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Zepatier:丙肝治癒新力量!亞洲證據加速全球獲益腳步!

Zepatier在歐美人群中的療效已經得到充分驗證, 那麼, 它在亞洲人群中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來源丨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DAA時代的來臨, 讓丙肝治癒越來越容易。 默沙東公司的Zepatier於2016年1月28日以優先審評的方式獲FDA批准用於治療基因1,4型丙肝[1]。 最新的亞洲證據進一步證實了Zepatier治療亞洲丙肝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國丙肝治療現狀:

我國丙肝患者基因型以1b型為主(56.8%), 其次為2/3型, 未發現4/5型。 我國2015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強調在DAA上市前, PR方案(聚乙二醇干擾素α聯合利巴韋林)是我國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的主要方案。 但在各基因型治療方案中已將DAA聯合PR以及全DAA方案列入其中[2]。

如今, 隨著DAA藥物在中國陸續上市, 治癒率的不斷提升, 我國丙肝患者多了更多短療程且方便的治癒選擇。

Zepatier將觸角伸向亞洲

Zepatier是全球第三款突破性丙肝雞尾酒療法。 Zepatier由HCV NS5A抑制劑elbasvir(50 mg)和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劑grazoprevir(100 mg)組成, 是每日口服一次的固定劑量的全DAA組合片劑。 之前在歐洲和美國開展的多項III期臨床試驗都凸顯了Zepatier的高SVR率(治癒率)以及良好的安全性[3-5]。 2017年, Zepatier治療日本基因1型丙肝患者的II/III期臨床試驗正式發表[6], 也讓以基因1型為主的中國丙肝患者看到了丙肝治癒的新鮮力量。

1

納入患者廣泛, 貼合中國丙肝患者類型

本研究納入患者均為基因1型, 且包含有/無代償性肝硬化患者。 不僅有初治患者、也有干擾素不耐受的以及干擾素治療後復發、突破和部分/無應答的患者。

納入患者情況廣泛, 貼合現有我國丙肝患者的多類型。 從最後入組的患者來看基因1b型占了97%以上, 而我國的主要丙肝患者基因類型也是1b型, 兩者相吻合, 研究結果對於我國丙肝患者的治療極具參考價值。

2

II/III期臨床試驗設計嚴謹, 方案豐富

II期臨床試驗為隨機、多中心、雙盲試驗。 共納入63例患者, 1:1隨機分為2組, 一組給予EBR 50 mg + GZR 50 mg每日一次, 12周;一組給予EBR 50 mg + GRZ 100 mg每日一次, 12周。 兩組均隨訪24周。 III期臨床試驗為隨機、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 其中非肝硬化患者按照3:1分為2組, 一組為立即治療組, 給予EBR 50 mg + GRZ 100 mg每日一次, 12周;一組為延遲治療組, 先給予安慰劑12周, 隨訪4周後, 再給予EBR 50 mg + GRZ 100 mg每日一次,

12周。 另外肝硬化患者單獨為一組, 給予EBR 50 mg + GRZ 100 mg每日一次, 12周。 3組均隨訪24周。 主要療效指標為SVR12。

(點擊查看大圖)

3

Zepatier治癒丙肝率直指100%

與之前Zepatier在歐美進行的臨床試驗結果一樣, Zepatier治療日本丙肝患者的SVR12直指100%, 各組均在96%以上。 II期臨床試驗兩組SVR12分別為100%和96.8%, 由於EBR 50 mg + GZR 100 mg組病毒學應答更早, 治療2周和4周時的病毒學應答率明顯高於EBR 50 mg + GZR 50 mg組。 因此將EBR 50 mg + GZR 100 mg作為III期臨床試驗的確定劑量。

III期臨床試驗結果用更大樣本量的人群證實了Zepatier的高效, 非肝硬化的立即治療組SVR12高達96.5%, 而肝硬化組的SVR12率更高, 達97.1%。

(點擊查看大圖)

4

“不利因素”動搖不了Zepatier的強效

通常我們認為年齡大、病毒量高、IL28B非CC基因型、肝硬化、基線有耐藥相關突變體(RAVs)存在等都屬於丙肝難治人群。 但是不好意思, Zepatier對於丙肝病毒都是“殺無赦”,

