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參加二次元、五十度灰、約翰列儂元素的威馬發佈會是什麼體驗?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

12月11日晚間, 威馬汽車在自己的大本營, 上海國際會展中心召開了盛大的品牌發佈會。

看完發佈會, 老司機感覺發佈會年輕時尚夜店風, 吐槽秀輕鬆詼諧, 大牌歌星表演精彩紛呈, 威馬汽車情懷滿滿, 是一場90後二次元和70後文藝青年都喜聞樂見的發佈會。

發佈會的內容主要有三大部分, 威馬造車理念、品牌Logo發佈和首款量產車亮相。

一 威馬造車理念

在主持人張紹剛和兩位搭檔的現場吐槽秀之後, 創始人沈暉上臺發表演講, 向大家闡述威馬造車理念。

首先, 承接張紹剛們的吐槽,

指出了現存傳統汽車和現在市場上電動車的窘境:“好的買不起, 爛的不想買”。

而汽車又承擔了綠色出行的重擔, 以上種種問題成了汽車界不可承受之重。

然後, 簡單分析問題的原因, 100多年汽車史, 形成現在汽車工業大規模、多品類和結構複雜的困難現狀。

而且, 汽車發展出現了明顯的偏科, 強壯的身體, 忽視了智力, 指出傳統汽車雖然動力充沛, 但是不具備智慧特性。

再通過互聯網大咖凱文 凱利在《科技想要什麼》中論述的觀點來帶出威馬的造車理念。

凱文凱利說:

科技想要的跟生命一樣, 更有效率、更多機會、更多樣化、更個性化、更美好、更有自由度和知覺能力, 讓科技可以不偏科、更強的進化下去。

當前, 汽車處於科技進化的十字路口,

毫無疑問, 汽車將成為一個超級移動終端, 智慧汽車每秒產生的資料就有1GB, 相當於發送20萬封電子郵件, 或者100張高清數位相片。

這些問題和現狀, 以及未來的需求, 促使威馬思考未來的汽車走向。 沈暉說威馬和他們不一樣。

威馬的目標是開啟智慧化電動車大眾化量產時代, 做用戶靠譜的出行夥伴, 造用戶用得起、用得爽的大眾化智慧電動車。

沈暉在這裡和其他場合多次強調大眾量產, 一定是數萬台以上規模的量產, 希望大家保持一點耐心, 給威馬一些時間。

怎麼樣才能讓用戶爽?沈暉說, 威馬汽車會有四個支撐點:AI、硬體、軟體和服務。

而Always On代表的開放互聯、即時線上是威馬汽車的重要特性。

威馬汽車計畫分四個階段,

逐步完成汽車的智慧化:

1、讓車具備聯網能力, 車不再是大屏永遠離線的資訊孤島, 而是互聯網路的一個節點, 能夠和外界即時交互;

2、讓汽車具備感知能力, 通過攝像頭, 雷達, GPS等感測器, 讓汽車具備視覺, 聽覺, 位置等感知能力, 汽車能夠識別和理解外部環境;

3、讓汽車具備協作能力, 通過前兩階段的能力, 汽車能夠和其他車輛, 車主, 行人, 道路等協作, 完成輔助駕駛等功能;

4、最終讓汽車具備決策能力, 這時汽車已經進化成具備自主意識的個體, 能夠自主決策, 完成無人駕駛, 生活和辦公助手等, 提升用戶用車體驗, 提升整體交通效率。

總結來說, 而威馬的造車理念就是推出一種聰明, 即時線上, 環保安全, 又具備分享駕駛樂趣的智慧電動車。

沈暉演講的最後部分, 介紹了威馬造車的進度, 首款量產車已經完成200萬公里的高溫、高寒和高原極限測試里程。

威馬在溫州的自建工廠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以上幾張來自威馬網站的照片顯示了各個車間的情況和工廠俯瞰全貌。

沈暉最後也打起了情懷牌, 向外界表達威馬使用者至上、尊重實體經濟、堅持優品美價的承諾。

二 品牌Logo發佈

發佈會第二部分, 威馬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發佈了威馬品牌Logo。

威馬的品牌Logo以五個圓柱為主體, 以一個圓圈環繞。

五個圓柱分別代表了人、車、平臺、雲和管道, 外層圓圈表示圍繞5個主體的生態環境。

漸變色Logo 靈感來源於極光, 象徵 Always On 的電動能和即時交互。 Logo 中心由 5 大滿格電量的柱狀波組成能量覺醒信號,

分別代表人、車、平臺、雲和多管道。

威馬的品牌Slogan是“Always On”, 時刻線上。

說到Always On, 威馬想表達的是汽車Always On, 汽車和用戶的交流Always On, 汽車和雲端的交流ALways On, 汽車和環境的交流Always On, 智慧助手Always On。

其實也表示汽車使用者的狀態是Always On, 一直線上, 激情澎湃。

附上威馬官方Living Logo視頻。

視頻載入中...

