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施故里之爭再起烽火為哪般

作者:土 木

名人故里之爭在近些年也算一場鬧劇, 吵吵嚷嚷, 喋喋不休, 一副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的架勢, 好一個鬧字了得。 從上古至近代, 一些耳熟能詳、婦孺皆知的名人都在這場鬧劇中被當做《西遊記》裡的唐僧肉, 引來各方搶奪。 黃帝、炎帝、老子、朱熹等都在其列, 就連文學名著中虛構的人物, 甚至惡名昭著的西門慶, 都成了各地垂涎的對象。 無怪乎有人總結名人故里之爭是“伏羲東奔西走, 黃帝四海為家, 諸葛到處顯靈, 女媧遍地開花, 觀音菩薩選美, 齊天大聖找不到家……”

然而, 經過一番爭奪, 已經塵埃落定的也該偃旗息鼓,

為何又再起烽火?近日, 許久未上演的名人故里之爭又因“西施故里之爭”的重新叫板再次被拽入公眾視野。 據報導, 2月15日至16日, 浙江省諸暨市史志辦和諸暨市人民政府分別給浙江省方志辦、蕭山區政府致公函, 要求其維護歷史真實, 撤銷或更改《蕭山市志》造假“西施故里”的所有內容。 早在2007年, 國家級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西施文化研究中心”落戶諸暨, 是當年對西施故里紛爭的最終認定, 以“諸暨說”的勝利結束了那場故里爭奪。 硝煙散盡若干年, 諸暨為何重提舊事?原來, 2015年, 浙江蕭山將西施列入《蕭山市志》人物傳, 並提出蕭山是勾踐臥薪嚐膽之地。 2017年, 蕭山在杭州地鐵中打出“千年古鎮, 西施故里,
活力臨浦”的廣告宣傳語, 至此才引來諸暨的官方致函。

其實, 在前些年名人故里之爭鬧得沸沸揚揚, 甚至到了滑天下之大稽的地步時, 大家都清晰地洞察到, 爭奪的背後都是利益在作怪。 因為只要被認定是某名人故里, 就可以仰仗名人的名聲, 大力發展文化旅遊資源, 以此提升該地區的知名度。 有了知名度和影響力, 就會引來投資, 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 其實, 筆者並不反對以經濟利益為驅動的做法, 如果文化遺產資源可以通過適當利用帶動經濟發展, 可謂雙贏的好事。 但事實往往不隨人意, 在市場負面作用的推動下, 個別地方為了取得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 打著傳承文化的旗號, 盲目大拆大建故里項目, 其結果是粗製濫造的人為景觀,

不但吸引不了遊客, 反而嚴重傷害了歷史文化。

對待名人故里, 必須尊重史實, 不生拉硬扯攀關係, 尤其對已有定論的名人故里進行搶奪, 牽強附會, 實為不明智之舉。 再者, 與其把大量的精力花費在面紅耳赤的爭論中, 不如各自發掘、弘揚好真正屬於自己的特色文化資源。 (土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