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普華永道:2021年北美體育市場規模785億美元,版權增長速度最快

12月12日, 普華永道發佈了2017版的體育預測報告(PwC Sports Outlook 2017)。

根據這份報告的測算, 北美體育產業在2016年的市場規模為672.88億美元(本文貨幣單位均未美元)。 其中, 媒體版權收入的市場規模在183.72億, 票房、贊助和特許商品經營的市場規模分別在186.49億、163.01億、138.06億。

預計到2021年, 北美體育市場規模將增至785億。 整體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在3.1%。 其中媒體版權的市場規模和年複合增長率最高, 分別為226.67億和4.3%。 年複合增長率排第二位的是商業贊助, 為4.0%, 票房和特許商品經營則分別在2.3%和1.6%。

針對最近幾年以NBA球隊為代表的北美職業球隊交易和高估值的話題,

普華永道也做了分析。

一支現代的職業體育隊, 通常都是一門動態的內容生意, 包括門票、媒體、贊助、零售、飲食, 以及與地產等周邊產業的融合。

這些年, 職業運動隊一直被看作是高淨值個人投資者的戰利品式資產。 最新的與中國市場相關的例子就是阿裡巴巴蔡崇信對NBA籃網隊的投資。

北美五大體育聯盟球隊的交易價格, 保持著持續增長, 尤其是過去10年, 平均每個聯盟每支球隊的交易價格增長幅度在2.5倍-5倍。 如果從1990年開始算的, 增長則達10倍-20倍。

從1990年開始, 北美五大職業體育聯盟每個聯盟至少有五支現存球隊完成了交易, 最低的年份是2016年的1年, 1999和2000年最高, 這2年每年11支完成易主。

PWC對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做了分析。

過去五年裡所誕生的天價媒體版權合同, 是促成這些聯盟球隊價值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這些天價版權合同分別是NBA與ESPN及TNT的9年(2016-2025賽季)240億美元大單;MLB與ESPN、FOX、TBS的 8年124億美元合同;NFL(2014-2022賽季)的8年396億美元肥約。

其次, 體育場館的建設熱潮, 對球隊價值的上升功不可沒。 PWC的調研顯示, 過去20年裡, 北美五大體育聯盟和大學校園在體育場館設施中投入至少550億美元。

▲過去20多年的體育場館投資熱潮

從1996年至今, 北美五大職業體育聯盟的83個體育場館設施, 一共花費了超過320億的資金。 新的場館建設週期是建立在縮短前一代設施壽命的基礎之上, 這些場館的確為體育和娛樂產業進行了服務, 但在硬體或者經濟上已經逐漸過時。

北美體育場館的商業化,

則相對成熟, 除了商業贊助外, 收入來源還包括承租人租賃、事件性租賃、特許經營、餐飲、私人、停車服務、包廂服務等。

新場館擁有新的營收來源, 比如場館冠名權、貴賓座位, 也會約定將收入用於場館設施的發展費用。 接下來500億的場館設施項目可能將和剛剛過去的這個場館週期形成鮮明對比。 新建設的場館, 很少會再設計30-40年的經濟壽命。

新的在建場館, 包括威斯康辛娛樂體育中心(密爾沃基, 2018)、大通中心(聖法蘭西斯科, 2019)、拉斯維加斯球場(2020)、位於好萊塢的洛杉磯球場(2020)、Globe Life Field(阿靈頓, 2020)。

▲體育場館主要收入模型

從2011年起, 北美職業體育球隊的交易案既涉及大市場球隊, 也不乏小市場球隊。 大市場球隊包括休士頓火箭(2017, NBA)、邁阿密馬林魚(2017,

MLB)、亞特蘭大老鷹(2015, NBA)、洛杉磯快船(2014, NBA)、洛杉磯道奇(2012, MLB)、多倫多楓葉(2011, NHL)。

小市場球隊有布法羅比爾(2014, NFL)、密爾沃基雄鹿(2014, NBA)、亞利桑那野狼(2013, NHL)、克利夫蘭布朗(2012, NFL)、聖達戈教士(2012, MLB)、傑克遜維爾美洲虎(2011, NFL)。

大市場球隊的交易無疑在一定程度上給小市場球隊的交易提供的參考, 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最終的球隊交易價格。

