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愛的她們》:情的共鳴,愛的共振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 覺得現代家庭中的代際關係越來越複雜。 雖然如今的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沒有兒女之間的紛爭, 但父母輩和子女的代際卻呈現的尤為明顯。 正在愛奇藝熱播的《親愛的她們》聚焦的就是獨生子女浪潮下, 父母一代人與兒女之間的代際關係。 不得不說, 這個話題涉及到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 情感、婚姻、教育、親子等等, 每一個都關切著大眾生活的點點滴滴。 從這個角度看, 《親愛的她們》所引發的情感的共鳴, 真愛的共振, 自然會是強烈且鮮明的。

獨生子女與父母的相處問題是一個頗具社會性的熱門話題。

就好像《親愛的她們》中的馬衛華(宋丹丹)和顧嘉一(薑妍)。 女兒30歲了, 因為幾天沒有與媽媽聯繫, 媽媽馬衛華就報警稱女兒失蹤了。 女兒回家後, 馬衛華就是對女兒實行24小時全程“監控”, 絲毫不給女兒留私人空間。 女兒男友何安寧曝光後, 馬衛華非得帶著自己的閨蜜天團, 對何安寧審七問八。 一種害怕女兒嫁出去, 害怕女兒被別人搶走的心態, 瞬間躍然屏中了。

不得不說, 《親愛的她們》對父母一輩人, 尤其是獨生子女父母們的心理世界的探尋是非常精准且透徹的。 馬衛華為什麼始終要“霸佔”著女兒, 不願和別人一起分享, 即便是她的男朋友也不行。 說到底還是害怕失去情感的安全港灣。

馬衛華離異單身, 就這麼一個女兒, 含辛茹苦把女兒拉扯長大, 當然不捨得把女兒拱手相讓。 也正因為如此, 當女兒發出“被媽媽管的太嚴, 失去自由”的時候, 馬衛華才會一個巴掌打上去。 但疼在女兒的臉上, 更疼在媽媽馬衛華的心裡。 說實話, 看這段戲, 尤其是作為獨生子女, 想起自己父母時, 眼淚瞬間就嘩嘩流了下來。

不僅父母輩與子女有代溝, 父母輩之間也因為種種原因的驅使, 而心生溝壑。 馬慧貞與許建設這條線, 主打的就是獨生子女父母之間的磕磕絆絆, 波波折折。 馬慧貞與許建設是老夫老妻, 但由於女兒不在身邊, 兩個老人就開始互虐互懟, 都是倔強的老人, 誰也不讓誰, 最終鬧到要離婚的地步。 這樣的家庭,

對現實的回饋也是很鮮活很真實的。

作為劇集中年輕人的代表, 顧嘉一和何安寧, 他們的分分合合, 情情愛愛, 就是現實生活中90後00後的真實寫照。 而他們與父母輩之間的各種矛盾、衝突, 溫情、美好, 也都是對獨生子女家庭所生髮問題的切實還原。 特別是馬衛華和顧嘉一這對母女, 從相互的溫暖到互相危機, 再到相互的理解、鼓勵, 將獨生子女浪潮下的親子關係詮釋的淋漓盡致, 刻骨銘心。 有一段顧嘉一得知媽媽馬衛華得了絕症的戲份, 顧嘉一淚牛滿面的後悔、懺悔, 讓人看的心都碎了。 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 在身邊時, 往往不懂得珍惜。 失去時, 才會加倍珍惜。

獨生子女浪潮下的各種家庭矛盾與糾紛, 尤其是理念上的、觀念上的、心理上的那些繁複而雜陳的代際衝突,

該如何解決?《親愛的她們》在提出問題的同時, 也給出了解決的方案。 即父母輩也應該學會放飛自我, 享受生活。

以宋丹丹為首的閨蜜天團, 就是一個這樣懂得放飛自我, 自由生活的群體。 她們相互關愛, 互相支持。 她們同甘苦, 共患難。 她們甚至同呼吸, 共命運, 將現在的生活過的有滋有味。 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也充滿了幸福的色彩。 人一旦心情好了, 心情舒展了, 其他任何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力作, 《親愛的她們》正在愛奇藝熱播, 有歡笑, 也有淚水。 有虐心, 也有暖情。 它深深的接著地氣, 牢牢的近著生活。 用真摯而細膩的情感, 飽滿而豐實的情節, 昂揚而向上的情緒,

帶著觀眾一起在彌漫著真情真愛的天空中遨遊、徜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