首款量產車亮相

威馬首款量產車是一款SUV, 命名為EX5, 和蔚來ES8編號規律類似, 其中E代表電動汽車, X代表SUV車型, 5是產品級別序列編號, 估計5是中端車型, 將來或許會有高於和低於5的型號上市。

因為沒有實際參數給出, 目測是一輛緊湊型尺寸的SUV, 和小鵬首款車, 奇點首款車, 榮威RX5等大小相當。

從外部造型來看, 穩重又不失動感, 我認為它屬於耐看的類型。

0.3的風阻係數意味著更小的阻力, 更長的續航里程。

中控臺上懸浮了酷炫的12.8寸大屏,螢幕可以旋轉,資訊娛樂隨心所欲。

車輛不能近距離體驗,從圖片看內飾風格偏簡潔穩重。

根據之前陸斌給出的資訊,這款車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達450Km,最大續航里程可達600km。

關於價格區間,威馬表示是20萬元區間,這和之前奇點汽車的價格區間重合。

合縱連橫

造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汽車和出行行業需要多方寫作。這裡簡單梳理威馬的主要合作事件。

2017年6月9日,威馬汽車與安悅充電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未來將在充電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共用,都市“房+車”共用模式探索及其他新能源產業鏈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2017年8月,威馬汽車與德國超跑品牌Isdera展開深度合作。雙方在研發、工程、產品、製造、資本等領域將相互扶持,共謀發展。

2017年9月12日,威馬汽車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宣佈,量產車型將100%聯網,並與360共同研發汽車資訊安全解決方案。

2017年9月,威馬汽車發佈旗下智慧出行品牌“GETnGO”,致力為用戶帶來“觸手可及,即刻出發”的全方位智慧出行體驗,成為城市綜合交通網絡的高效接駁者。同日,威馬汽車宣佈與共用單車品牌哈羅單車(Hellobike)開啟合作,通過整合分時租賃電動車+共用單車產品,搭建全新“4+2”(四輪加兩輪)場景和服務模式。

2017年10月,威馬汽車宣佈與Mobileye簽署備忘錄開展深度合作,未來將在威馬量產產品上應用Mobileye的智慧交通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2017年11月,威馬汽車與網易、網易人工智慧共同簽署獨家戰略合作協定,攜手打造“互聯網+”時代智能汽車。

在中國的創新企業,都會在BAT的格局中尋找一個位置,而威馬,和百度完成了互相選擇。

2017年12月5日,威馬汽車宣佈,完成了由百度資本領投、百度集團等跟投的新一輪融資。

本次發佈會,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受邀出席,並在現場分享了人工智慧與汽車行業融合發展的新洞察。

他認為,智慧汽車將成為全球未來十年最大的結構性機會,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必將出現偉大的公司。

百度 Apollo 開放平臺正積極與汽車產業上下游的優秀企業展開合作,並以開放的心態積極賦能像威馬汽車這樣優秀的中國造車新勢力,為中國汽車產業注入新動能,構建智慧出行生態。

情懷

品牌Logo發佈後,成為資本管理合夥人 沙燁 在約翰 列儂的偉大單曲《Imagine》的伴奏下,來了一次大型配樂詩朗誦,再一次為我們闡述了威馬的情懷。

《Imagine》是列儂單飛後的首支單曲,安祥旋律下極具力量,表達了列儂對和平的渴望。也體現單飛後列儂思想的昇華。

而威馬的情懷是:

大眾的價格,更好的性能;

更大的空間,汽車成為第二居所,享受更好的家庭生活;

電動汽車必將減少排放,驅走霧霾,帶來綠水青山;

智慧出行,減少每年25萬人的交通死亡;

在全球汽車品牌陣營,中國力量必將崛起;

