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肅州區興起新型職業農民

在肅州區西峰鎮,有一位新型職業農民——翟海儒。 由翟海儒擔任理事長的酒泉綠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自2013年開始養羊,如今已走上了規模化經營的路子。

在肅州區,翟海儒只是眾多新型職業農民當中的一個。

走上規模化經營的路子

“從十九大報告的解讀中我瞭解到,將來的農民必須是新型職業農民。 如何做一個新型職業農民,更好地依託城郊優勢發展養殖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延長養殖業的精深加工鏈條,和其他養殖大戶抱團,走上規模化經營的路子,也就是發展田園綜合體。 ”翟海儒說。

2013年,從事工程建設的翟海儒又把投資目光聚焦到發展養殖業上,並成立酒泉綠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剛開始養羊時沒經驗沒場地。 那時在家中後院養羊,圈舍也才30餘平方米,養羊數量也不多。 後來有了場地,養羊最多時達到了600只。 前幾年羊價市場行情不好。 但是我分析羊價不可能一路下跌,有跌就會有反彈。 去年,我擴大了養殖業規模,果不其然,今年羊價開始上揚。 11月,合作社羊出欄300餘隻羊,現存欄還有400餘隻,我準備近期再購進幾百隻羊育肥。 ”翟海儒說。

“至目前,合作社已享受到了各類政策補貼扶植資金60余萬元。 以後的發展中,我們專業合作社就是要按照市場需求,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加工什麼。 近年來,隨著市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他們的消費理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合作社再不能像以前那樣眉毛鬍子一把抓,停留在原始的生產方面。 要帶動大場大戶向精細化加工方向發展,這樣就能夠賺到更多利潤。 ”翟海儒說。

在酒泉綠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南側,有一塊正在施工的工地,這就是翟海儒籌建的肉類精細加工場地。 現在,合作社已註冊了“七連綠源”商標。 明年,翟海儒還準備發展驢產業。

“至目前,合作社已完成投資800余萬元,還享受了無息貸款、養殖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有了黨的好政策,我們就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專業合作社就會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翟海儒說。

瞄準一個目標走下去

寒風料峭的11月,西峰鎮農民依然停不下忙碌的腳步。

党的十九大讓農民吃上了“定心丸”,創業賺錢成為時下農民發展農業的主旋律。 大場大戶發展養殖業為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生活的美好畫卷正在農民的眼前徐徐展開。

今年9月,塔爾寺村5組晁延林的家庭養豬場出售了160餘口豬。 從事養豬行業近30年的晁延林說,只要能夠瞄準一個目標堅持下來,肯定會有收穫。

“今年養了300餘口豬,春節前我準備再出欄一部分。 最近我還想再購進幾十隻小豬仔。 現在農村的政策好,作為農民,只要能吃苦,就肯定能賺錢。 ”晁延林說。

如今,晁延林的家庭養豬場也充滿了勃勃生機。 晁延林和其他的一些農民趕上了好日子,家裡有小康房,城區有樓房,小轎車已成了他們從城區到農村往返的代步工具了。

“有黨的好政策引領,只要我們踏踏實實幹,未來更高的目標肯定能實現。 ”晁延林說。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家庭養殖大戶的發展,已成為肅州區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的搖籃。

“西峰鎮立足城郊優勢,以政策扶持發展養殖業大場大戶,取得了明顯成效。 ”西峰鎮副鎮長肖志金說。

(周愛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