望能恢復健康, 再寫兩本書。 然天不假年, 這位元作品多選入課本、文壇的“璀璨五彩筆”最終過世。 台媒稱, “親人與文壇好友都十分傷痛。 ”

餘光中1928年生於南京。 2017年10月, 位於他家鄉南京的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為慶祝他的生日,

出版了餘光中詩集《風箏怨》, 餘光中親自命名、作序, 審定100首入選篇目。

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選兩岸三地的中小學語文教科書, 最為人熟知的是他的代表作《鄉愁》。

不過, 進入新世紀後, 餘光中的鄉愁不再濃得化不開。 2000年前後, 他幾乎每年都來大陸。 1992年去北京, 1997年去東北, 2001年4月首次到山東。 即便如此, 他仍覺對中國河山“沒有看夠”, “才把中國的北方看了一點點”。 在山東大學做講座時, 他開場便笑稱, 走過了世界那麼多大學, 看到過那麼多女生, 沒想到山大女生這麼淳樸。

當時媒體報導, 離開山東前, 餘光中讓朋友將他帶到黃河邊。 黃河是余光中思鄉的情緒和詩句中, 經常出現的意象。

然而直到73歲,

他才第一次看到黃河——黃河果然如他心中所想的那麼黃。

當地媒體稱, 這位年逾七旬的詩人遏制不住心中湧起的衝動, 蹲下身去, 親手摸了黃河水, 還叫女兒也摸一摸, 最後, 全家人都摸了黃河。 回到車上, 同行的人都忙著刮去鞋底粘上的泥漿, 但餘光中沒刮, 把它帶回了臺灣。 泥漿幹成了黃土, 被詩人小心地存放在盒子裡, 擺放在書架上。

餘光中後來撰文稱, “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 我的書房裡就傳來隱隱的黃河水聲。 ”

‹ 火星試驗室 ›

博雅天下旗下產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媒體鼎力支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