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索洛灣村:綠水青山就是新征程再發展最好的資源

新華網西安12月13日電(孫霄雨 王智超 申博望)初冬的索洛灣村, 薄霧藹藹, 微寒浸人。 17年前, 這裡一片荒涼, 比寒冬更淩人的是深度的貧窮。 直到2000年, 23歲的柯小海擔任起了索洛灣村的黨支部書記, 這一天起, 索洛灣村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因地制宜盤活集體經濟 索洛灣村不再“揭缸見底”

曾經的索洛灣村。 (資料圖)

“1999年, 我被選為索洛灣的小組長, 當時村上有102戶412口人, 沒有一戶家裡米缸是滿的, 鄉親幾乎每個月都要去鄰村借米借面。 ”談到當年索洛灣村的情況, 柯小海感慨萬千。 為了解決溫飽, 柯小海帶領黨員先後養殖秦川牛,

發展烤煙、水稻、棚栽等產業, 組建了專業合作社, 打造農產品品牌。

索洛灣村現代化糧食加工廠產的玉米糝和貢米。

2000年, 柯小海提議集體建牛舍, 這樣不僅解放了勞動力, 還解決了獨戶養牛飼養和技術的問題, 而養牛所得的收入也一分不少的分給村民。 隨後他根據雙龍後川地處林區, 盛產大米、黑木耳、玉米糝等地方特產的情況, 牽頭組建了村上現代化糧食加工廠, 打響“雙龍木耳”和“雙龍玉米糝”品牌。 因地制宜, 盤活了集體經濟, 索洛灣村的傳統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村裡修了學校, 鋪了水泥路, 安了太陽能路燈, 發了米麵油, 村民“揭缸見底”的日子漸漸遠去。

抓住機遇促進產業轉型 索洛灣村“盆滿缽盈”

2008年,

黃陵礦業集團二號煤礦入駐索洛灣村, 礦區運煤的車輛亂停亂放、有的甚至和村民達成協議, 私下將車輛停在村民的院落之中。 不僅存在安全隱患, 還堵塞交通。 不少村民對運煤車輛嗤之以鼻, 而柯小海卻認為這是索洛灣村產業轉型難得的機遇……

索洛灣村村民入股的大型停車場。 新華網 申博望攝

經過與群眾商議, 柯小海提出“依託礦區, 發展弓棚, 搞好三產, 增加收入”的發展思路, 決定在村裡建一個集停車、住宿、服務為一體的大型停車場, 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交通堵塞、車輛裝煤難的問題, 還為村民增加了收入。

“村集體控股、全體村民入股”, 索洛灣村投資80余萬元建成了村辦停車場, 還解決了17個富餘勞動力。 僅此, 村集體每年給每名村民分紅達3000元以上。

隨著黃陵礦業集團二號煤礦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 圍繞礦區的服務產業也在不斷壯大。 2012年, 索洛灣村又籌資460萬元, 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玻璃聯棟溫室, 發展蔬菜、花卉觀光農業, 並由支部牽頭成立蔬菜協會, 走“協會+公司+農戶”的發展路子。

村上先後建成了村文化活動室和群眾健身娛樂廣場, 給群眾安裝了電話、有線電視, 辦了養老保險和新合療, 發了電視機、電冰箱, 村民迎來了“盆滿缽盈”的新生活。

新征程路上再謀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資源

柯小海看著這個即將完工的景區, 心中也在暢想著這裡未來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模樣。 這個景區是他一手建立, 也是他對未來的索洛灣村最大的規劃。

新華網 王智超攝

2012年黃陵國家森林公園開工建設, 柯小海修建了特色民居129套, 實施魚池溝景點開發、沮河漂流、仿古牌樓建設等項目, 建立了半畝田生態園、生態花園餐廳和採摘園, 形成集三產服務、遊覽觀光、鄉村民宿為一體的旅遊服務區。

“今年的10月18號, 我有幸作為十九大代表在現場聆聽了十九大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新征程, 我就在想索洛灣村在新征程上要怎麼發展?那就要靠綠水青山。 ”柯小海說。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新征程, 柯小海給剛開始發展鄉村旅遊的索洛灣村就定了一個新目標:“要把索洛灣村的旅遊發展成一個有特色的, 可看、可學、可玩、可吃、可樂的旅遊產業, 要做新征程路上新農村的榜樣, 要輻射帶動周邊鄉村發展,

要不忘初心, 始終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山青水秀就是索洛灣村新征程上再發展最好的資源。 ”

67歲的張秀榮告訴記者, 這些年村裡的生活越來越好, 每年年底每個人至少都有5000元分紅。 新華網 王智超攝

平平整整的水泥路, 錯落有致的院落, 古色古香的牌樓, 重巒疊嶂的峽谷寨, 別有洞天的花園餐廳, 煙波浩渺的親水棧道和隱藏在密林中的茅草屋……

從“揭缸見底”到“盆滿缽盈”, 從盤活集體經濟到綠水青山就是索洛灣村新征程上再發展最好的資源。 索洛灣村見證了一名基層黨員17年的精進不休, 也用日新月異的發展譜寫了一部新農村華麗的畫卷。

我們相信在新征程的路上, 他們將用更豪邁的姿態砥礪前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