在能源使用上,改變現在每年3.8億噸的石油進口現狀,實現中國能源安全。

潮範

或許是為了討好二次元的90後、00後的互聯網原住民,威馬發佈會風格很有時尚潮範。

從發佈會的場景佈置,到背景音樂選擇,到吐槽秀節目和大牌歌星的表演環節,體現了年輕的氣息。

發佈會伊始,吐槽大會主持人張紹剛和兩位搭檔出場,對當前電動汽車的痛點無情吐槽。

和蘋果、魅族等手機發佈會請大牌歌星開唱一樣,現在的汽車發佈會也成了明星演唱會。

在最後新車亮相時,威請來了Ellie Goulding演唱《五十度灰》的主題曲《Love me like you do》,激昂的歌聲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關於威馬

鑒於大家對威馬的瞭解較少,老司機這裡簡單整理了威馬汽車的總體情況。

關於威馬的情況,我從“人”、“財”、“物”、“時間”和“空間”幾個方面來介紹。

首先是威馬的團隊情況。

威馬的創始人 沈暉

最著名的經歷的就是帶領吉利並購富豪,並且主導了在中國市場的落地。在 2015 年,沈暉創立了威馬汽車。

聯合創始人兼副董事長 杜立剛

他的履歷主要包括了葛蘭素威康、卡夫卡食品、飛利浦家電(蘇州)等跨國公司的財務和管理工作。簡單說,他更擅長的領域就在於公司財務管理,成本控制,計畫分析,內部控制,ERP 系統實施,運營管理等方面。 據瞭解 , 早在 2012 年 , 杜立剛就創立了威馬汽車的前身 , 致力於純電動汽車 「 三電 」 系統的研發。

首席運營官 COO 徐煥新

先後在德國 FEV、大眾、賓士、富豪等公司任職,負責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商務拓展、市場、銷售等多個領域。另外,他還籌備建立了威睿電動汽車公司。從資歷可以看出,他同時具有研發和行銷背景,這應該是比較難得的一點。在大眾的時候,他的職位是研發部技術總監,而在富豪,他主導了新能源車的技術研發。

首席財務官 CFO 張然

曾在福特中國和北美擔任管理職務,之後加入吉利任集團 CFO,負責海外並購及融資。在吉利汽車擔任執行董事時,負責公司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基礎設置裝配及汽車金融體系管理等。

品牌戰略副總裁 陸斌

之前在上海通用、吉利、奇瑞工作,負責銷售、市場等領域的工作。

設計總監 孫震

一個生於 70 年代的雙子座設計師,畢業于考文垂理工學院(這個大學的汽車設計專業號稱全球第三),有著泛亞設計中心、賓利汽車設計部、上汽集團、福田、博泰等任職經歷。

產品規劃總監 林仕翰

一直在主機廠從事產品規劃和產品市場策略制定的工作。例如在上海通用時期與北美團隊共同制定了 ATSATS-LXTSCT6 的市場規劃,並全程參與 CT6 在北美的研發、設計。之後在寶沃汽車完成產品型譜規劃,主導開發新能源平臺,定義車聯網 B-Link 開發方向。

從威馬汽車的核心團隊來看,各個部分的負責人都是相關領域的資深人士。

另外,據說威馬已經在全球共有超過1000名員工,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汽車界資深人士。

根據公開信息,威馬融資情況良好。

12月5日,威馬宣佈,完成了由百度資本領投、百度集團等跟投的新一輪融資。跟投機構還包括SIG海納亞洲、阿米巴等互聯網戰略投資者及互聯網財務投資者,由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截至目前,威馬汽車累計融資總額已經超過120億人民幣,這一數字在目前的國內的幾家新型造車企業中並非最多,但也屬於第一梯隊。

就是威馬的產品和理念。

威馬對於自己的產品規劃,是128戰略,,即基於德國技術,調動全球資源,圍繞1個核心架構,延伸出“STD”、“PL”2個整車平臺,至少8款高品質主流智能汽車。

威馬汽車將從2018年起,以每年超過一款新車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場,並通過創新的銷售、運營、金融、服務、資訊策略等價值鏈解決方案,形成基礎的硬體平臺鋪設及智慧車網覆蓋。

除了汽車產品外,威馬還提供出行服務,目前的服務是威馬充電app。

另外,新時代的公司一定會運營社群,威馬也有自己的社群“威盟天下”。

時間線

威馬汽車成立於2015年12月。

按照倒序,威馬歷史大事件如下:

