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獲150萬美元融資,直播平臺Belive“賣藝不賣身”的路卻不太好走

日前, 36氪獲悉, 新加坡直播平臺Belive 宣佈獲得1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投資方為新加坡媒體巨頭Mediacorp。

在中國, 直播早已不是個新鮮玩意, 此前所謂的千播大戰雖有些誇張, 但各家競爭之激烈卻是不假。 而這一點, 在東南亞或許同樣可預見。 據36氪觀察, Belive 進場之前, 東南亞直播賽道已有不少玩家:如36氪曾報導的Kitty live、亞創集團旗下的 Up Live、獵豹旗下的 Live.me 、YY 李學淩的 Bigo live、香港全民快樂科技的 It's Me 、黃立成的 17、廣州世訊資訊科技的 Nonolive 等等。 另外, VOOV 是騰訊自己孵化的出海直播專案, 此前映客也高調月臺過投資項目 MeMe。

從直播內容來看, Belive認為它們和直播老大Bigo的區別在於,

後者重顏值, 而它們的引導方向偏才藝, 打開Belive的APP, 上方標籤欄主要有最火熱直播、才藝、美食、娛樂、音樂等頻道, 下方功能欄則類似Instagram, 並無太大區別。

直播頁面

此外, 相比於Bigo 偏UGC的運作方式, Belive還有不少PGC 的內容, 以保證平臺活躍度和用戶黏性。


而從盈利模式來看, 也主要還是直播打賞, 不過據Belive官方表示, 和Bigo相比, 它們的差異化有兩點, 一個是針對直播分成, Belive只抽取四成, 相比其他直播平臺抽成比例更低;同時試圖探索除直播抽成外的其他商業模式, 目前在試行的就是靠直播活動拉商業贊助。 但Belive並未透露這部分的收入貢獻了多少整體收入。

Belive APP使用截圖

儘管Belive並未透露其平臺目前的用戶數量和DAU數量, 但Belive稱一個比較火的直播中, 用戶數量平均在80到150人左右, 這個資料相比其他平臺來說, 沒什麼亮點。

而且就目前而言, Belive宣稱的靠才藝來留存使用者的方式, 也並沒有太多新意, 直播產品關鍵靠使用者關係和使用場景, 缺乏關係和場景, 用戶留存和獲取都是問題。 直播 App 鼻祖 Meerkat 就因為遭 Facebook、Twitter 圍堵,後者封殺了 Meerkat 對使用者資訊和關注關係的抓取, Meerkat 不得以宣佈放棄這個業務。

對於Belive來說, 一是沒有先發優勢, 二是模式上並無太大新意, 三是抽成比例少, 但其他變現方式的效果也難說好。 因此固然主打“回歸生活、拒絕色情”的初衷是好的,

但在此基礎上的內容運營卻缺乏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意點, 因而在已然十分激烈的直播紅海中, 它的優勢可以說並不大。

App Annie上Belive在新加坡社交類排行最高僅在40多名左右

當然, 它背靠媒體巨頭, 若是能夠和媒體的部分業務資源協同起來, 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內容為王的時代, 在娛樂屬性這個方向的引導下, 如果能持續產出可消費的娛樂類內容, 才擁有核心競爭力。

直播這門生意, 商業模式現在不外乎打賞、導購、廣告等, 盈利上還有可玩味的空間。 作為一種流量變現管道, 和新聞、電商、視頻、工具等產品一樣, 它的目標是要讓使用者在平臺上發現價值、產生興趣、打開更多、停留更久。

可以預見的是, 隨著東南亞地區網路狀況發展、支付體系逐步健全,

未來該地區的直播大戰會愈發激烈, 畢竟在賽道上的玩家都不是一般選手, 每個人都想成為最後的冠軍, 雖不至於你死我活, 但和所有燒錢的領域一樣, 整合是不可避免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