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高新6反潛機先進麼?

解放軍報此前報導, 由南海艦隊導彈驅逐艦長沙艦(舷號173)、海口艦(舷號171)和綜合補給艦駱馬湖艦(舷號964)組成的遠海訓練編隊在起航後不久, 即在南海某海域展開了一次海空反潛演練。 此次演練的最大亮點, 是剛入列不久的新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首次參加聯合反潛訓練。

高新-6是我國基於運-8改進平臺研製的首款反潛固定翼巡邏機, 用於取代上個世紀末研製的運-8海上巡邏機。 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換裝了新型渦槳發動機, 功率、航程、續航時間都得到了提高。 高新-6號的研製使我國成為具備製造反潛巡邏機能力的少數國家之一,

其正式服役後將成為中國海軍今後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反潛平臺, 對於大幅提升解放軍的反潛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高新6號"最大巡航速度、一般巡航速度、最大起飛重量都與P3C相當, 僅最大航程不如P3C。

"高新6號"可搭載超過10名乘員, 包括駕駛員、雷達員、聲納員、搜潛員, 以及技術分析、聲納吊放、武器操縱等人員, 形成集偵察、分析、攻擊於一身的反潛體系。 "高新6號"的機鼻裝備一個"腮"形整流罩, 配置可360度環視海面的搜索雷達, 能有效探測潛艇的通氣管、潛望鏡、浮標等--而P-3C的攝像機雖然安裝在相同的位置, 但檢測範圍遠小於"高新6號"。 機尾有一條很長的"尾刺", 即是安裝了用來探測水下潛艇的磁異偵測儀。

在該機的機體上下, 還密佈著很多刀型高頻天線, 除了通訊目的之外, 它們更多的被用來接收漂浮在海面上的聲呐所發回的信號。

在各種反潛作戰方式中, 航空反潛以其反應時間短、機動能力強、作戰效率高以及在反潛作戰中的主動地位和安全性等眾多方面的突出優勢而被視為最重要的作戰手段。 從現代反潛作戰來看, 水面艦艇和潛艇等其它反潛作戰平臺不僅機動能力缺乏優勢, 還往往因自身發動機或螺旋槳產生雜訊而導致聲納的探測能力受到很大干擾, 即使是由數量可觀的艦艇編隊形成的反潛區域也是有限的。 而反潛飛機不僅速度快, 機動靈活, 能夠以絕對優勢的速度搜索、跟蹤和攻擊各種潛艇,

而且機載搜潛設備多種多樣, 通常少量反潛飛機在較短時間即可執行對很大面積海區的監視和搜索任務。 而長期以來, 由於多方面原因, 中國海軍對近海海域水下目標的搜索, 監視能力一直相對薄弱, 尤其是能夠進行大區域、大面積水域快速巡邏和快速反應的空中反潛裝備相對欠缺, 已經嚴重滯後于中國海洋安全形勢的發展變化, 因而, 在短期內迅速提高中國海軍的反潛裝備水準和作戰能力, 尤其是儘快發展和提高中國海軍的航空反潛能力已經是當前海洋安全形勢十分迫切的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 為適應海上航空反潛作戰需求, 發展像高新-6號這樣的以反潛為主的岸基固定翼多用途海上巡邏機,
可將中國海軍反潛線前推上千公里, 成為海軍走向遠洋的守護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