2017年12月11日,威馬發佈會,發佈了品牌Logo和首款量產車型。

2017年12月5日,威馬汽車宣佈,完成了由百度資本領投、百度集團等跟投的新一輪融資。

2017年11月,威馬汽車與網易、網易人工智慧共同簽署獨家戰略合作協定,攜手打造“互聯網+”時代智能汽車。

2017年11月9日,威馬汽車設計總監孫震受邀出席第七屆中國汽車設計(國際) 峰會,首次曝光了威馬汽車第一款量產車的外觀官方局部圖片。首款量產產品外型圍繞“智慧交互”和“低風阻值”展開設計,風阻系數值將低於0.3。

2017年10月28日,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受邀出席2017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暨未來論壇年會,沈暉還透露了威馬首款量產車將首創車外交互新方式,在業內領先搭載車窗智慧交互等智慧化功能。

2017年10月,威馬汽車宣佈與Mobileye簽署備忘錄開展深度合作,未來將在威馬量產產品上應用Mobileye的智慧交通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2017年9月,威馬汽車發佈旗下智慧出行品牌“GETnGO”。同日,威馬汽車宣佈與共用單車品牌哈羅單車(Hellobike)開啟合作,通過整合分時租賃電動車+共用單車產品,搭建全新“4+2”(四輪加兩輪)場景和服務模式。

2017年9月,威馬汽車位於溫州市甌江口的新能源汽車智慧產業園已完成所有主體廠房土建建設,衝壓、車身、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廠已經全部封頂,全面進入設備安裝及調試階段。

2017年9月12日,威馬汽車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宣佈,量產車型將100%聯網,並與360共同研發汽車資訊安全解決方案。

2017年8月,威馬汽車與德國超跑品牌Isdera展開深度合作。雙方在研發、工程、產品、製造、資本等領域將相互扶持,共謀發展。

2017年8月5日,威馬汽車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應邀參加極客公園奇點創新者峰會,首次對外公佈了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產品資訊:一款定位于20萬元區間的純電動智能化SUV車型,整車最大續航里程達600公里,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超過450公里,將採用線上個性化定制(Online Personalization)生產方式,於2018年量產下線。

2017年7月31日,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型在新疆吐魯番完成熱區測試,迄今全部累積測試里程已近200萬公里。

2017年6月28日,威馬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大連保稅區。由威馬汽車投資11.8億元人民幣收購大連黃海汽車有限公司,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並計畫於2021年升級為威馬汽車在中國的第三工廠。

2017年6月9日,威馬汽車與安悅充電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未來將在充電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共用,都市“房+車”共用模式探索及其他新能源產業鏈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2017年4月18日,威馬汽車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威馬汽車辦公樓舉辦“企業開放日”。當天,威馬汽車第二個平臺的首款概念車“AG2020”首次亮相,同時,宣佈首個平臺的首款量產車型全球累積測試里程超過100萬公里,內外飾設計已凍結,風阻係數將有重大突破。威馬汽車的首個出行服務產品——“威馬充電”APP正式上線公開測試。正在成立一支120億人民幣規模的“智慧出行價值鏈”全球產業基金。

2016年11月23日,威馬新能源汽車智慧產業園在溫州市甌江口奠基。2016年起,零部件配套工廠和自動駕駛試驗區先行開工,全部達產後,將擁有年生產20萬台新能源智慧汽車的生產能力。

2016年9月21日,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首次公開露面。宣佈威馬汽車“128戰略”,並與參會的13家企業共同組成“智慧出行精英企業匯”。

2016年8月, 2.0版企業Logo發佈。全新設計的威馬企業LOGO代表了威馬企業新的開始,象徵著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2016年7月,創建粉絲平臺威盟。與用戶直連,讓用戶來參與、創造自己想要的車。

