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軍事科普:為什麼彈道導彈精度那麼高?

作者:丁天平, 周鴻賓

 1979年12月13日, 美國海軍成功地發射了一枚三叉戟Ⅰ式導彈。 這枚三叉戟導彈威力很大, 且誤差很小。 它能擊中7400千米以外的目標, 其誤差只有足球場那樣大。 你可知道, 為什麼導彈越打越准?

彈道導彈是一類以抛物線運動方式來攻擊目標的導彈。

彈道導彈的飛行彈道可分為三個階段

導彈發射到發動機關機階段, 稱為助推段, 又稱主動段;

發動機關機後彈頭與彈體分離, 彈頭在大氣層之外飛行的階段, 稱為自由飛行段, 又稱中段;

彈頭返回大氣層直至彈頭擊中目標的階段, 稱為再入段。

就像大家熟悉的“憤怒的小鳥”遊戲, 如果把小鳥比作彈道導彈, 當小鳥從彈弓中飛出時, 相當於彈道導彈的助推段, 此時的小鳥已經有了一定的速度;

當小鳥在空中飛行時, 相當於彈道導彈的自由飛行段;當小鳥下落準備飛向目標的階段, 也就是彈道導彈的再入段。 它的飛行彈道是一條抛物線, 和炮彈的彈道類似, 因此得名為彈道導彈。

世界上第一種用於實戰的彈道導彈是德國的V-2導彈, 它長14米、直徑為1.7米、重13噸, 射程超過300千米。 1944年9月8日, 德國使用V-2導彈對英國倫敦進行了攻擊, 這是歷史上進行的第一次彈道導彈攻擊。

俄羅斯“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

慣性制導技術是彈道導彈必備的制導技術。 早期的彈道導彈只在發動機工作期間採用慣性制導技術進行制導,

發動機關機後不再進行制導, 因此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產生的累積誤差無法得到修正, 導彈的精度比較低。

隨著技術的發展, 通過提高慣性器件的精度並使用誤差補償方法, 慣性制導的精度越來越高。 同時, 在彈道導彈飛行過程的中段和末段也引入制導技術, 組成複合制導系統。 中段制導技術有導航衛星制導、天文制導、無線電制導等技術;

末段制導技術有地形圖像匹配制導技術、光學自尋的制導等。 控制系統的敏感測量裝置所測得的相關資訊經導彈上電腦處理, 並經過變換放大裝置將測得的微弱信號變換和放大, 形成相應的控制導彈飛行的指令, 再通過執行機構控制調整導彈的速度和姿態,

不斷修正累積誤差, 使導彈沿預定彈道飛行, 直到命中目標。 因此彈道導彈的精度越來越高, 越打越准。

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以圓概率誤差(CEP, 向目標發射同一類型多枚導彈, 要求半數導彈落在以目標為圓心的圓內, 該圓的半徑即CEP)來衡量。 早期的戰略彈道導彈命中率很低, 美國 “雷神”的CEP在4~8千米之間, 蘇聯研製的“警棍”的CEP高達8千米。 現在戰略導彈的精度得到很大提高, 俄羅斯 “白楊-M”的CEP為350米, 而美國“三叉戟2”的CEP約為90米, 差不多一個足球場大小。 如果使用的是核彈頭, 那麼這樣的誤差可以忽略。

戰術彈道導彈由於射程近, 其命中精度明顯高於戰略導彈。 早期的戰術導彈, 如美國“紅石”的CEP約為300米。 目前, 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術彈道導彈是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導彈和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導彈,

它們的CEP都在10米以內。

關鍵字:彈道導彈 三叉戟導彈

版權所有少年兒童出版社, 鼓勵任何不用於商業性質的傳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