從交易的背後的驅動力來看, 在任何時候, 球隊易主無非是這些原因, 例如其中一位擁有者去世、資產流動需要、市場蕭條、場館條件(升級)等。

球隊賣價也隨交易的時間節點而有所變化。

在各聯盟當中, 新勞工合同簽署、全國性媒體轉播版權合同交易的前後, 往往是球隊交易案的高峰。 版權週期或者勞工合同中段, 球隊交易數量會降到低谷,

因為此時, 聯盟未來商業環境的不確定性會更高。

在2020年前, 幾大聯盟基本都不會確定下一個週期的版權歸屬, 也不會討論現行勞工合同的改動事宜。 也就是說, 現在(以2018年為主要考慮年份)差不多到了幾大聯盟勞工協議或者版權週期的中段。 這或許將意味著, 接下來一段時間, 北美職業體育球隊的交易數量可能會有所下降。

在現今時代(1990年以降), 這些球隊的交易價格通常是球隊賽季營收的2-5倍(除了個別特例)。

還有一點, 過去15年裡, 因為美國稅收制度原因, 投資方收購職業體育隊即使價格很高, 但能享受稅收攤銷扣除。 這種貨幣化能力也是驅動北美職業體育隊高估值的基礎之一。

▲聯盟商業價值, 隨時間推移而變化

12月初, 美國參議院以51票對49票通過新一輪的稅改法案。傳媒將其稱為美國三十年來規模最大的稅改方案。

稅改的主要內容是:個人所得稅由目前的七檔縮減為三檔,稅率分別是35%,25%,10%。最高稅率無變化;公司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從35%降至15%; 取消大部分報稅抵扣,保留房貸利息抵扣和慈善捐款抵扣;取消遺產稅、替代性最低稅,以及奧巴馬健保法案裡面的3.8%的投資稅;對美國公司的全球收入徵稅改為只對美國境內收入徵稅;對跨國公司積累在海外市場的巨額利潤實施一次性徵稅。

公共融資管道的便捷與否,對於五大聯盟球隊場館的商業化非常關鍵。資料顯示,從1996年以來,擁有發展五大聯盟場館的費用當中,有超過40%的來自公共融資。近20年裡,前五年這一資料更是達到50%。最近這5年,場館投入(設計和技術投入)不斷上升,但從公共管道獲得的融資卻只有不到25%。

稅改可能導致各州和當地政府對公共融資採取緊縮政策,加大聯盟和球隊擁有者建設新球場和對球隊貨幣化的挑戰。這些政策體現在,取消用來為球場募資的公共債券的優先免稅地位,減除與娛樂體育商業相關的優惠所得稅稅率,嚴格限制用來支持潛在收購的債務利息減免。最後,新的稅法將明顯衝擊用在職業體育俱樂部運營和投資上的適用於美國所得稅的部分。

除此之外,是否具備足夠強的能力將數字資產和國際擴張進行貨幣化,對於這個產業的現有基礎上的價值提升至關重要。否則,各聯盟球隊的平均價值增長可能會減速。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來自www.lanxiongsports.com

美國參議院以51票對49票通過新一輪的稅改法案。傳媒將其稱為美國三十年來規模最大的稅改方案。

稅改的主要內容是:個人所得稅由目前的七檔縮減為三檔,稅率分別是35%,25%,10%。最高稅率無變化;公司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從35%降至15%; 取消大部分報稅抵扣,保留房貸利息抵扣和慈善捐款抵扣;取消遺產稅、替代性最低稅,以及奧巴馬健保法案裡面的3.8%的投資稅;對美國公司的全球收入徵稅改為只對美國境內收入徵稅;對跨國公司積累在海外市場的巨額利潤實施一次性徵稅。

公共融資管道的便捷與否,對於五大聯盟球隊場館的商業化非常關鍵。資料顯示,從1996年以來,擁有發展五大聯盟場館的費用當中,有超過40%的來自公共融資。近20年裡,前五年這一資料更是達到50%。最近這5年,場館投入(設計和技術投入)不斷上升,但從公共管道獲得的融資卻只有不到25%。

稅改可能導致各州和當地政府對公共融資採取緊縮政策,加大聯盟和球隊擁有者建設新球場和對球隊貨幣化的挑戰。這些政策體現在,取消用來為球場募資的公共債券的優先免稅地位,減除與娛樂體育商業相關的優惠所得稅稅率,嚴格限制用來支持潛在收購的債務利息減免。最後,新的稅法將明顯衝擊用在職業體育俱樂部運營和投資上的適用於美國所得稅的部分。

除此之外,是否具備足夠強的能力將數字資產和國際擴張進行貨幣化,對於這個產業的現有基礎上的價值提升至關重要。否則,各聯盟球隊的平均價值增長可能會減速。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來自www.lanxiongsports.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