2015年12月,威馬汽車成立。凝聚了一批經驗豐富的汽車人,並在德國設立了研發團隊 2016年底公司總規模人數已近600人,分佈在德國、上海、北京、成都、溫州。

2012年6月,聯合創始人杜立剛創辦威馬汽車前身。致力於純電動汽車“三電”系統研發。

空間

目前威馬以上海為總部。分支機搆分佈於德國、上海、北京、成都、溫州。

互聯網造車馬拉松CP1

如果把互聯網造車比喻為一場馬拉松,第一款量產車型的上市,帶來銷售收入,堪比馬拉松的第一個補給點CP1,可以讓選手補充能量,繼續上路。

蔚來即將到達第一 個補給點CP,迎來第一款量產車的上市,銷售收入會給自己帶來資金補給。

而威馬、小鵬和奇點汽車,也在接近第一補給點,此時更需要啦啦隊的鼓勵。所以威馬選在12月11日,蔚來發佈會前夕召開品牌發佈會,我相信是有一定考量的。

希望威馬本次發佈會,能夠帶來啦啦隊的鼓勵,讓自己精神更加振奮,努力地向第一補給點狂奔。

“讓吐槽只停留在昨天”是沈暉演講的結尾,也是我們消費者的心聲,能否說到做到,留給時間帶來答案。

-End-

更長的續航里程。

中控臺上懸浮了酷炫的12.8寸大屏,螢幕可以旋轉,資訊娛樂隨心所欲。

車輛不能近距離體驗,從圖片看內飾風格偏簡潔穩重。

根據之前陸斌給出的資訊,這款車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達450Km,最大續航里程可達600km。

關於價格區間,威馬表示是20萬元區間,這和之前奇點汽車的價格區間重合。

合縱連橫

造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汽車和出行行業需要多方寫作。這裡簡單梳理威馬的主要合作事件。

2017年6月9日,威馬汽車與安悅充電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未來將在充電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共用,都市“房+車”共用模式探索及其他新能源產業鏈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2017年8月,威馬汽車與德國超跑品牌Isdera展開深度合作。雙方在研發、工程、產品、製造、資本等領域將相互扶持,共謀發展。

2017年9月12日,威馬汽車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宣佈,量產車型將100%聯網,並與360共同研發汽車資訊安全解決方案。

2017年9月,威馬汽車發佈旗下智慧出行品牌“GETnGO”,致力為用戶帶來“觸手可及,即刻出發”的全方位智慧出行體驗,成為城市綜合交通網絡的高效接駁者。同日,威馬汽車宣佈與共用單車品牌哈羅單車(Hellobike)開啟合作,通過整合分時租賃電動車+共用單車產品,搭建全新“4+2”(四輪加兩輪)場景和服務模式。

2017年10月,威馬汽車宣佈與Mobileye簽署備忘錄開展深度合作,未來將在威馬量產產品上應用Mobileye的智慧交通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2017年11月,威馬汽車與網易、網易人工智慧共同簽署獨家戰略合作協定,攜手打造“互聯網+”時代智能汽車。

在中國的創新企業,都會在BAT的格局中尋找一個位置,而威馬,和百度完成了互相選擇。

2017年12月5日,威馬汽車宣佈,完成了由百度資本領投、百度集團等跟投的新一輪融資。

本次發佈會,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受邀出席,並在現場分享了人工智慧與汽車行業融合發展的新洞察。

他認為,智慧汽車將成為全球未來十年最大的結構性機會,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必將出現偉大的公司。

百度 Apollo 開放平臺正積極與汽車產業上下游的優秀企業展開合作,並以開放的心態積極賦能像威馬汽車這樣優秀的中國造車新勢力,為中國汽車產業注入新動能,構建智慧出行生態。

情懷

品牌Logo發佈後,成為資本管理合夥人 沙燁 在約翰 列儂的偉大單曲《Imagine》的伴奏下,來了一次大型配樂詩朗誦,再一次為我們闡述了威馬的情懷。

《Imagine》是列儂單飛後的首支單曲,安祥旋律下極具力量,表達了列儂對和平的渴望。也體現單飛後列儂思想的昇華。

而威馬的情懷是:

大眾的價格,更好的性能;

更大的空間,汽車成為第二居所,享受更好的家庭生活;

電動汽車必將減少排放,驅走霧霾,帶來綠水青山;

智慧出行,減少每年25萬人的交通死亡;

在全球汽車品牌陣營,中國力量必將崛起;

在能源使用上,改變現在每年3.8億噸的石油進口現狀,實現中國能源安全。

潮範

或許是為了討好二次元的90後、00後的互聯網原住民,威馬發佈會風格很有時尚潮範。

從發佈會的場景佈置,到背景音樂選擇,到吐槽秀節目和大牌歌星的表演環節,體現了年輕的氣息。

發佈會伊始,吐槽大會主持人張紹剛和兩位搭檔出場,對當前電動汽車的痛點無情吐槽。

和蘋果、魅族等手機發佈會請大牌歌星開唱一樣,現在的汽車發佈會也成了明星演唱會。

在最後新車亮相時,威請來了Ellie Goulding演唱《五十度灰》的主題曲《Love me like you do》,激昂的歌聲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關於威馬