不管任何干擾因素。 試驗的亞組分析發現, 65歲以上人群的SVR12仍然高達93%, 基因1a型的患者SVR12為100%, IL28B非CC基因型患者SVR12為96.9%, 對於基線有NS3 RAVs、NS5A RAVs存在的患者SVR12分別為100%何93.1%, 其他各種亞組分析的SVR12均在90%以上。 因此Zepatier不受這些所謂不利因素的影響, 妥妥維持著高效不動搖。

(點擊查看大圖)

5

安全性良好, 患者安心服用

DAA藥物的不良反應與PR方案相比, 那是“小巫見大巫”。 不僅患者可以安心服用, 醫生管理起來更加高效輕鬆。 本研究的II期臨床試驗中Zepatier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頭痛, 兩組分別為12.9%和9.7%, 其他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兩組均低於5%, 且無一例因藥物不良反應而停止治療。 III期臨床試驗中Zepatier較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鼻咽炎和ALT/AST水準升高, 其中ALT/AST升高基本均為輕度升高(1.1-2.5倍基線水準)。

肝硬化治療組的最常見不良反應仍然是ALT/AST升高(14.3%)、腹瀉(8.6%)、便秘(5.7%)和倦怠(5.7%)。 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且無一例因為不良反應而早期停藥。

II/III期臨床研究均證明了Zepatier在治療日本丙肝患者時的良好的安全性, 丙肝患者將可在短時間內安心安全治癒丙肝。

總結

Zepatier在歐美的臨床試驗獲得了高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2017年Zepatier的觸角伸向亞洲, 在治療日本基因1型的丙肝患者的II期和III期臨床試驗中, 均驗證了Zepatier接近100%的丙肝治癒率和良好的安全性。

另外, 各亞組分析發現病毒載量、耐藥相關突變體、肝硬化等因素均不影響Zepatier的高效。 這為以基因1b型為主的中國丙肝患者的Zepatier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這也是Zepaiter加速全球丙肝患者獲益腳步的重要循證醫學證據。

參考文獻:

[1] Zepatier (elbasvir and grazoprevir) package insert. Whitehouse Station: Merck; 2016.

[2]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中華肝臟病雜誌. 2015, 23(12): 906-923.

[3] Rockstroh JK, Nelson M, Katlama C, Lalezari J, Mallolas J, Bloch 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razoprevir (MK-5172) and elbasvir (MK-8742)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and HIV coinfection (C-EDGE CO-INFECTION): a non-randomised, openlabel trial. Lancet HIV. 2015;2(8):e319–27.

[4] Roth D, Nelson DR, Bruchfeld A, et al. Grazoprevir plus elbasvir in treatment-naive and treatment-experienced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1 infection and stage 4-5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e C-SURFER study): a combination phase 3 study. Lancet. 2015;386(10003):1537–45.

[5] Zeuzem S, Ghalib R, Reddy KR, et al. Grazoprevir–elbasvir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reatment-naive cirrhotic and noncirrho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1, 4,

or 6 infection: a randomized trial. Ann Intern Med. 2015;163(1):1–13.

[6] Kumada H, Suzuki Y, Karino Y, et al. The combination of elbasvir and grazoprevir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CV infection in Japanese patients: a randomized phase II/III study. J Gastroenterol. 2017; 52:520-533.

參考文獻:

[1] Zepatier (elbasvir and grazoprevir) package insert. Whitehouse Station: Merck; 2016.

[2]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中華肝臟病雜誌. 2015, 23(12): 906-923.

[3] Rockstroh JK, Nelson M, Katlama C, Lalezari J, Mallolas J, Bloch 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razoprevir (MK-5172) and elbasvir (MK-8742)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and HIV coinfection (C-EDGE CO-INFECTION): a non-randomised, openlabel trial. Lancet HIV. 2015;2(8):e319–27.

[4] Roth D, Nelson DR, Bruchfeld A, et al. Grazoprevir plus elbasvir in treatment-naive and treatment-experienced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1 infection and stage 4-5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e C-SURFER study): a combination phase 3 study. Lancet. 2015;386(10003):1537–45.

[5] Zeuzem S, Ghalib R, Reddy KR, et al. Grazoprevir–elbasvir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reatment-naive cirrhotic and noncirrho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1, 4,

or 6 infection: a randomized trial. Ann Intern Med. 2015;163(1):1–13.

[6] Kumada H, Suzuki Y, Karino Y, et al. The combination of elbasvir and grazoprevir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CV infection in Japanese patients: a randomized phase II/III study. J Gastroenterol. 2017; 52:520-533.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