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原蒙山開化寺佛閣遺址衝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9日,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 全國共有25個專案入圍終評環節。 山西太原蒙山開化寺佛閣遺址、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兩個考古專案入選。

本次入圍終評的25項考古發現來自20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 其中陝西、湖南、山西、新疆、安徽各有2項入圍。

蒙山開化寺佛閣遺址太原市西南, 屬於晉陽古城西山宗教祭祀區, 寺院及摩崖大佛為北齊天保末年 (559 年)文宣帝高洋所始創。 201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晉源區文物旅遊局組成聯合考古隊首次對佛閣遺址進行了發掘,

考古專家發掘出土了一批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遺物:其中一塊唐代獸面瓦當的刻銘筒瓦, 上有“乾寧丙辰 (896 年)造閣, 晉王 (李克用)修此功德” 銘文。 據此, 李克用重建佛閣的年代得以明確。

另有一通五代時期複刻的《唐朝重修大像閣價錢碑》殘碑, 因大火所焚而成碎塊, 經過仔細拼對, 大部分內容已清晰可釋讀。 碑文詳細記載了晚唐重建三層大像閣所使用的各種材料名稱(包括柱、枋、鬥等)和數量、所用各種人工數以及修閣的具體花費。 該碑貢獻了晚唐時期一座古建築構件的完整名稱, 是研究中國古建築發展演變的重要史料。 殘碑為重刻碑, 並且對數量、用工、金額等工程情況進行了詳細記錄並予以公示, 是目前我國最早的財務公開實例,

反映出古人對財務公開的重視。

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位於我省西南部, 考古專家在河津市共發現北午芹、古垛、固鎮和老窯頭等4處瓷窯址, 窯址的時代自北宋延續至清。 固鎮遺址出土了可復原及完整宋金瓷器1326件, 填補了山西無相關制瓷遺跡的空白, 其中所發現的金代瓷枕獨具特色, 為國內外同類型藏品找到了最初的燒造窯場。 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考古專案是山西考古專家首次對山西古瓷窯進行系統、科學、完整的發掘, 它的“橫空出世”, 印證了已經故去的古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在早年間說的話, “改寫中國陶瓷史, 從山西開始。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將於4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