鑒於大家對威馬的瞭解較少,老司機這裡簡單整理了威馬汽車的總體情況。

關於威馬的情況,我從“人”、“財”、“物”、“時間”和“空間”幾個方面來介紹。

首先是威馬的團隊情況。

威馬的創始人 沈暉

最著名的經歷的就是帶領吉利並購富豪,並且主導了在中國市場的落地。在 2015 年,沈暉創立了威馬汽車。

聯合創始人兼副董事長 杜立剛

他的履歷主要包括了葛蘭素威康、卡夫卡食品、飛利浦家電(蘇州)等跨國公司的財務和管理工作。簡單說,他更擅長的領域就在於公司財務管理,成本控制,計畫分析,內部控制,ERP 系統實施,運營管理等方面。 據瞭解 , 早在 2012 年 , 杜立剛就創立了威馬汽車的前身 , 致力於純電動汽車 「 三電 」 系統的研發。

首席運營官 COO 徐煥新

先後在德國 FEV、大眾、賓士、富豪等公司任職,負責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商務拓展、市場、銷售等多個領域。另外,他還籌備建立了威睿電動汽車公司。從資歷可以看出,他同時具有研發和行銷背景,這應該是比較難得的一點。在大眾的時候,他的職位是研發部技術總監,而在富豪,他主導了新能源車的技術研發。

首席財務官 CFO 張然

曾在福特中國和北美擔任管理職務,之後加入吉利任集團 CFO,負責海外並購及融資。在吉利汽車擔任執行董事時,負責公司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基礎設置裝配及汽車金融體系管理等。

品牌戰略副總裁 陸斌

之前在上海通用、吉利、奇瑞工作,負責銷售、市場等領域的工作。

設計總監 孫震

一個生於 70 年代的雙子座設計師,畢業于考文垂理工學院(這個大學的汽車設計專業號稱全球第三),有著泛亞設計中心、賓利汽車設計部、上汽集團、福田、博泰等任職經歷。

產品規劃總監 林仕翰

一直在主機廠從事產品規劃和產品市場策略制定的工作。例如在上海通用時期與北美團隊共同制定了 ATSATS-LXTSCT6 的市場規劃,並全程參與 CT6 在北美的研發、設計。之後在寶沃汽車完成產品型譜規劃,主導開發新能源平臺,定義車聯網 B-Link 開發方向。

從威馬汽車的核心團隊來看,各個部分的負責人都是相關領域的資深人士。

另外,據說威馬已經在全球共有超過1000名員工,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汽車界資深人士。

根據公開信息,威馬融資情況良好。

12月5日,威馬宣佈,完成了由百度資本領投、百度集團等跟投的新一輪融資。跟投機構還包括SIG海納亞洲、阿米巴等互聯網戰略投資者及互聯網財務投資者,由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截至目前,威馬汽車累計融資總額已經超過120億人民幣,這一數字在目前的國內的幾家新型造車企業中並非最多,但也屬於第一梯隊。

就是威馬的產品和理念。

威馬對於自己的產品規劃,是128戰略,,即基於德國技術,調動全球資源,圍繞1個核心架構,延伸出“STD”、“PL”2個整車平臺,至少8款高品質主流智能汽車。

威馬汽車將從2018年起,以每年超過一款新車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場,並通過創新的銷售、運營、金融、服務、資訊策略等價值鏈解決方案,形成基礎的硬體平臺鋪設及智慧車網覆蓋。

除了汽車產品外,威馬還提供出行服務,目前的服務是威馬充電app。

另外,新時代的公司一定會運營社群,威馬也有自己的社群“威盟天下”。

時間線

威馬汽車成立於2015年12月。

按照倒序,威馬歷史大事件如下:

2017年12月11日,威馬發佈會,發佈了品牌Logo和首款量產車型。

2017年12月5日,威馬汽車宣佈,完成了由百度資本領投、百度集團等跟投的新一輪融資。

2017年11月,威馬汽車與網易、網易人工智慧共同簽署獨家戰略合作協定,攜手打造“互聯網+”時代智能汽車。

2017年11月9日,威馬汽車設計總監孫震受邀出席第七屆中國汽車設計(國際) 峰會,首次曝光了威馬汽車第一款量產車的外觀官方局部圖片。首款量產產品外型圍繞“智慧交互”和“低風阻值”展開設計,風阻系數值將低於0.3。

