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一高校教師將高數課上成詩歌鑒賞 自編哲理小詩受追捧

大學生的思想國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人生。 用有限把握無限, 讓瞬間化為永恆……”

優美的詩句, 深邃的意境哲理, 你以為這是詩歌鑒賞課?那你猜錯了。 近日,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數學課堂上出現布萊克《天真的預言》改編體哲理小詩。 該校大一高數課老師張丹青將高數寫進詩句裡, 並融進人生哲理, 以此加深學生對“有限”和“無限”高數概念的理解, 贏得了不少學生的好評。 有同學直呼:“聽高數, 學人生, 不一樣的老師成就不一樣的學生!”

圖為張丹青老師在課堂上寫得哲理小詩。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董亞文 攝

“學會收斂, 才能有自己的成就。 為什麼擺動函數沒有極限, 就是因為他不收斂, 一會等於這個, 一會等於那個。 學習也是如此。 每個人的人生是有限的, 要用有限的人生去把握無限的可能, 才能讓轉瞬即逝的人生, 在他人心中化為永恆的紀念。 ”這幾句話, 正是該校機電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專業的高數老師張丹青對小詩的解釋, 也是對學生的忠告。

近幾日, 這首小詩和幾條忠告出現在該校高數課堂上, 被學生們評為“固定模式教育裡的一股清流”。

據悉, 張丹青是該校具有三十多年教齡的老教師, 教授安全工程專業的《高數》課程。 儘管年逾六十, 但張老師偏小鮮肉的長相被很多學生當做“男神”。 “會寫詩的高數老師”經學生髮到朋友圈後反響熱烈,

張老師表示, 這已不是他第一次“出名”了。

圖為張丹青老師在課堂上寫得哲理小詩。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董亞文 攝

“自我工作起, 我就開始嘗試用不一樣的方法講學生頭疼的‘惡魔’高數, 力求讓枯燥難懂的高數變得活潑有趣。 ”談起這樣授課的淵源, 張老師笑著表示, 自己當初上學老師授課的方式就比較傳統, 讓學生覺得數學很恐怖, “數學本身很枯燥, 像一個骨架, 但我想把這個骨架變成一個活生生的人, 讓學生感覺是在和人打交道, 這樣會比之前更有趣。 ”

同時, 該校機電工程學院輔導員也十分贊成這種方式, 複雜繁瑣的高數課能成為學校最火爆的課程之一, 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張老師結合小詩和段子,

用幽默的語言講授, 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心理, 也能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 ”

“大一的他們剛進入一個新的環境, 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 接觸較難的高數課程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張丹青老師在採訪時表示, 他用開放的心態不斷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與學生親近一點, 消減他們的恐懼。

圖為張丹青老師在上課。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董亞文 攝

三十餘年時光, 張丹青一直堅持這樣的授課方式, 同時力求突破, 不斷創新。 在他看來, 數學已“融進他的血液裡”。 “全才”“別人家的高數老師”“大師”……張老師小詩引學生紛紛點贊。

“丹青老師上課時, 給我一種真正教育家的感覺, 他不會教我們死記硬背, 按我們的喜好來教我們知識。

”學生崔夢波在課後表示, 老師能做到像朋友一樣, 與學生們談心, 教授知識, 指導如何做人, 是非常難得的。

崔夢波告訴記者, 聽學長說高數很難啃的韋於衫對這種方式表示了驚喜, 在快樂中學習, 不必擔心自己因不懂而掛科。 “被張老師的人格魅力折服, 每堂高數課都活力滿滿!”

該班學習委員宋瑞對從詩中學高數連連點贊, 她認為這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還能讓高數知識更容易被接受與理解。 “之前也擔心同學聽不懂, 現在看到他們積極的樣子, 我感到特別開心!”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于美霞 董亞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