2017年10月28日,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受邀出席2017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暨未來論壇年會,沈暉還透露了威馬首款量產車將首創車外交互新方式,在業內領先搭載車窗智慧交互等智慧化功能。

2017年10月,威馬汽車宣佈與Mobileye簽署備忘錄開展深度合作,未來將在威馬量產產品上應用Mobileye的智慧交通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2017年9月,威馬汽車發佈旗下智慧出行品牌“GETnGO”。同日,威馬汽車宣佈與共用單車品牌哈羅單車(Hellobike)開啟合作,通過整合分時租賃電動車+共用單車產品,搭建全新“4+2”(四輪加兩輪)場景和服務模式。

2017年9月,威馬汽車位於溫州市甌江口的新能源汽車智慧產業園已完成所有主體廠房土建建設,衝壓、車身、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廠已經全部封頂,全面進入設備安裝及調試階段。

2017年9月12日,威馬汽車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宣佈,量產車型將100%聯網,並與360共同研發汽車資訊安全解決方案。

2017年8月,威馬汽車與德國超跑品牌Isdera展開深度合作。雙方在研發、工程、產品、製造、資本等領域將相互扶持,共謀發展。

2017年8月5日,威馬汽車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應邀參加極客公園奇點創新者峰會,首次對外公佈了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產品資訊:一款定位于20萬元區間的純電動智能化SUV車型,整車最大續航里程達600公里,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超過450公里,將採用線上個性化定制(Online Personalization)生產方式,於2018年量產下線。

2017年7月31日,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型在新疆吐魯番完成熱區測試,迄今全部累積測試里程已近200萬公里。

2017年6月28日,威馬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大連保稅區。由威馬汽車投資11.8億元人民幣收購大連黃海汽車有限公司,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並計畫於2021年升級為威馬汽車在中國的第三工廠。

2017年6月9日,威馬汽車與安悅充電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未來將在充電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共用,都市“房+車”共用模式探索及其他新能源產業鏈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2017年4月18日,威馬汽車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威馬汽車辦公樓舉辦“企業開放日”。當天,威馬汽車第二個平臺的首款概念車“AG2020”首次亮相,同時,宣佈首個平臺的首款量產車型全球累積測試里程超過100萬公里,內外飾設計已凍結,風阻係數將有重大突破。威馬汽車的首個出行服務產品——“威馬充電”APP正式上線公開測試。正在成立一支120億人民幣規模的“智慧出行價值鏈”全球產業基金。

2016年11月23日,威馬新能源汽車智慧產業園在溫州市甌江口奠基。2016年起,零部件配套工廠和自動駕駛試驗區先行開工,全部達產後,將擁有年生產20萬台新能源智慧汽車的生產能力。

2016年9月21日,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首次公開露面。宣佈威馬汽車“128戰略”,並與參會的13家企業共同組成“智慧出行精英企業匯”。

2016年8月, 2.0版企業Logo發佈。全新設計的威馬企業LOGO代表了威馬企業新的開始,象徵著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2016年7月,創建粉絲平臺威盟。與用戶直連,讓用戶來參與、創造自己想要的車。

2015年12月,威馬汽車成立。凝聚了一批經驗豐富的汽車人,並在德國設立了研發團隊 2016年底公司總規模人數已近600人,分佈在德國、上海、北京、成都、溫州。

2012年6月,聯合創始人杜立剛創辦威馬汽車前身。致力於純電動汽車“三電”系統研發。

空間

目前威馬以上海為總部。分支機搆分佈於德國、上海、北京、成都、溫州。

互聯網造車馬拉松CP1

如果把互聯網造車比喻為一場馬拉松,第一款量產車型的上市,帶來銷售收入,堪比馬拉松的第一個補給點CP1,可以讓選手補充能量,繼續上路。

蔚來即將到達第一 個補給點CP,迎來第一款量產車的上市,銷售收入會給自己帶來資金補給。

而威馬、小鵬和奇點汽車,也在接近第一補給點,此時更需要啦啦隊的鼓勵。所以威馬選在12月11日,蔚來發佈會前夕召開品牌發佈會,我相信是有一定考量的。

希望威馬本次發佈會,能夠帶來啦啦隊的鼓勵,讓自己精神更加振奮,努力地向第一補給點狂奔。

“讓吐槽只停留在昨天”是沈暉演講的結尾,也是我們消費者的心聲,能否說到做到,留給時間帶來答案。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